正文 第39章 最好的效果3(2 / 3)

任何人,當受到他人的信賴與尊敬時,內心都會感到高興,雖然知道是拍馬屁,但聽起來還是感到舒暢。自尊心愈強者,愈是有這種傾向。

楚國國相孫叔敖幫助楚莊王治理國事,頗有政績,楚莊王十分推重他。可是他逝世後,楚莊王卻忘了他的功勞,對於他遺族的生活也不予照顧。優孟穿著孫叔敖的衣冠,模仿其神態,往楚莊王前祝壽。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複生。要求他再作國相。

優孟說:“楚國的國相千萬做不得,像孫叔敖那樣,盡心竭力為楚國效勞,楚王因此稱霸,死後他兒子卻靠打柴糊口……”楚莊王這才發覺他原來不是孫叔敖。優孟脫下孫叔敖的衣裳唱了一支歌:“貪官汙吏多麼榮耀,子孫不愁窮,有的是民脂和民膏;公而忘私就糟糕,你先看——楚國令尹孫叔敖,苦了一生,身後蕭條;子孫尤其苦,沒著沒落沒依靠;勸你不必做清官,還是貪官汙吏好!”

楚莊王大為感動,孫叔敖的兒子因此得到封贈。

自尊心很強的人往往較難對付,若想使他樂意接受一項繁雜且不易為一般人所接受的工作時,最好的方法是要能觸及他的自尊心。一般說來,自尊心強者大都很有自信,並且無論在任何場合都認為自己與眾不同,不願和一般人混為一談。所以,想煩勞他時要在不知不覺中使他意識到“為何不去煩勞別人,卻偏要煩勞他”的原因。譬如“像這類的難題實非你莫屬”,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即能觸及對方的自尊心。

一位某機構人事部的管理人員,他經手過多次人員下調案件,並且都進行得十分順利,絲毫都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怨言。本來分公司多分布於鄉下地區,若非特殊情況是很少有人願意去的,但他到底使用了什麼方法使那些人都很樂意下鄉去呢?

他先將那個分公司批評得一無是處,並揚言必須要一名適當的人選去整頓那個分公司,他說:

“如果這樣下去的話,那家分公司遲早會撐不下去的,所以必須盡快設法挽救,但並非任何人都可勝任,而是必須要有相當能力者方可擔任,萬一人選不當,對公司會有相當大的影響。”

他有意無意地強調此次重任“非你莫屬”。

聽者在開始時,雖難免會有被流放之感,但是聽了此一席話後,內心逐漸轉憂成喜,據說此法屢試不爽,從未引起任何的麻煩,使我們也學到了一種如何適應人心的管理技巧。

※對一名自視甚高者,須先觸及他的自尊心後,再委任他。

十六、壓製對方怒氣的說法

當你欲將某一事委任他人時,明知對方可能不會接受,甚至還會引起對方的憤怒,而要說服對方是十分困難,此時最好就是先設法壓製對方即將爆發的怒氣。

在事情進入正題之前,你得先說一句“現在我要說這麼一句話,雖然明知會挨罵!”或“我說了這句話你一定會感到不愉快!”對方聽了便會不好意思責怪你,還會認為“其實自己才不至於如此小氣。”

當他感覺自己的態度與性情似乎被看穿時,都會有“我才不呢”或“我才不像你所說的這般小氣”呢,這是自尊心壓抑了他憤怒的情緒,即使你激怒了他,他也不好發怒。

在事前道破對方可能爆發的憤怒,就等於給對方的手腳加了道枷鎖,使他無法發怒,而讓他以冷靜的態度接受你的想法。

讓我們把本書,再做一次總結吧!

首先,要知道我們身處眾人之中,和眾人同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與看法,要在這中間去除孤獨而謀幸福生活,應如何做才能如願呢?

除了建立明朗的人際關係之外,實在別無他途。所謂幸福之人,即是指能與人同舟共濟,多方替人設想者。到公司上班會有人向你打招呼說:

“早啊!看到你,使人精神為之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