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縱橫職場攻心術(1)(2 / 3)

摸準上司的秉性,對症下藥

在工作中,作為下屬想要贏得上司的好感,就必須時刻留意對方的興趣、愛好,明白上司的意圖,理解上司的心思,這樣才能投其所好,"對症下藥"。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上司有了充分的了解,就為以後的晉升打開了方便之門。

由於社會背景、文化知識、個人修養等方麵的差異,使得人們之間在各方麵都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因此,要和上司融洽相處並進一步得到他的信任和賞識,就要學會察言觀色,巧識人心,然後區別對待。

1.頤指氣使型上司

這類上司,冥頑不化,經常固執己見,聽不進任何人的勸諫,指定要你依照他的方法辦事。這類上司不但頑固,還不尊重下級職員,隻要是稍微不合他的心意,便會暴跳如雷。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辦法就是給他的上司告密,但是需要十分謹慎,因為你很有可能被炒魷魚。如果他們兩個人關係非常不好,你就可以小心暴露上司的缺點來擺脫上司。

不管怎樣,在這種上司底下呆久了隻能消耗你的精力。不要感到委屈,也不要自暴自棄,要穩住重心,好好處理自己手中的業務,並尋找跳槽的機會方為上策。即使你不能接受這樣的上司,你也要做好分內工作,等待時機成熟,這也是你成長的一個過程。平心靜氣,學會"遲鈍",也是職場生活必需的一個環節,比如,你與上司談話時語氣須溫和,態度客觀,不妨多做讓步。或者,在環境許可的情況下,盡量避免在辦公室跟上司展開激烈的爭辯;應該在下班後請他到附近的餐廳喝杯咖啡,在輕鬆的環境下,把你的看法委婉地提出來。對待這樣的上司,也要摒除成見,或許他也有什麼難言之隱。

2.優柔寡斷型的上司

這種上司在職場上不是很多,卻能讓你真正體會到"左右為難"的滋味,因為這種上司經常朝令夕改,讓身為下屬的你不知所措。遇到這樣的上司,在他向你征求意見或討論計劃時,不妨順著他的個性,多說幾種可能的方法,或多個方麵的意見。比如,他問你某個工作草案是否合適時,個性使然,心裏總是不自覺地存在對草案的質疑。你就可以多找一些批評性的意見,供他參考。

這樣的上司也常常會有一些讓他頭疼半天還猶豫不決的時候,這種情況下,你不妨適時地在基於自己準確判斷的條件下,替他做出決定,幫他解決眼前的焦慮和難題。不過,切記,這種問題必須是無關緊要,與工作無重大關聯的,且你確認上司會為此感謝你的情況下,否則,這種自作主張對你前途的影響是致命的。

3.暴躁型的上司

辦公室裏,有種上司天生脾氣暴躁,情緒容易失去控製。這種上司常常為了一些小事而大發脾氣,甚至公開斥責下屬。你可能也遇到過這類領導,他們莫名其妙的斥責時常讓人難堪。

據心理學的推斷,經常令下屬驚怕的上司,隻是權力欲作祟而已。你又不可能請他去看心理醫生,可以做的,就是自我保護了。這一類上司渴望得到下級職員的認可和尊重,因為他們想做"英雄"。如果你處理業務或者處理職場人際關係的時候碰到麻煩,盡可以找他幫忙解決或者征求他的意見。上司一般都會傾聽屬下職員的苦惱,其實他們內心很希望下級去相信他、依靠他,並找他商量問題。如果你的上司屬於情緒派上司,那麼不妨讓他請你吃頓飯,這樣可以拉近你們的距離。

但是務必要記住不要過於親近,否則他會把你當成他的親信,什麼差事都交給你去做。而且,這種情緒派上司在公司也容易與許多人結仇,保持適當的距離很重要。情緒派的他也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千萬不要這時候去找他惹火上身。當他們狀態不佳時會很容易過分敏感,如果這時候去找他,即使你倆以前關係很好,他也很有可能很惱火從此特別討厭你。

4.工作狂型的上司

遇到上司是個工作狂,你一定會整日裏大皺眉頭,因為工作狂的心目中,認為不斷工作才是一種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應該如此。

工作狂上司是個理想主義者,工作就是他的生命,所以,為他效力,沒有閑下來的時刻,亦不會受到欣賞。如果你希望情況有改變,就先試著讓上司明白,不斷埋頭工作,花掉私人時間,並不是聰明和應該的做法。

如果你遇到了工作狂上司,而又不能勸服他,不得不在他的"以身作則"下勤奮工作,也可以試著從心理上理解和接納他們的做法。不要一味排斥、抱怨,以避免雙方關係的惡性循環。其次,多配合他的工作,盡下屬之責,爭取成為他信任的好助手。如果他的工作方式你確實不能接受,也應該大膽表達出來,當然必須注意尋找合適的時機和方式。畢竟,從樂觀的角度看,你可能會因此有更好的業績。雖然是情非得已,也算不無收獲。

5.無能無權的上司

這一類上司即是最讓人納悶到底怎麼當上上司的,但這並不是重點。不管其原因如何,他一旦坐上了那個位子就不會輕易被拉下來,除非犯了一個低級錯誤,因為"無能"不能做為解雇的依據。

我們也沒有必要跟這種上司學習公司業務,可以悄悄看著別的上司怎麼做,自己學習。幸運的是,一般在這種上司底下工作,不會受太大的限製,隻要你不去"冒犯"他。在你不掛上自己的旗號,維持上司臉麵的前提下,可以隨你發揮自己的才華,同時要記住這一項目的最終結果一定要由你的上司來負責。最好不要詢問上司的意見,先自己做好決定以後,谘詢一下他的見解即可。比如,"在這一項目上,我想用這種方式進行,您看如何?"這既能按照你的想法辦事,同時也是幫無能的上司圓場。另外,千萬不要忘記給上司遞交業務報告書,而且要留下"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