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莊王率兵迎戰侵境的晉軍,發現手下有一位軍官作戰特別勇敢。戰後,莊王問那軍官:“平日寡人待你不厚,為何如此舍生忘死呢?”
那軍官道:“三年前臣下失禮,大王不加罪,我一直想用生命報答大王。”原來,這就是那位拉王妃袖子的人。
莊王的攻心戰是很成功的,他以愛護部下的名義出發,不計較私怨,而後寬宏大量,使犯罪者心悅誠服。反過來想一下,如果莊王當場點燈,把那位軍官找出來,加以重罰,不但那位軍官不會心服,其他軍官也會不滿;為一個妃子而責罰一位武將,來日怎知自己的命運如何?這樣,就會加大離心力了。
莊王在利用攻心戰時也用上了苦肉計,情願自己戴綠帽子,也不懲罰那位部下,結果令部下大為感動,要以死相報,因此,苦肉計推波助瀾,把攻心戰更推上高潮。
厚黑哲理
攻心意在溝通,拉攏人心。攻心戰應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要慢慢接近對方,使對方一點一點對你解除防範,直到進入對方心田。
拴羊吃草
所謂“拴羊吃草”,就是將羊拴在固定的地方,讓它有草可吃,有事可幹,這樣就斷了它逃跑或者四處亂走的念想。在厚黑看來,此方法完全可以運用到領導對下屬的管理上,給下屬一些冠冕堂皇的工作,牽扯其精力,這樣,他們就沒有時間去做對上司不利的事情了。在曆史上,運用“拴羊吃草”之術最為高明的就是宋太宗了。
北宋年間,原先五代十國歸降宋朝的數位君主紛紛不明不白死去。那些跟隨君主而降的舊臣議論紛紛,口出怨言,對朝廷統治說三道四。於是,宋太宗把亡國故臣、失意之人紛紛網羅來,安置在館閣裏任職。宋製設昭文館、史館、集賢院三館,另增設秘閣、龍圖閣、天章閣等,分別掌管圖書經籍及編國史等事務。這些人吃著皇家的錢糧俸祿,整天忙著纂修各種書籍。這些書本身卷帙浩繁,其性質都是雜采古代經卷,分門別類加以纂訂編彙。翻檢查閱圖書的工作量比寫下來的文字量更不知大多少倍。《宋稗類鈔·君範》說:“役其心,後多老死於文字之間。”此話道破了宋太宗網羅舊文人的目的和他們的結局。
這種手法雖消極,但很高明,雖不能充分利用文人舊士的思想為自己的統治服務,但可不用擔心這些人再有什麼不敬言論,每日的書就夠他們翻了。他們被牢牢拴住,宋太宗也因此贏得“尊知重教”的美名。明代的《永樂大典》、清代的《四庫全書》皆屬此類。
朱棣做了皇帝後,曾經組織大批文人,編纂了一部卷帙浩繁的類書《永樂大典》,他之所以進行這一活動,也是為了鞏固統治,平息朝野上下,尤其文人學士對他篡位的不滿,對文人們加以籠絡,使他們為其所用。
可見,這些統治者借此一方麵炫耀了文治武功,另一方麵又拖住了飽學之士的精力,禁錮了他們的是非之口,真是高明的“抓住要害,拴羊吃草”之法。
厚黑哲理
管理者運用“拴羊吃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給下屬工作,別讓他們閑著。這樣,他們就沒有工夫去琢磨對你不利的事情了。
二難選擇
精明的領導製對手於無形,讓對手在毫無準備、來不及思考的情況下,乖乖地中了自己的圈套。其中,“二難選擇”法就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方法。
所謂“二難選擇”,就是在與對方談判時,提出兩個方案供對方選擇,事實上這兩個方案都是於對方不利而於我方有利的。雖然還有第三方案選擇的可能性,但在這種時候,對方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選擇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而沒有再做其他考慮。這同樣是一種高明的心理戰。我們不妨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有一天,某對夫妻在餐廳用餐,即將餐畢時,服務員走過來詢問道:“餐後,本餐廳將有西瓜、木瓜、牛奶供應,兩位需要哪一種?”丈夫回答說:“就來一份西瓜吧!”但是,當服務員將西瓜送到這對夫妻的麵前時,這對夫妻就顯出厭煩的神色來,因為他倆才用完餐,肚子撐得飽極了,再也沒法把西瓜吃下,因此後悔當初不應該要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