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又問婉兒:“我殺了你祖父,也殺了你父親,你對我應有不共戴天之仇吧?”婉兒依舊平靜地說:“如果陛下以為是,奴婢也不敢說不是。”武則天又誇她答得好,還表示正期待著這樣的回答。接著,讚揚了她祖父上官儀的文才,指出了上官儀起草廢後詔書的罪惡,期望婉兒能夠理解她、效忠她。
但是,上官婉兒不但沒有效忠武則天,卻出於為家人報仇的目的,參與了政變。這對高宗來說,應是充滿同情和設法庇護的。但他懼怕武則天,隻能借口有病,“不能多動心思”,而讓武則天決定。這對司法大臣來說,隻能提出按律“應處以絞刑”,若念其年幼,也可施以流刑,即發配嶺南充軍。而武則天則認為,據其罪行,應判絞刑,但念她才十幾歲,如果再受些教育,是可以變好的。因此,沒有處死她。而發配嶺南,山高路遠,又環境惡劣,對一個少女來說,也等於要了她的命。所以,也太重些。尤其是她很有天資,若用心培養,一定會成為非常出色的人才。鑒此,武則天決定對婉兒處以黥刑,即在她的額上刺一朵梅花,把朱砂塗進去。並把婉兒留在自己身邊,“用我的力量來感化她”。還表示:如果我連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都不能感化,又怎麼能夠“以道德化天下”呢?
後來,武則天確實把上官婉兒感化了。該殺而不殺,反而留在自己身邊,這已使上官婉兒感激涕零。在這之後,武則天又一直對她悉心指導,從多方麵去感化她、培養她、重用她。上官婉兒從武則天的言行舉止中,了解了她的治國天才、博大胸懷和馭人藝術,對她徹底消除了積怨和誤解,代之以敬服、尊重和愛戴,並以其聰明才智,替她分憂解難,為她盡心盡力,成了她最得力的心腹人物。甚至上官婉兒的生母也曾對人私下議論:上官婉兒的心完全被武後迷住了!
武則天不計較上官婉兒的以往過錯,原諒了她以往的過錯,最終以自己的力量感化了她,令其為己所用,不得不說她是一個高明的領導者。
美國人鮑勃·胡佛是個有名的試飛駕駛員,時常表演空中特技。一次,他從聖地亞哥表演完後,準備飛回洛杉磯。倒黴的是,飛行時剛好有兩個引擎同時出現故障,幸虧他反應靈敏,控製得當,飛機才得以降落。雖然無人傷亡,飛機卻已麵目全非。
胡佛在緊急降落以後,第一個工作就是檢查飛機用油。不出所料,那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用過的螺旋槳飛機,裝的是噴射機用油。回到機場,胡佛見到那位負責保養的機械工。年輕的機械工早已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而痛苦不堪,眼淚沿著麵頰流下。你可以想象胡佛當時的憤怒,一定會對這個機械工大發雷霆,痛責一番。
但是,胡佛並沒有責備那個機械工人,隻是伸出手臂,圍了圍工人的肩膀說:“為了證明你不會再犯錯,我要你明天幫我修護飛機。”麵對如此寬容,如此寬恕,那位年輕的機械工淚流滿麵。後來,這位機械工人在美國飛行界對飛機的修護和保養達到了一流的水平。
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真正的寬容,是不計個人恩怨的。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誰能保證一輩子都不做錯事。因此,對待有過錯的人要有寬容的胸襟,不要因為對他們的期望值過高而求全責備。
實際上,你放手讓優秀人才去做的事情都是比較重要的,相對而言,也比較容易出現閃失,因此,你就應當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有可能出現的過錯。對於那些過錯,你應當對各種情況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去理解和原諒員工。作為管理者,應當認識到,再優秀人才也都會犯錯,包括自己恐怕也難以避免。
俗話說得好,不犯錯的人是不完美的,所以,哪怕是對方個人的原因導致犯錯,你也要盡可能采取一種寬容的態度,畢竟不能因為有過錯就否定整個人。給犯錯者一個改錯的機會,你將會收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