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人辦事時隻一味地談自己的事,並不停地說"請你幫忙,請你幫忙"之類的話,會讓人感到萬分的嫌惡、不耐煩的。假如想把自己的請求向對方說明,就應該先擺出願意聽取對方講話的姿態來,有傾聽別人言談的誠意,別人才會願意聽你說話。
談話的話題應該視對方的情形而定,再好的話題,若不能符合對方的需要,就無法引起對方的興趣,最好是想辦法引起彼此共同的話題來,才能聊得投機,然後再設法慢慢地把話題引入自己所要辦事的範圍裏。
一個善於托人的人,一定很注重禮貌,用詞考究,不致說出不合時宜的話,因為他知道不得體的言辭往往會傷害別人,即使事後想再彌補也來不及了。相反的,如果你的舉止很穩重,態度很溫和,言詞中肯動聽,雙方自然就能談得投機,托辦的事自然也易辦成。
3.套套交情,拉近距離
有一個人大學剛剛畢業,分配到工作單位後,發現所從事的工作與所學的專業一點對不上號,他不想讓自己幾年來所學的專業知識荒廢掉,於是想求人事科長幫忙給調一下工作。在他登門拜訪之前早就打通了幾條暗線,了解到科長有一獨生女兒,今天剛考入大學,讀中文係。這個小夥子靈機一動,登門拜訪那天拎了一大書包去,還正好趕上科長的女兒在家,也先不提相求之事,隻是拿出一本又一本的古今中外文學名著與科長女兒探討起來,並鼓勵她上了大學要好好讀書,言語間流露出自己大學畢業後,學不為用,丟棄專業的苦惱。臨走,聲明這些名著全當是送與她考取大學的獎品。真是不虛此行,討得科長女兒一個滿心歡喜。科長大概也認為不該埋沒了他的才華,應該學以致用吧,不久,他果然調到了滿意的工作崗位上。
很多時候,就算我們誠心誠意地求助於人,但人家也不一定就能滿足我們的要求。當我們遭到拒絕時,不要過分追究原因。的確,被拒絕的心理是很不好受的,任何人都想知道原因,但是如果窮追不舍地纏住對方,非問清原因不可,往往會破壞雙方感情。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對方套套交情,有了交情,就容易打動對方的心,最終能達到求人辦事的目的。
洞察意圖,投其所好
很多人都有很強的地位等級觀念。對方的身份、地位不同,那麼,我們說話的語氣、方式以及求人辦事的方法也應有所區別。這不是在宣揚等級論,而是在探討求人辦事的策略。如果我們對什麼人都是一視同仁,則可能會被對方視為無大無小、無尊無賤。
聰明人都懂得看對方的身份、地位來辦事,這也是自己辦事能力與個人修養的體現。如果對方的身份比你高,你卻沒有體現出尊卑之別,那麼他就會認為你這個人沒有教養,不懂規矩,也就不喜歡聽你的話,不願幫你的忙。這樣很可能就阻礙了辦事的路子,使所辦之事遇到障礙。
有的人喜歡聽奉承話,給他戴上幾頂"高帽",他就會使出渾身力氣幫你辦事;有的人則不然,你給他硬扣上一頂"高帽",反而會引起他的警惕,以為你不懷好意;有的人剛愎自用,你用激將法,才能使他把事辦好;有的人脾氣暴躁,討厭喋喋不休的長篇說理,跟他說話辦事就不宜拐彎抹角。
所以,求人辦事,一定要弄清這個人的性格,依據他的性格,投其所好,或投其所惡才會對辦事有好處。
對方的性格,是我們求其辦事的最佳突破口。投其所好,便能與他產生共鳴,拉近距離;投其所惡,便會激怒他,使其所行無法按我們的意願進行。無論跟什麼樣的人辦事,我們都應首先摸透他的性格,依據其性格"對症下藥",就很容易"藥到病除",辦事成功。
查爾斯o華特在紐約市一家極具聲譽的銀行裏工作,一次他被指派調查一家公司業務情況的秘密報告。華特知道有家實業公司的經理,對這情形最清楚,可以提供他所需要的資料,華特就去拜訪那位經理。正當華特被引進經理室時,一個年輕女子由門外探頭進來,告訴那位經理說,她那天沒什麼好郵票給他。
經理向那女郎點點頭後,接著向華特解釋說:"我在替我那12歲的孩子收集郵票。"
華特坐下說明他的來意,就即提出他的問題。可是那位經理卻是含糊其辭,概括籠統,不搭邊際地應付了一陣,很明顯的,他是不願意說。華特用盡了辦法,也無法使他多說些,這次談話簡短枯燥,事表辦得沒有一點進展。
當華特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時。他突然想起那個女秘書對他說的話,郵票、12歲的小孩……同時他又想到,他們銀行的國外彙兌部常和世界各地通信,有不少平時少見的外國郵票,現在不是正好可以派到用處嗎?
第二天的下午,華特再一次去拜訪那位經理,同時傳話進去,他有很多郵票,特地帶來給經理的兒子……此刻我們可以想象得到,華特一定是最受歡迎的人。見到經理後,經理緊握華特的手,臉上滿是喜悅的笑容。他看了看郵票,一再地說:"我的兒子一定喜歡這一張……嗯,這一張更好,那是少有見到的。"
他們一共談了半個小時的郵票,還看經理兒子的相片……隨後,不需要華特再開口了。這位經理費了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提供出各項華特所需要的資料。說完自己所知道的情形後,經理又把公司裏的職員叫來問,接著還打了幾個電話問他的朋友……而且還指出那家公司財產狀況的各項報告、函件。最終華特得到了極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