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財主不慎掉進水裏,在水中一邊撲騰一邊喊救命。然而岸上並沒有人。上帝見了,對財主說:“你若解下腰上包袱裏的黃金,不就可以遊上岸嗎?”財主聽了,生怕水浪將他的包袱衝走,反而用雙手更緊地抓住包袱——就這樣,他沉人了水底,再也沒有機會浮到水麵上來了。
貪婪是災禍的根源。對於貪婪的人,上帝也救不了他。為人處世若好占便宜,必將受到唾棄;經營事業若好高騖遠過於貪婪,則事業難以長久。
不論在什麼社會,什麼國家,貪婪者、自私者都是卑鄙的、遭人唾棄的,都會受到社會的譴責,遭到公眾的鄙視。試想,一個人在得不到周圍的人的幫助、甚至經常受到周圍的人的排擠與打擊,他的人生之路怎麼可能會一路順暢呢?
人的貪婪與否,欲望的多少直接關係到人品和事業的成敗;“人有時會因一念私欲,便銷剛為柔,利令智昏,變恩為殘,玷汙清白身,敗毀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貪為寶,所以度越一世。”這就是說,一個人隻要心中出現一點貪婪和私心雜念,他本來的剛直性格就會變得懦弱,聰明就會變得昏庸,慈悲就會變得殘酷。
在大多數時候是否能節製貪欲,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人品和事業的成敗。
周宣帝的皇後是楊堅的女兒,宣帝便拜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等重要官職,地位顯赫。宇文氏家族的成員對楊堅的猜忌很大,謀害楊堅的陰謀一個個接踵而來。後來,宣帝本人聽到傳言後對楊堅也產生了疑忌之心,他想找個借口把楊堅幹掉。
宣帝有四個美姬,她們為了爭寵,互相辱罵,經常鬧得不可開交。一天,宣帝說:“你們再鬧,我就把你們全殺掉。”於是宣帝想出一計,他讓四個寵姬打扮得分外妖豔嫵媚,站在他的兩側,又派人去召喚楊堅。宣帝對左右武士說:“如果楊堅進來神色有什麼變化,你們就立即把他殺掉。”不料楊堅上殿,臉上始終一股正氣,目不斜視。宣帝隻好讓他退出。
後來宣帝因荒淫過度而死,他9歲的兒子宇文衍即位,楊堅入朝主政,宣帝的弟弟漢王字文讚早就想當皇帝,上朝聽政時常與楊堅同帳而坐。楊堅對此非常惱火。楊堅知道宇文讚是個酒色之徒,就選了幾個漂亮的姑娘送給了宇文讚,宇文讚滿心歡喜地接受了,他的權力欲望從此減退了,於是搬回王府,天天與美女銷魂,不問政事,楊堅遂於公元581年7月14日稱帝,建立了隋朝。
宇文讚由於一念貪欲,良知就自然泯滅,即使有點剛毅之氣也化為烏有,隻有任行賄者擺布,落得個可憐的下場。
《菜根譚》言:“富貴是無情之物,看得至重,它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處理至好,它益你反深。故貪商於而戀金穀蘊者,竟被一時之顯戮;樂簞瓢而甘敝蘊者,終享千載之令名。”這段話的意思很明顯,不節製貪欲,過於貪心,必然為貪欲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