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少一物少一念,我們真正需要的並不多(1)(2 / 3)

貪婪的人一心想填滿欲望的深壑,可是總也填不滿,越是填不滿,就越是想要填滿。最終導致心境失去平靜,生活失去平和。

知足常樂,就是自我接受後的安寧、愜意的狀態。去掉那些原本不屬於自我的“物欲”,就像要求自己不吃過於肥膩的厚味一樣。物欲減一分,精神增一分,快樂就多一分!快樂若來自於物欲的滿足,是短暫而不幸的,物欲沒有止境,人生就會永無寧日。隻有來自於心靈的快樂,才是永久而幸福的。

在東方的一個國度裏,有一對貧窮而善良的兄弟,他們靠每天上山砍柴過著艱辛的日子。一天,兄弟二人在山上砍柴時,正好遇見一隻老虎在追咬一個老人。兄弟倆奮不顧身地與老虎搏鬥,終於從老虎口中救下那位須發皆白的老人。而這位老人是一位神仙,他念及兄弟倆的善良和勇敢,於是許願幫助他二人得到快樂,並讓他們每人點一樣物品,作為送給他們的禮物。

哥哥因為窮怕了,想要有永遠用不完的金銀財寶,於是,神仙送給他一個點石成金的手指,任何東西,隻要他用這手指輕輕一觸,就會立即變成金子。哥哥如願以償地成了富人,買了房子置了地,娶妻生子,過著十分富有的生活。

遺憾的是,金手指也成了他的一種負擔。因為,隻要他稍一不小心,他眼前的人和物就會在瞬間變成冷冰冰的、沒有生命的金子。他甚至把他最寵愛的小女兒也變成了金子。朋友們都對他敬而遠之,家人們也小心翼翼地防著他。守著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錢財,哥哥說不出自己是快樂還是不快樂。

而弟弟是一個單純的人,他希望自己一輩子快快樂樂。於是,老神仙給了他一個哨子,並告訴他:無論什麼時候,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隻要輕輕地吹一吹哨子,他就會變得快樂起來。

弟弟還是像以前一樣,過著艱苦的生活,仍然需要與各種艱難困苦進行抗爭,仍然需要靠辛勤的勞動獲取溫飽。但是,每當他遇到一些不稱心如意的事情的時候,他就取出那隻哨子,那動聽的聲音,就像一縷縷溫暖的陽光,像一陣陣和煦的春風,馭走了他的優傷和愁苦,給他帶來快樂。

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不知足是最大的禍患,貪得無厭是最大的罪過。欲望太大,就會被欲望所累,最終你也不可能擁有所有的財富,也會讓自己為此勞累一生,而感覺不到快樂。人活著總是擺脫不了欲望的糾纏,在麵對巨大的誘惑的時候,我們應該秉持適可而止的原則。如果一味地任由貪婪的惡欲膨脹,陷入追求金錢的惡性循環中,其結果將是得不償失。我們要感謝上蒼已經賜予我們的財富,知足方能常樂!

人生如白駒過隙一樣短暫,生命在擁有和失去之間,不經意地就會流幹了。有些人在這有限的生命空間裏,隻知一味地索取更多,他們擁有了陽光的明媚,還想把璀璨的星光歸為己有,然而越是想要占有,越是失去的更多。

3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飲

大千世界,我們賞不盡無邊的美景;聽不夠悅耳的歡歌……但我們知道不是所有的這一切都可以把握!隻有我們保持著最恰當的欣賞距離,保持著最現實的主次位置,那才是最重要的。

卡耐基曾說:“要是我們得不到我們希望的東西,最好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來苦惱我們的生活。且讓我們原諒自己,學得豁達一點。根據古希臘哲學家艾皮科蒂塔的說法,哲學的精華就是:一個人生活上的快樂,應該來自盡可能減少對外來事物的依賴。”

佛祖在菩提樹下問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錢、有勢,有一個疼愛自己的妻子,你為什麼還不快樂呢?”此人答曰:“正因為如此,我才不知道該如何取舍。” 佛祖笑笑說:“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某日,一遊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憐憫,置一湖於此人麵前,但此人滴水未進。佛祖好生奇怪,問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這麼小,既然一口氣不能將它喝完,那麼不如一口都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