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手腕操,告別“鼠標手”
●症狀
鼠標手,手部麻木、疼痛。
●小妙方
常做手腕操。具體做法是:
第一步,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轉動手腕各25圈,用來緩解手腕肌肉酸痛感覺。
第二步,用力展開雙手的五指,持續20秒,做2~3次,以增強關節抵抗力,促進血液循環。
第三步,用力握拳,然後急速依次伸開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10次,這個動作可以鍛煉手部骨節,舒緩僵硬狀態。
第四步,用一隻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並牽拉另一手手指,從大拇指開始,每指各做10秒,達到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身心的目的。
第五步,雙掌合十,上下摩擦至微熱,每天3分鍾,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手腕肌肉酸痛,防止手腕關節骨刺增生。
第六步,雙手手心向上,抓住一個球,普通網球就可以,或持手掌可握住的小橙子、蘋果之類的,然後翻動手腕,變為手心向下,如此反複20個來回,球的重量可依自己力量而定,這樣做能增強手腕力量,鍛煉肢體協調能力。
“鼠標手”又叫腕管綜合征,其實是一種病,因為好發於長期使用電腦鼠標及鍵盤的人群,所以被形象地稱為“鼠標手”。
現在大多數上班族的工作都離不開電腦,以至於有人開玩笑說,摸著鼠標比摸著愛人的手還親切。話雖有些誇張,但可以從中看出電腦對人們工作的重要性。電腦確實是個好東西,可是再好的東西也有弊端。這不,使用電腦的時間一長,手部毛病就來了,如果姿勢再不恰當,問題就更嚴重了。不少人手部逐漸出現麻木、灼痛,夜間加劇,常會在夢中痛醒,還有人會伴有腕關節腫脹、手動作不靈活、無力等症狀,有時候疼痛會遷延到胳膊、肩部和脖子,給工作和生活帶來巨大的煩惱。
既然鼠標手是由於長期使用電腦造成的,那麼減少電腦操作時間,是不是就能解決問題呢?這是自然的,但是普通上班族哪有這個自由呢?每天有那麼多工作必須完成,不用電腦,工作效率低,就算你肯,老板也不幹啊!
那這鼠標手是不是就沒辦法治療,隻能任其發展下去呢?當然不是。上班族雖然不能減少使用電腦,但是注意勞逸結合,掌握正確的姿勢,還是對鼠標手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的。比如打字時,鍵盤應放與手肘持平的高度;手腕盡可能平放並且正對著鍵盤,不要彎曲也不要下垂;使用鼠標時手腕要伸直,手臂不要懸空,移動鼠標時盡量使用臂力,避免使用腕力;每操作鼠標30分鍾,就應該讓手放鬆一下。
做到這些,即使每天操作電腦,患上鼠標手的幾率也會大大降低。
當然,如果你已經出現了鼠標手的種種症狀,僅靠調整姿勢隻能讓病痛不再繼續發展,卻無法根治,這裏教給大家一個簡單易學的手腕操,隻要你每天做1~2次,保證鼠標手不會找上你。
手腕操的具體做法是:
第一步,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轉動手腕各25圈,用來緩解手腕肌肉酸痛感覺。
第二步,用力展開雙手的五指,持續20秒鍾,做2~3次,以增強關節抵抗力,促進血液循環。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用力握拳,然後急速依次伸開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10次,這個動作可以鍛煉手部骨節,舒緩僵硬狀態。第三步第四步,用一隻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並牽拉另一手手指,從大拇指開始,每指各做10秒,達到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身心的目的。
第五步,雙掌合十,上下摩擦至微熱,每天3分鍾,這樣可以促進血第四步第五步液循環,緩解手腕肌肉酸痛,防止手腕關節骨刺增生。
第六步,雙手手心向上,抓住一個球,普通網球就可以,或持手掌可握住的小橙子、蘋果之類的,然後翻動手腕,變為手心向下,如此反複20個來回,球的重量可依自己力量而定,這樣做能增強手腕力量,鍛煉肢體協調能力。
第六步有了這個手腕操,每天堅持練習,一般一個星期就能看到明顯的效果,一個月基本就能告別鼠標手。不要剛做幾天,因為症狀有所緩解就不做了,這個操,有病治病,無病保健,對於整天用電腦的上班族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這6個步驟,不一定要一步不落、每天每次都做全,平時空閑的時候多做做轉動手腕與伸展手指的動作,也能達到一樣的治病效果。如果上班時間忘記做操的話,可以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做一做,這樣也不會覺得路途無聊了。在治療期間,要避免受涼,適當地做些熱敷,可以緩解疼痛。如果手腕有扭傷時,一定要等傷好了再做操,否則會加重傷痛。
腱鞘受損惹人愁,小小運動可解憂
●症狀
手指關節出現疼痛、晨僵、手指關節腫脹、彈響的症狀,局部有壓痛和硬結。早上起床後症狀明顯,而且這些症狀並不會隨著活動而明顯緩解。
●小妙方
1.旋轉手腕:當感到手部刺痛時,可以做些溫和的手腕動作,運用腕部力量轉動手腕2分鍾。
2.抬起胳膊,使手高於頭頂,然後用大臂帶動小臂旋轉,旋轉手臂的時候同時旋轉手腕,堅持2分鍾。
3.將手放在桌子上,將頭向前、向後彎曲,再看左肩,看右肩,如此旋轉頭部2分鍾。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逐漸從一個單純的聯係工具上升到生活不可或缺的必備品之一。在地鐵上,吃飯時,走路時……隨處可見拿著手機敲來敲去的都市人。殊不知在你享受手機帶來的陪伴時,有一種疾病正在慢慢蠶食你的雙手。
腱鞘,是身體上一種包繞肌腱的鞘狀結構,可以固定、保護和潤滑肌腱。如果每天使幾隻特定的手指長時間用力屈伸,譬如敲擊鍵盤、發短信、使用鼠標等,就會使手部的肌腱過度摩擦,發生肌腱和腱鞘的損傷性炎症,使手指關節出現疼痛、晨僵、手指關節腫脹、彈響的症狀,局部有壓痛和硬結。而且這些症狀並不會隨著活動而明顯緩解,這種情況便被稱為“腱鞘炎”。病情嚴重時可能會造成永久性活動不便,不容小覷。
小鍾自從換了智能機以後,就迷上了手機裏“切水果”的遊戲,這個遊戲簡單又減壓,隻要一根手指就能玩得不亦樂乎。他每天上班“切”,下班“切”,連睡覺之前也要“切”一會兒。時間長了,他開始覺得自己切水果的效率下降了,手指關節隱隱作痛,不能自由屈伸,尤其是大拇指,還出現了腫脹的現象,他到醫院一檢查,才知道自己患了“腱鞘炎”。幸虧小鍾發現及時,病情的發展還不算嚴重,可以不用手術治療,而采取“運動體療法”,對治療腱鞘炎非常有效,長期堅持可免去複發之虞。
另外,腱鞘炎不止會出現在手指部位,腳趾、腕、腳踝等關節部位均是該病的高發地帶,不能因為這些地方還沒有發生疼痛就置之不理,可以同時做一些運動療法,預防腱鞘炎的發生。
具體操作:
1.旋轉手腕:當感到手部刺痛時,可以做些溫和的手腕動作來緩解疼痛,旋轉手腕就是其中最簡單的一種,運用腕部力量轉旋轉手腕和手臂動手腕2分鍾,可以恢複手部血液循環,改善手部彎曲姿勢。
2.抬起胳膊,使手高於頭頂,然後用大臂帶動小臂旋轉,旋轉手臂的時候同時旋轉手腕,堅持2分鍾。見上頁圖。
3.將手放在桌子上,將頭向前、向後彎曲,再看左肩,看右肩,如此旋轉頭部2分鍾,鬆弛脖頸部位酸痛的肌肉。見右圖。
另外,我還提醒小鍾注意,並不一定是身體感到疼痛了再來做運動,即使不痛也要每天堅持。平時在飲食上要多吃蔬菜、水果和一些富含蛋白質和鈣質的食物,譬如油菜、芹菜、橘子、蘋果、山楂、梨、瘦肉、雞蛋、豆漿等,對腱鞘炎的恢複都很有好處。
小鍾從醫院出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手機裏的遊戲卸載了,又經過一個月的運動和休息,他的手指也慢慢恢複了健康。
腱鞘炎還有一個名稱,叫“媽媽手”,因其經常出現在長期從事家務勞動的中老年婦女身上而得名,所以對於長期做家務的主婦們來說,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在做家務勞動時,要注意手指手腕的正確姿勢,連續工作時間不要過長,不要讓手指過度彎曲或後伸;家務工作結束後,最好用熱水泡泡手,再揉搓一下手指和手腕;防止將手指長期浸泡在涼水中,冬天洗衣服時也要戴上手套,防止手部受寒。
常做叉手操,手指關節不再疼
●症狀
手指關節退變引起的手指關節疼痛、僵硬、關節腫脹等症狀。
●小妙方
將雙手舉到胸前,使十個手指自然張開,然後兩隻手的手指相互交叉,雙手同時做手指的屈伸活動,連做30下,直到手指有發熱的感覺為止。
“退行性骨關節病”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病變,又叫“骨性關節炎”、“肥大性骨關節炎”、“變性關節炎”、“骨關節病”等,雖然它的名字叫關節炎,實際上卻不是炎症,而是指組織變性及積累性勞損引起的關節提前老化,通常在中老年群體中最為常見,所以又被稱為老年性關節炎,一般在膝、手指、頸、腰椎等處最容易出現。發病後,一般會出現關節疼痛、僵硬的症狀,一般在輕微活動後症狀減輕,嚴重的還會引起關節腫脹、肌肉萎縮,對老年人健康危害極大。
李女士今年50歲,早在前幾年就感覺手指關節不舒服,有酸痛的感覺,但自己沒有太在意。今年年初的時候,手指關節開始疼痛加劇,並且伴有腫脹感,有時稍微做點活兒,比如掃掃地、擦擦窗戶就開始疼痛。李女士以為自己患了風濕病,但又怕兒女知道了擔心,一直沒有向他們提起。直到有一天,女兒放假回家,發現李女士在洗菜的時候沒有用手,而是用筷子一根根夾著洗菜,才知道了她的病情,於是就趕緊把她送到醫院。
結果李女士在醫院做了全套化驗之後,發現自己得的並不是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而是退行性關節炎。經詢問,原來李女士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裁縫,老了以後也不閑著,總說要趁著自己能做給孩子們縫這縫那,手指長期勞作造成指關節勞損、退化,從而出現疼痛的症狀。其實,這個退化過程並不是老了以後才出現的,人體在20歲時就已經開始出現退變過程,隻不過在中年之前並不明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