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數的事例可以證明,上帝對於亞伯拉罕·林肯可謂吝嗇,沒有賦予他任何有利的機會,而他的每一個成功都不是僥幸所得。促使他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勤奮。是勤奮幫助他從逆境中堅強崛起,並屹立於人間。
沒有幾個人有“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好運氣,大部分人從降生到這個世界時,就注定要背起經曆各種困難折磨的命運。
人生好比一次旅行,辛勞和苦難其實就是我們不能不花的旅費。而在這一次旅程中,我們可以得到各種各樣豐富的經驗。當我們痛苦的時候,可以當作那是我們在旅途中跋山涉水、走狹路、過險橋;而當我們快樂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們到達了風光明媚的處所,卸下了行裝,洗去了風塵,盡情地流連欣賞之時。也正如旅行一樣,我們不能總在某個風景勝地常住;住一陣之後,我們就又該背起行囊去尋覓另一個佳境。
因此,人間的苦樂坎坷,我們都應該把它看作理所當然。做生意順利的時候,財源滾滾而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是順境;一旦遇上風險,工作生意不順利,就又要過一過節衣縮食的苦日子。想不開的人,逆境來臨時就會急著想提早結束這次旅行,到那茫茫不可知的地方去;而假如我們想得開的話,就該明白,我們就是為經曆這些風險而來的。
做一個成功的旅行家需要勇氣,也唯有有勇氣承擔旅途風險的人才可以到達人生的佳境,才可以享受到一般人所不能領略的“化險為夷”、“夜盡天明”、“寒盡春回”等經曆中的樂趣。因此,每逢遭到逆境時,我們要忍一忍,熬一熬,再多拿出一分勇敢和信心;不要隻看旅途的艱辛,而要把希望的燈點亮,去照耀你想要去的地方。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受到工作或生活環境壓力的時候。但在這時候,你與其悲傷流淚,倒不如用自己已有的條件去慢慢耕耘,等機會一旦來臨,自己也有了足夠的條件去應付,境遇就會好轉了。許多事實表明,一個人的生活需求可以縮小到最小限度,而他一樣可以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情。隻要你自己不讓自己消沉頹廢,環境是不能把你怎樣的。
如同那些懂得旅行樂趣的人,他們往往對平坦好走、容易達到的地方沒有興趣,而偏偏喜歡去找那些險峻的山、未開發的林或沒有人煙的島。他們認為旅行的樂趣在於克服那些途中的千難萬險,到達別人所不易到達的地方,在於發現別人所無法發現的新佳境。
懂得人生的人也是一樣。他們往往不喜歡平穩庸碌的生活,而多半有膽量去嚐試一些困難的、冒險的,但卻充滿生氣而有意義的生活。因為他們知道,隻有克服了困難,闖過了險境,他們才會嚐到人生的真味,才會懂得人生的苦是怎樣的苦法,樂又是怎樣的樂法,貧窮的滋味怎樣,失戀的滋味如何,而他們最大的收獲卻往往是成功的快樂。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謂“人上人”,並不是一般功利的想法,而是說,他可以在生活中比一般人更為豁達開朗,眼光遠大,做起事來就可以迎難而上得心應手。如果我們從小就安安穩穩、無風無浪地像花朵一樣生活在暖房裏,我們所見的天日就隻有那一點點,所能適應的溫度和環境也很有限,那麼你的一生還有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