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南非警察開槍鎮壓示威群眾,不久又下令取締了非國大。非國大開始轉入秘密活動,為應變形勢的變化,曼德拉著手建立了稱為“民族之矛”的軍事組織,並親自擔任總司令。為了掌握武裝鬥爭的策略,曼德拉在這一時期閱讀了克勞塞維茨、毛澤東和格瓦拉等人的著作,為了爭取國際社會對非國大的支持,曼德拉還多次秘密出國訪問,會見了許多非洲國家領導人。1962年8月5日,由於叛徒的出賣,曼德拉在約翰內斯堡附近被捕,從此開始了他長達27年的鐵窗生涯。
在獄中曼德拉先後讀完了倫敦大學法律、經濟和商業專業的課程,還自學了一門外語。
曼德拉不僅堅持學習,而且還利用一切機會和囚犯交朋友,給他們講述反對種族隔離的道理。由於他經常領著難友與當局鬥爭,南非當局隻好把他秘密轉移到開普敦的中央監獄。當局表示隻要他放棄武裝鬥爭,就恢複他的自由,但是曼德拉堅定地說:“自由決不能討價還價。”
1990年2月11日,開普敦監獄大門打開了,年已71歲的曼德拉走出牢門,這天世界各國派來采訪他的記者多達2000人,曼德拉出獄的第一張照片被人用百萬美元買走。出獄後,曼德拉成為非國大的主席,繼續領導反對種族隔離製度的鬥爭。他率領代表團與總統德克勒克為首的白人政府代表團進行談判,經過不懈努力,最終促使政府逐步放寬種族隔離,並同意組織南非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民選舉。
1994年5月10日,曼德拉徹底的民族和解主張,贏得了南非各族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他宣誓就任南非總統。從此,在南非實行了300餘年的種族隔離製度被廢除了,曼德拉成為南非有史以來的第一位黑人總統。
曼德拉出任南非曆史上第一任黑人總統時將近76歲了。老驥伏櫪,能否走完千裏?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他上任剛剛5天,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就放出消息,說曼德拉私下曾經暗示,他打算在兩年之內辭去總統的職務。雖然曼德拉立即做出反應,聲明這純屬謠言,但這件事情本身已經提示人們擺在新總統麵前的道路並不平坦。貧困、饑餓、失業,許多人缺少文化教育,住房緊缺等等問題困擾著剛就任的曼德拉。如何團結一切積極的力量,包括白人以及黑人中與國大黨存在政治分歧的因卡塔自由黨人,還有各色人種,對於這個有著4000萬人口,多個種族組成的國家來說,的確不是一件易事。
但是76歲的曼德拉並沒有退縮,而是積極地麵對困境。他為了爭取種族平等,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他以令人驚奇的充沛精力,積極的工作態度開展工作。
曼德拉1999年6月卸任總統後,本來能夠過甜蜜安寧的晚年生活了,可是曼德拉卻閑不下來,可謂退而不休。一方麵,他深深地熱愛著黑非洲這塊土地,以極其複雜的心情關注著非洲目前麵臨的困難和遭受的苦難,加上他“德高望重”的客觀影響,因此不少非洲交戰國邀請他擔當國際調解人。另一方麵;曼德拉是國際知名人士,甚至一些媒體稱他是“20世紀最後一位活著的曆史人物”。因此,幾乎所有前往南非訪問的國際政要、名人、明星都希望能與他見上一麵,國內外的各種國際會議也大多邀請他前往出席捧場。曼德拉因長期牢獄折磨,造成膝關節和視力嚴重損傷。他行走不便,特別是雙腿很難邁上台階。但是這位老人的精神卻一直很好,仍然在積極地忙碌著,他自己說他忙碌的日程是“每天從早到晚地工作,回家時已十分疲勞,唯一想做的事就是睡覺和做夢”。
現在,這位令人尊敬的、在逆境風雨中一路走過的老人,可以安心地休息了。他的光芒普照著南非人民,他的事跡感染了世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