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貪欲熾盛的人(2 / 2)

明末清初有一本書叫《解人頤》,其中有一首詩把貪婪者的心態刻畫得入木三分:“終日奔波隻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供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得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拴了騾和馬,歎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做了皇帝求仙術,更想升天把鶴騎;若要世人心裏足,除非南柯一夢兮。”當然,這是誇張的寫法,卻形象地反映了一些人的貪婪心態。

貪欲過盛之人,沒人願與之共事,因而永遠難成大器。世間小人,個個蠅營狗苟,皆同貪欲所惑也。

有欲望並不是一件壞事

每一個正常人都有欲望。就是一心向佛的人,也有“了生死,出輪回”或“度眾生”的欲望。甚至於一個一心求死的落魄者,心裏也是有著強烈欲望的,而且正是因為這個過於強烈的欲望沒有達到滿足才去求死——如果大家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不妨打個比方來說明:一個一心想贏六合彩的賭徒下了重注卻沒有中,千金散盡去求死,隻要有人用權威的證據告訴他他下的重注其實中了隻是他聽錯了號碼而已,保證該賭徒立馬眉開眼笑不再求死。或者一個因失戀而求死的人站在懸崖邊,他的愛人隻要告訴他其實自己還是深愛著他,他保證不會跳下去。

所以說,有欲望是人之常情。並且有欲望本身不是一件壞事,欲望是刀,看你怎麼用而已。過分地淡薄名利、克製欲望並不值得提倡。《菜根譚》中有雲:澹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大意是說,把功名利祿都看得淡本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但是過分清心寡欲而冷漠,對社會大眾也就不會有什麼貢獻了。可以這樣說,人類正是因為有了欲望,才直立行走,才從昔日的刀耕火種發展到今的九天攬月。

欲望是行動的燃料,裝填過少行動力不足,裝填過多會造成飛車等嚴重後果。那麼,究竟要裝填多少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回答一個問題:如果你的眼前有一盤你最喜歡吃的烤鴨,而且是不要錢無限量供應,你會選擇吃幾分飽?

最佳的選擇是八分飽。十分、十二分太飽,一分、二分太少,八分正好。我們反對貪婪,但不否定欲望。貪婪是一個魔鬼,但欲望不是,欲望是一個天使與魔鬼的混合物。你和欲望保持恰當的距離,欲望是一個美麗的天使;而如果你不顧一切地撲向欲望,欲望就會變成一個惡魔。有克製的欲望是進取,無克製的欲望是貪婪。當我們在克製自己的貪婪之心時,不要忘了激活自己的進取之心,以便讓自己生活得更好,讓這個世界更加美麗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