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有很多問題和矛盾,不是可以用簡單的對立就可以解決的,更多時候,需要與其同行,讓對立者了解到,原來你們彼此之間並不是對立而是平行的關係。這時,對立者,就會試著放下對立的情緒,試著接受並實施你提出的共存的建議。就像北風和南風一樣,二者同樣都要使得行人脫掉大衣,北風采取強行吹掉,結果行人反而將大衣裹得更緊了。而南風則選擇讓行人自行脫掉,結果行人果真感受到了南風的暖意,脫掉了大衣。因此,在處理人際關係中的對立情緒時,隻有與對立者保持一個平行的狀態,才能到達最終的目的。以對立的心態去化解對立的情緒是注定要失敗的;隻有反其道而行,才能達到以柔克剛的神奇效果。
"背後鞠躬",消除敵意
在人際心理學中,有一種被稱做"背後鞠躬"的勸說術,讓第三者佯作無意地向對方道出你的善意或友好的想法,往往能夠讓彼此不睦的人際關係來個大轉折。
一次,有人告訴林肯總統,國防部長斯坦頓背後罵他是該死的傻瓜,明顯這是傳話人從中挑撥離間,想討好總統而搬弄是非故意製造事端。
豈料林肯總統非但沒有表現出對國防部長的一絲懷疑和怪罪,相反心平氣和地說到:"如果他對我的評價是個該死的傻瓜,那麼很可能我就像他所說的那樣。我深知他的為人,辦起事來也十分認真,而且所說之話十有八九都是正確。"
一傳十,十傳百,林肯的話很快就傳到了斯坦頓的耳朵,他深受感動,覺得自己非常慚愧,並主動向林肯表示了他崇高的敬意和歉意。
回想林肯聽到傳言時,雖然意識到國防部長對自己有意見,但是如果自己當場否定他,事情必定隻會越來越糟而如果他在眾人麵前能表明自己對斯的信任和肯定,有意識地借"義務傳聲筒"將話傳回去,反而可以促進對方調整自己的言行。
動聽的話、讚美的話當著別人的麵說自然能夠生動及時地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欣賞,這不失一種有效的獲得好人緣的方法,但如果像林肯總統那樣在"背後鞠躬",那麼這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背後鞠躬"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通過第三者在無意間轉述自己對他人的好感受或者讚美,或者通過創造某種特定的環境條件讓對方聽到自己對他很高的評價。
通常人都有這樣的心理,如果別人對他的印象和評價與自己期望的不一樣,他就會自覺地調整和修飾自己的言行,以期符合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背後鞠躬"就是巧妙地利用了這一心理。
"背後鞠躬"要比當麵讚美顯得更加真誠。當麵讚美別人盡管也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但難免有時會讓人覺得有一些恭維的成分在裏麵,沾著奉承的色彩。但"背後鞠躬"就避免了這些弊端,受表揚的人不在場,因此這個"鞠躬"肯定會被認為是發自內心的,是誠懇的,因此更容易讓人相信和接受。
心理學家指出,與當麵表達善意相比,"背後鞠躬"往往能產生更加顯著的效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麵:
1.以"鞠躬"換回"鞠躬"
人際交往遵循"相悅定律",即誰喜歡你,你往往就會對誰報以同樣的好感。因此,當你向對方"鞠躬"的時候,往往能夠換回對方的"鞠躬"。
2.繞開對方的心理防備
采用"背後"的方式,能夠繞過對方的心理防備區。如果你親口向對方表達善意,即使你完全是出於真心的,也很有可能被對方冠以"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之名,進而對你所表達的善意產生排斥,甚至加重心理防備,使得你的善意完全失去效用。然而,借由第三者向對方傳遞善意,能夠使你的誠意顯得更加真切、可信。
3.避免當麵調侃之嫌
在人際交往中,很有可能,對方對你的敵意是出自於對你的羨慕或者嫉妒。在這種情況下,對方對自己的自我概念持負麵態度,即認為自我形象不好、不值得他人喜愛。如果對方有這樣一種心理,那麼當你向對方說"你很好,我喜歡你",對方很有可能認為你在消遣他,進而使關係更加惡劣。
在生活中,如果對方的敵意不是源於彼此間的利害得失,那麼,"背後鞠躬"策略通常能有效化解對方的敵意。總之,不論對方是因為討厭你還是嫉妒你而產生強烈的敵意,借第三者之口轉述你對他"喜愛、友善"的信息,往往能夠給彼此的關係帶來轉機。
適當從眾,巧妙化解他人的排擠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生在世,離不開與團體的協調合作。如果一個人在團體中,經常遭受他人的排擠,那麼問題一定是出自這個遭受排擠的人身上。
小丹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連續更換了幾次工作,無奈中,她隻好去求助一位職業谘詢師。
"第一家單位的老板太苛刻,脾氣太壞,我忍受不了他那張嚴肅的臉,結果我一氣之下就走了!"小丹一臉遺憾地說,"不過那裏的員工還不錯。"
職業谘詢師問:"第二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