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為什麼我們亞健康了(2)(2 / 3)

其實,冬天雖然寒邪傷人,而且還是生病的高發季節,“防寒保暖”是西醫尤其是心血管科、急診科、兒科、呼吸科醫生們每年冬季必要跟病患們反複念叨的四字箴言。但如果全方位地做好了保暖工作,多掌握一些冬天穿衣的健康知識,我們完全可以不“冬藏”,仍可像其他季節一樣過得自如快樂。

綜觀身邊的朋友們,我們不難發現,有很大的一部分人一到冬天,就立刻就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暖和倒是暖和了,但一味地多加服,卻給健康埋下了隱患。

首先,衣服穿得過多會影響人體的散熱和散潮;其次,衣服穿得過多,導致我們體溫升高,一旦氣候有變,如果不適時地增減衣服,就有可能減弱身體的耐寒能力和適應能力,反而更容易感冒。因此有些專家就提出,對於大多數年輕人,或是沒有心腦血管問題出現的中老年人,以及青少年兒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冬天少穿點衣服,循序漸進地適當“凍一凍”反而有助於增強免疫力。

其實寒冷並不可怕,對環境的適應是我們人類的本能。挨凍和保暖並非一對反義詞,而是針對不同年齡和身體條件的人群,提出的具體個性化要求。“凍”並非人人能接受;相應地,“暖”也不見得對每個人都有好處。過度保暖反而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讓人長期處於溫室大棚的狀態,逐漸變得脆弱而易病。“薄衣禦寒”也屬於養生之道。而如何在鍛煉自身體質的同時不受風寒,就卻確實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一番了。

首先,對於正在成長的小孩兒來說,少穿一件好過多穿一件。“別說冬天,就是春秋季節,也經常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喜歡將孩子緊緊‘捂住’,似乎永遠都應該比大人多穿一件或多蓋一層,生怕孩子一不小心著涼生病。”然而兒童非但不應多穿一件,還應考慮少穿一件。因為他們正處於身體發育的高峰期,新陳代謝的速度要遠比成人快,所以體表熱能揮發得也很大,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隻要稍一活動就滿身大汗的原因。如果做父母的讓他們的衣服穿得過多,出汗不斷而又未及時更換衣服的話,寒風一吹冷卻下來,反而可能生病。

日本兒童從很小就開始嚐試身著短褲或者超短裙度過秋冬天,雖然我們不提倡寒冷氣候下露出膝關節,但這種觀念還是可以借鑒的。嬰幼兒脫離母體後,需要逐漸適應外界寒暖的變化,自己調節體溫,如果從繈褓中就開始過度保暖,那日後會更加嬌弱,患感冒的幾率就會更大。

所以對於青少年兒童來說,家長們大可不必過於謹慎,讓他們衣著輕便一點就好了,即使偶爾感冒也不要太過緊張,讓他們的機體從小就適應一定的冷空氣刺激,對於其日後習慣性抵禦嚴寒大有裨益。而且這樣能逐步提高孩子皮膚和鼻黏膜的耐寒力,對未來強身健體也有好處。

其次,對於老年人來說,要首先認清自己的體質,合理穿衣。我們有些正常的中老年人因天冷怕寒,在睡覺時總愛多穿幾件衣服,其實這樣做是很不利於健康的。由於人體皮膚能分泌和散發出一些化學物質,若和衣而眠,無疑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和汗液的蒸發。衣服對肌肉的壓迫和摩擦還會影響血液循環,造成體表熱量減少,即使蓋上較厚的被子,也會感到冷。因此,在寒冷的冬天不宜穿厚衣服睡覺。一般來說,脫衣而眠,可很快消除疲勞,使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

對於年輕人而言,因為自身體質比較好,可以采用適當地穿薄衣、用涼水洗臉或擦身、多到冷空氣環境鍛煉等方式在冬天進一步增強心肌功能和機體自控能力。人體血管彈性也會由此增強,血液流量增多,從而改善冠狀動脈的供血,同時還可借此改善神經係統和內分泌係統的調節功能。

總之,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所應注意的穿衣事項。在不同的環境下,我們都應該試著對禦寒的衣服打個八折。我們靈活掌握好這0.8的穿衣規則,在寒冷的季節裏,為自己的身體健康把好第一道關,我們就能在自在、健康中度過一個美妙的冬季!

不要欠睡眠的債

睡眠要占一個人一生中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由此可見睡眠對每一個人都是多麼重要。但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尤其是在發達國家,出現了24小時社會,人們的各種嗜好紛紛占據了睡眠時間。但是這種生活真的很好嗎?斯坦福大學睡眠研究中心負責人威廉·德蒙特博士並不這麼認為,他提出:“大量削減睡眠時間是現代人犯的一個嚴重錯誤。在21世紀的今天,人們正生活在一個病態睡眠的社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