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瓶管頭——成敗的關鍵環節(2 / 2)

下麵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講了一位瓶管頭的“悲慘”下場。

伊利諾伊州的道納斯格羅夫市采用的組織形式是典型的“議會—市政管理員”方式。故事發生時的瓶管頭名叫科特·布洛斯爾(Kurt Bressner)。科特是一個有15年工作經驗的瓶管頭,已經在道納斯格羅夫市工作了7年。他對市政管理的各項事務十分精通,而且對各類相關的州法、地方法規也很通曉。他的問題是道納斯格羅夫市的議會。

道納斯格羅夫市的市長是一位退休的老秘書,因為她熱心於道納斯格羅夫市的建設,深受市民們的愛戴,連任市長好幾屆,主政道納斯格羅夫市10多年。議會本身呢,分成兩派。兩派的主要分歧在於城市的發展問題。以那位老秘書市長為首的一派,主張城市建設的宗旨應該是首先保護道納斯格羅夫這個小城的特色。一連好多年,議會中持此觀點的人都占多數,所以道納斯格羅夫市錯過了許多很好的發展機會。比如,幾年前,一個開發商想要在道納斯格羅夫市北麵的一大塊地上建一個很大的購物中心,占地約有一百多公頃,可容納許多全國有名的大超市。這個計劃被那位市長給拒絕了。理由是,那麼大的購物中心一下子就會把道納斯格羅夫市的小城風格一掃而光。結果呢,道納斯格羅夫北邊的那個市政府看到有利可圖,幾經周折,將那塊地從道納斯格羅夫市規劃到他們名下。最後,那個大購物中心還是拔地而起。唯一的區別是,購物中心所產生的稅收統統流到那個城市的腰包裏去了。在道納斯格羅夫市的發展中還有很多這種類似的例子。

相比之下,議會裏的另一派年輕些,可被稱為少壯派,主張較快地發展以吸引更多的商業機構到道納斯格羅夫市來投資,帶動社區其他方麵的發展,比如就業、城市建設等等。這一派的意見多年來占少數,以至於他們的主張始終不得多數支持。到後來,議員的成分隨著選舉發生變化,支持經濟高速發展一派占多數了。但是他們的意見還是得不到實施。這是為什麼呢?關鍵就在於科特這位瓶管頭。

科特在位好幾年,和那位秘書市長的關係很好。雖然市長和議會不參與市政府的日常工作,但是市長控製較大項目的立項和議會會議的日程表。議會每周一晚上開會,每周一的上午,市長都要與科特研究當晚的會議及下星期會議的日程。這樣一來,有一些項目根本就不會被提到日程表上來。一次、兩次、三次,少壯派終於按捺不住了。他們其中一個在一次議會會議之後提出動議,召開一個議會的特別會議(Executive Session)。

這個動議被提出後,少壯派立刻舉手投票同意。就在那天晚上的特別會議上,少壯派提出要科特辭職。秘書一派居少數,眼看大勢已去,就沒怎麼反對。因為如果要到投票那一步,她們一方還是少數。科特連夜打電話把自己的律師請來,與議會談判了大半夜,最後達成協議。由於是議會一方提前解除他們與科特之間合同,科特在第二天離任後可白領取一年的工資,外加半年的醫療保險。少壯派一直想將科特趕走,那天他們最終做到了。

科特與議會的合同是一年一簽,當時的合同還差四個月才到期。議會一方提出的條件是,如果科特自己提出辭職,那麼他可以得到上麵說過的那些條件。如果他不同意,那麼議會就不得不公開開除他,且沒有一點優惠。這種“大棒子加胡蘿卜”的辦法在美國地方政府中經常被使用。在許多情況下,雇員一方總是有一些理由為保護自己的利益站出來與對方打官司。但是即便在自己很有理的情況下,由於打官司的過程會很長,個人耗不過一個組織,所以大部分人都會接受那“胡蘿卜”。

一夜之間,科特·布洛斯爾那瓶管的職位連同那十二三萬的年薪、公車,還有其他福利,就那樣煙消雲散了。這是一個美國地方政府運作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