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習近平到北京大學調研高校黨建工作時,看望了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學生,並同他們交流,勉勵他們學好專業,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和祖國建設多作貢獻。2013年五四青年節前夕,學生團支部全體同學於4月28日給總書記寫信,向總書記彙報了他們近一年來的學習、生活、思想情況特別是關於中國夢的認識和體會,同時表達了懇請總書記在百忙中再一次給他們送上寄語和囑咐的期盼。習近平在回信中指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隻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希望你們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麵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這既是對青年學生的殷切希望,也是對共產黨員的要求。共產黨員牢記第一身份第一職責,就要做走在時代前麵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十八大黨章中規定了黨員的義務,其中有兩條分別是: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群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鬥,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從這兩條義務看,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於創新創造、矢誌艱苦奮鬥、錘煉高尚品格,努力做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做走在時代前麵的奮進者,就是要求我們廣大共產黨員要有飽滿的工作熱情,務實的工作作風,嚴謹的工作態度,堅定理想信念,奮發有為,做出優異的工作成績。做走在時代前麵的開拓者,就是要求我們廣大共產黨員要不畏艱難,勇挑重擔,豁得出來,衝得上去,敢於創新。做走在時代前麵的奉獻者,就是要求我們廣大共產黨員要踐行宗旨,樂於奉獻,爭做人民群眾的服務員。奉獻,一直是共產黨員的“名片”,是一個真正共產黨員的必然選擇,是一個真正共產黨員的崇高境界。從選擇加入中國共產黨、宣誓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選擇了奉獻。共產黨員講奉獻,要把黨的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當個人利益與黨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發生衝突時,能夠主動舍棄、犧牲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在危急關頭能挺身而出。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郭明義、楊善洲、李林森……數不勝數的優秀黨員,用自己的一生高唱奉獻之歌,實踐了自己對黨和人民的承諾。
黃旭華:“潛水”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
為保守國家最高機密,“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在研製核潛艇的30多年間,淡化了和家人之間的關係。若幹年之後他的工作可以公開了,家裏人才知道,他是在從事一項偉大的事業。他說:“為祖國的核潛艇事業隱姓埋名,我無怨無悔。”1957年到1986年,黃旭華都沒有回過廣東老家。當他30年後第一次回到家鄉,早已從一個青年變成花甲老人,母親也已93歲高齡。黃旭華隱姓埋名的30年,也正是家裏最需要他的時候——父親和二哥去世,他都因為研製工作太忙,沒能回去奔喪。30年中,家裏人和黃旭華之間的聯係,僅僅隻是一個海軍的信箱。他不能回家,隻能每月從工資裏拿出10塊、20塊錢寄回去。
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美國的核潛艇下水,標誌著潛艇技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1958年為了國防現代化,主管國防科研的聶榮臻元帥以戰略家的勇氣和預見向黨中央打報告請求研製核潛艇。報告很快批下來了,馬上進入準備狀態。他們幾個人隻參加過蘇製常規潛艇的仿製工作,至於核潛艇是什麼樣的,誰都沒見過。當時困難之大,今天很難想象:沒有90厘米厚鋼材的加工設備,甚至連核潛艇專用的特殊鋼板的研製工作也沒有開始;尤其關鍵的是我們的核工業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常規潛艇大部分時間在水麵航行,大多采用線型設計,而核潛艇大部分時間在水下航行,為了盡量減少水對潛艇的阻力,必須采用水滴型設計,但這會使核潛艇的操縱性差一些。為了穩妥起見,美國采取了分三步走的辦法。我們怎麼辦?是不是跟在人家後麵亦步亦趨呢?黃旭華帶領設計人員一頭紮進綜合性實驗室,獲得了幾萬個數據,終於解決了核潛艇的操縱性問題。於是我們的核潛艇外形設計三步並作一步,搞出了水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