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大渡河曆險記(1 / 1)

人在旅途,可怕的是碰到一些意外事故。

從雲南中甸翻越大雪山丫口開始,我們“重走長征路”新聞采訪組一行4人,在路途碰到了一次危險的車禍。

這一天是7月4日。我們在甘孜縣已采訪完畢,下一站準備到草地中心——阿壩。4日上午lO點,我們從爐霍縣顛簸幾十公裏山路到色爾壩後,才發覺此處等候班車靠不住,因為從色達縣開往馬爾康的班車隔日才有一趟經過。這一天究竟是否有客車還不得而知哩!眼看等了2個小時還無班車蹤影,大家心裏有些急了。

很巧,一輛放空的小四輪貨車開了過來。當即有四五個等車人和司機說好價爬上車去。那司機是個20來歲的小夥子,態度很和氣。我們每人出20元錢,即可到紅旗橋(離馬爾康不遠的一個小鎮)。車開得快而猛,大家坐在有頂篷蓋的車廂裏,屁股被顛簸得生疼。簡易公路路麵很窄,像一條機耕道。天又下著大雨。路坎下10多米處便是湍急渾黃的大渡河,兩岸是高聳入雲的大山,汽車在這樣的狹穀河沿上行駛,很令人提心吊膽。

大家在車廂笑談了一陣,車很快開到了兩河口。此處有兩條大河彙聚,皆是大渡河的重要支流。此處沒有集鎮,僅有幾戶人家孤零零地坐落在公路旁。公路到此處分了兩條路,車上的其他乘客到此即下了車。於是我和小肖坐到了駕駛室。又過了10餘分鍾,到一轉彎處,遠遠瞧見約60米開外有一輛客車駛過來了。司機顯得有些慌神,但他仍然沒有刹車。

“喂,你慢些開!”小肖猛叫起來。

“今天下雨,路好滑……”司機喃喃說。

不好,我忽然發覺這車開得不對勁,歪歪斜斜竟向河坎邊開去。突然,車的前輪掉下了坎,“啊……”我猛一聲大叫,叫聲未落,隻聽“轟隆隆”一陣撞擊,車已翻下陡坎,打了一個半的翻轉,接著又重重的一擊,車擱在了河沿之上。而我卻被巨大的慣性推出駕駛室,瞬間墜入了大渡河。隨著眼前一黑又一亮,我在河中嗆了水,但生存的本能驅使我迅即浮出了水麵。此時發覺一股巨大的漩渦正將我卷入激流。我拚力掙紮,雙手泅動幾步,終於遊到了岸邊,爬上了礁石。此時再看,見那貨車四輪朝裏坎半翻著。小肖還卡在駕駛室裏沒有出來。隻有司機早已爬出駕駛室,正呆若木雞地對翻倒的車身張望著。

“格桑梅朵,你受傷了嗎?快出來吧!”小肖被我們稱為“格桑梅朵”,藏語意為最美麗的花。

“嘿,我的腿夾著啦!”格桑梅朵慢慢從駕駛室裏爬出來,她的腿部夾傷了一處血口。

“我的腿也跛啦!”我一麵揉著膝蓋,一麵又道,“你看到犛牛和駱駝了嗎?”犛牛即小周,因耐寒負重而得名。小龔被稱為洛駝,柱雪山草地上可長時間不喝水。

“咦,真的,他們倆到哪去了?”

“掉下河了吧?怎麼不見爬起來?”我忙對河裏張望。那渾黃的大渡河咆哮著,水流十分急湍。“若掉到河中央,那就沒命了!”

“我們在這兒哩!”犛牛忽然叫起來。

我扭頭一瞧,見犛牛和駱駝都在車廂後的亂石下冒出了頭來,不禁大喜過望。“好啊,人都還在,傷到哪裏沒有?”

“我的手疼得厲害!”駱駝捂著一隻手,隻見鮮血在他的手腕上直流。

“我們得趕快趕醫院救治一下。”犛牛皺著眉頭說。他的額上也撞了一個血口。原來,犛牛和駱駝坐在車廂,當貨車剛翻倒時,倆人就從車廂被甩了下來,萬幸都未撞成重傷。眼見4人都大難未死,我們便都放下心了。

“喂,你們上來吧!搭我們的車到色達縣去!”這是客車司機孟祖林和一個女售票員在熱心地叫我們。大家隨即收拾散落在地的行李,相互攙扶爬上了20餘米的陡坎。然後乘上了去色達縣的唯一一趟客車。在車上,女售票員不住地對我們說:“你們的命真大呀!簡直是奇跡!在這個地方翻車掉下河去幾乎沒人爬起來過。”

“這真是賀老總在保佑我們哩!”駱駝忍著痛笑道,“我們沿紅二方麵軍路線采訪,賀老總他能不保佑嗎?”

“明日色達有去馬爾康的車,可以搭乘。”熱情的孟司機也告訴我們。

當晚21點,客班車終於將我們又往回拉到了180多公裏外的色達縣。在縣醫院,我們4人都掛急診包紮上了藥。第二天一早,大家不顧傷疼,又搭乘色達到馬爾康的一輛班車,再次從色爾壩和兩河口一線穿過。沿途300多公裏的簡易山道,車開過去仍令人提心吊膽。在經過出車禍的地點時,我們發覺那輛車還靜靜地躺在大渡河邊,那位穿紅運動衫的年輕司機,似乎不知所措地還站在公路邊等待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