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縱橫職場攻心術(3)(1 / 3)

"李先生,您家真漂亮。"這句話聽起來像拍馬屁,而"李先生,您家的布置陳設真別致。"這句話就是讚美了。

4.巧用"比"的技巧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我們在推銷的時候,帶來合適的同類產品進行比較,讓客戶在對比中產生差別感覺,這樣就會增加你的說服力。但在比的過程中要以事實為依據,不能言過其實。

5.巧用老顧客求證

如果你真的能夠找到一個顧客認識的人,那麼定會大大增加你的說服力打著別人的旗號來推介自己的方法,雖然很管用,但要注意,一定要確有其人其事,絕不可能自己杜撰;要不然,顧客一旦查對起來,就要露出馬腳了。

6.巧說貼心話

有人說,一句貼心話,找來萬戶客。在推銷過程中,一句貼心話,會使客戶全"忘記"你是推銷員,而把你當成他們的知心朋友;一句貼心話,可以縮小你與客戶之間的距離,是客戶對你言聽計從。這樣,即為產品打開了銷路,又交了朋友,幫助了客戶,最終也幫助了自己。

7.現身說法

有的問題如果憑三寸不爛之舌還難以讓客戶明白,那就要采用實物、圖片、模型等來加以說明和演示。小的商品可以隨身攜帶,在客戶麵前充分展示。而大的商品如電器、汽車、機床等,或抽象的商品如證券、勞務、服務等,因無法隨身攜帶,需要將其好處具體化、形象化。必要時請顧客親臨現場,將商品的功能、特點、使用方式逐一演示,充分展現商品的魅力,這比言辭說明更具有吸引力和說服力。這是一種最能引起客戶注意的方法。推銷員利用各種戲劇性的動作來展示產品的特點,最能引起顧客的注意。

利用欠情心理應對顧客的拒絕

一位偉大的推銷員曾經說過:"我相信一個消極的人,如果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閱讀關於積極思維的書籍,他也會變得樂觀起來。"推銷員之於客戶,也是一樣。

推銷界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推銷員要靠腿腳賺錢。"也就是說,推銷員往往屢遭拒絕,卻仍要堅持不懈、越挫越勇地去拜訪客戶。"我是不會購買你推銷的產品的,你來多少次都沒有用。"麵對客戶這般不留餘地的拒絕,推銷員仍然要強打精神、麵帶微笑地回答:"沒關係。希望您不要介意我多次拜訪您,因為這是我的工作,所以,我還是希望您能聽我給您介紹一下產品信息,也許以後您會有需要的時候……"如此五六次之後,對方大都也就不會再拒絕了。

然而,無論多麼樂觀、堅強的人,被人拒絕的次數多了,仍然難免泄氣和難過。實際上,對一些經驗豐富的推銷員來說,屢遭拒絕的情況很少發生。比如,推銷員總是在極其不適合出門的日子裏拜訪客戶,要麼冒著傾盆大雨,要麼頂著炎炎夏日。在那樣的日子站在客戶的門前,對方所感受到的誠意、心中的同情和感激之情都會更加強烈,從而使得對方難以拒絕。

其實,不管是利用軟磨硬泡法還是換取同情法,就其根本而言,都是有效利用了人們"心理借貸感情"的心理學原理。當自己一次又一次冷酷地拒絕他人,他人仍然和顏悅色地、一次又一次地來訪;當他人冒著大雨來拜訪自己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對對方產生一種心理負疚感,從而無法拒絕對方。

心理學家指出,人對於人際關係都有一種平衡的需求,也就是說,在人際交往中,當對方的誠意、付出、態度等表現得比自己好太多的時候,自己就會產生一種"欠情"的心理,為了擺脫這種心理帶來的不適感,人就會調整自己的態度和行為來找回平衡感。

"銷售始於被拒絕時"是推銷人員的始祖--雷德的明豔。確實,恐怕沒有一個銷售人員遇到過"嗯!你來得正好!事實上,我正要這些東西。千思萬盼,總算把你等到了"這樣的客戶,因為大多數人都習慣拒絕。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需求的高級動物。你向人們推銷,他不需要這種產品時,一定會拒絕你;當他對你和你的產品不了解時,當然有權拒絕你;當他正忙於自己的某件事時,他絕對可以拒絕你;當他情緒不佳時,依然可以拒絕你;當他覺得你這個人不太可信時,更有借口來拒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