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哲理
當經營者貨物大量積壓時,不要擔心,不要害怕,試試運用顧客的從眾心理,局麵馬上得到緩解。
拒絕道歉
在法國很流行“對不起”這句話,譬如在路上行走時不小心碰到對方的肩膀等。“對不起”在多種場合都用得上,但其中若有責任問題存在時可就不同了,他們是絕不輕易道歉的,並將自己的本意堅持到底。譬如在買瓶酒的路上,不小心碰到行人連瓶帶酒摔在地上,一般應是各負有一半責任,但行人會認為:“酒瓶之所以摔在地上是對方自己的錯誤,與我毫無關係。”倘若承認了錯誤,就是答應賠償,他們絕不做這種傻事。
某位長期居住在法國的朋友,他對一位決定在法國稍做停留的友人忠告道:“即使你是因為闖了紅燈而軋死了行人,也絕不可輕易道歉,最好是將所有的責任推給保險公司。”這句話我們聽起來頗不以為然,但是在法國對於承認錯誤確實是非常慎重的。
不要說法國人,連我們東方人也是一樣,對於道歉這件事也是非常謹慎的。
某位處理車禍的貨運公司負責人說了這麼一段話:“如果公司的車傷了過路的孩子,迫使對方家屬破口大罵。我們寧願對對方低聲下氣,但也絕不說‘對不起’。”據他說,錯誤不全在於司機,而是由於小孩突然奔出,應屬不可抗力的。何況事情發生時,往往原因尚未清楚。所以他也不隨意就說“對不起”,最好的說法便是:“真是可憐,你們家裏的情形我也很了解……”就夠了,而說話時千萬要慎重,不可說出豐句道歉的詞句,這實際上也作了有限度的道歉。然而,下麵的說法也是值得我們參考的:“你現在所言我非常了解,但誰是誰非,到目前為止,尚未調查清楚,然而對於傷了你的心這一點。我還是得向你道歉。”
人心是十分奇妙的,除非重大事故發生,否則一旦憤怒的情緒被壓抑下來,當事者多會顯得較為冷靜。
厚黑哲理
責任不在自己一方時,堅決不承認,拒絕道歉,始終置自己於有利位置。當今之人都不傻,尤其經營者最為精明。
最後通牒
有許多人對一件事總是遲遲不敢下結論,尤其是在做生意時,最棘手的就是碰上優柔寡斷的顧客。在現代繁忙的企業社會,如果要等這種人做決定的話,則根本做不了事,不但如此,在等待的這段期間,又不知會受到什麼情況幹擾,就更下不了結論。到底是什麼因素使他們如此的優柔寡斷呢?
其中,“時機來到的意識”以及“等待更好機會的意識”占有很大的成分,也可以說是“反正還有時間,再考慮考慮或許有更好的結果”、“還有時間再繼續等待,應該會有更好的機會”等這類的期待感,使他們難以下決心。對這樣的人,如果給他再長時間的考慮簡直是浪費時間,便不如設法催他早做決定。
不管他有沒有時間,或能否獲得好結果,給他來一個最後通牒,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期待毫無意義。所謂“最後通牒”,就是為了使某項糾紛能和平解決而提早切斷交涉,把自己的最後要求提出,如果不被對方接受時就必須采取行動,粉碎他們心中所謂的“還有機會,還有更好的機會”的念頭。隻要你這麼去做,原本做不了決定的事,對方就非下決心不可了,你的產品也就販賣出去了。
厚黑哲理
麵對婆婆媽媽的顧客,經營者就得斬釘截鐵,給他們下一道最後通牒,拔掉這些釘子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