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們還應該小心暗含食鹽的“隱形殺手”。鹵味、香腸、熏肉等熟食品的含鹽量要比一般菜肴還高出兩到三倍,而且一包辣醬麵的含鹽量就有6克之多,所以我們如果經常吃這些食物,鹽分就很容易超標。不僅如此,在食用鬆花蛋、鹹鴨蛋,甚至一些西式點心的時候,都需要減鹽。
最後,現在的家長尤其應該注意限製兒童的食用鹽攝入量,防止兒童味蕾對高鹽飲食形成習慣,從而導致成年後偏愛高鹽飲食。
總的來說,少吃油鹽對於我們多年來養成的飲食習慣來說,做起來是相當不容易的。因此我們就不妨先從0.8開始,將油鹽的攝入量打個八折,這樣慢慢地一點一點減少,循序漸進,讓出0.2的味蕾,還自己一個健康的生活。
八分細,二分粗:粗茶淡飯保健康
在我們的餐桌上,大米白麵取代了糊糊窩頭,大肉大魚取代了白菜豆腐。人們每每端起飯碗,無不感慨生活真是一天天地變好了,但與此同時,我們卻發現,人的體質卻越來越不如從前。
《黃帝內經》上講“以五穀為養,以五果為助,以五畜為宜,以五菜為充”。這也就是說我們的飲食養生要以五穀類為主,五穀就是我們吃的糧食。而糧食有粗細之分。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單一地吃那些精致的食品,是導致我們體製下降的重要原因,多吃些粗糧,反而可以使你的腸胃更健康,身體更硬朗。
為什麼粗糧對我們的身體有這麼大的作用呢?這要由粗糧的營養成分說起。1970年以後,歐美營養學家說:“粗糧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因此吃粗糧有益健康”。膳食纖維曾是被認為對人體不起作用的一種非營養成分。但目前,科學家已經越來越意識到,在粗糧裏大量含有的這種物質與人體的健康有著密切關聯。它在預防人體的某些疾病方麵起著重要作用:如大腸癌、闌尾炎、便秘、糖尿病、心髒病、高膽固醇以及肥胖,等等。
同時膳食纖維素的可溶性還能夠確保果膠在熱溶液中溶解。果膠具有與離子結合的能力,具有強大的吸附毒素的作用。除此之外,粗糧含有豐富的A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鈣、鐵、鉀等礦物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如玉米胚芽含有豐富的亞油酸。
而食用粗糧具體又有哪些好處呢?
首先,粗糧屬於平性食物,因此長期食用可以避免熱性病的發生,如糖尿病、癌症、高血壓、感冒等。
其次,常吃粗糧有利於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粗糧的組織與膽酸結合,減少肝腸循環,就限製了心腦疾病的罪魁禍首——膽固醇的生成。
第三,常吃粗糧對防治糖尿病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粗糧同樣含有澱粉,但是食入之後不能引起血糖的升高,原因之一就在於含有膳食纖維。同時粗糧當中還含有一些有益成分,如蕎麥中含有盧丁。
第四,常吃粗糧有利於改善腸道環境、治療便秘,膳食纖維經代謝可以產生羥基化合物,有導瀉、促進腸蠕動、吸收水分的作用。
第五,粗糧具有減肥的作用,膳食纖維可延長食物在胃內滯留時間,還可產生飽感,避免攝入過的熱能、脂肪、糖。
最後,粗糧還有利於防治抑鬱症。據美國心理學家說,高熱量的飲食加劇了抑鬱症的發生,而膳食纖維具有鎮靜的作用。
在健康方麵,粗糧大行其道;而在另外一方麵,隨著人們對美食越來越挑剔,對於那些吃慣了山珍海味的人來說,吃粗糧反而成為了一種時尚。如今的粗糧已不隻是過去人們用來果腹的了,那些經過改良和細糧混搭的粗糧食品,同樣也成為大眾餐桌上的一道風景。享受粗糧帶來的健康,可以嚐試如下方法。
將大豆與大米混搭。大豆富含可促進身體發育、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氨基酸,而大米、白麵的賴氨酸含量非常低,兩者可以說是最佳組合。
黑米和大米混煮。由於黑米比較硬,而且很粗糙,不太適合用來煮飯,但如果熬粥,口感就好多了。所以將黑米與大米按照2∶8的比例混合,一起煲粥真是既營養又好吃。
將小米和大米混搭。小米與大米一起熬成二米粥,是粗細糧搭配的經典粥品,既簡單,又可口。
將小米和薏仁米、白果等多種原料混搭。將小米與珍珠米、薏仁米、黑米搭配,再添加些白果、蓮子、桂圓等配料熬成的臘八粥,不僅美味可口,而且營養豐富,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將蕎麥麵和小麥麵混搭。蕎麥麵與小麥麵是“黃金搭檔”,可以做蕎麥餅、蕎麥饅頭等,而蕎麥麵條更是營養豐富的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