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確認SARS的病原體是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該病主要通過近距離飛沫、病人分泌物及密切接觸傳播,傳染性和致病性強,人群普遍易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方麵要加強對群眾的科普宣傳,包括:
使之了解從病人臨床症狀和體征、掌握預防方法爭取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宣傳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比如打噴嚏、咳嗽用手絹捂住口鼻,清潔鼻子後洗手,洗手後用清潔毛巾或紙巾擦幹,不用共用毛巾等。
教育群眾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並減少集會活動。
另一方麵必須加強管理、高度重視消毒隔離工作,用科學的態度、嚴密的隔離技術和正確的消毒方法,才能避免該病的傳播和蔓延,同時有效地阻止醫務人員自身和其他病人之間的感染。下麵我們主要介紹一下這方麵的內容。
3.1區域管理
3.1.1公共區域
提倡經常性通風換氣,以利於空氣新鮮流通。保持防院內感染的發生。
保持空調設備的良好運行,並經常清洗隔塵網,保證中央空調係統的送風安全,必要時對送氣設備和管道進行消毒。疾病流行期間盡可能采用開窗通風換氣,防止疾病爆發流行。
各實驗室應保持室內清潔,定期開窗通風,每天操作後用紫外線照射或消毒劑進行氣溶膠噴霧消毒2次。
實驗台每日用0.2%~0.5%過氧乙酸擦拭消毒2次,有汙染隨時消毒。
地麵堅持濕式清掃,每日用0.2%~0.5%的過氧乙酸浸泡的墩布擦地或噴灑地麵2~4次。
3.1.2疑似SARS病人隔離觀察室
疑似病人有條件應分室留觀,以防交叉感染。疑似病人診室相對獨立,遠離其他門診和病房。
診區分相對清潔區和汙染區。
清潔區包括治療室、辦公室及儲物間等;
―汙染區包括診室、隔離觀察室、病人廁所及汙物處理間。
兩區應分隔無交叉,並盡可能保持一定距離。
專用診室應有就診標誌並由導醫護士分流病人,防止疑似病人進人共用門診大廳。專用診室門口、相對清潔區和汙染區之間需設置浸有0.5%過氧乙酸或10000mg/L有效氯消毒劑的腳墊,並保持腳墊濕潤。
室內應通風良好,備有紫外線、氣溶膠噴霧器或靜電吸附式空氣消毒設備,並進行常規空氣、物體表麵、地麵消毒,每日2-3次。采用靜電吸附式空氣消毒設備可連續進行空氣消毒病人隔離區。
3.1.3病區管理
3.1.3.1區域劃分
SARS病區必須獨立設置,與其他病區分隔無交叉並保持一定距離。專用病區內應分相對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應保證清潔區不受汙染,控製半汙染區少受汙染,局限汙染區就地消毒。各區域醫護人員著裝、物品管理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清潔區:包括病區內小庫房、小藥房、小餐廳、通過間、配餐室、醫護辦公室、值班室、治療室及雜用室的清潔端。醫護人員上班應在清潔區更換病區內專用的半汙染衣,穿白大衣或防護服,戴帽子、雙層特製口罩、橡膠手套。穿隔離衣不許到清潔區。
半汙染區:包括病區內走廊、護士站。可穿隔離衣通行,但不能停留。
考汙染區:包括各病室、廁所、浴室、洗漱間、汙染端的汙衣汙物存放處、雜用室的汙染端。
3.1.3.2空氣消毒
室內有人時的空氣消毒必須保證良好通風。首選開窗通風,不能開窗時(沙塵天氣)安裝大功率排風扇(盡量低位)強行通風。
熏蒸消毒可用乳酸加熱熏蒸消毒,每天上下午各消毒1次,按下表用量將乳酸溶於適量水中,加熱蒸發,使乳酸細霧散於空氣中。也可用空氣清菌片置於驅蚊器上熏蒸消毒。
附表:以淨高為3m計算,麵積大小不同的房間所用乳酸量。
內走廊可用低臭氧紫外線殺菌燈照射消齊(白天晚上各照射2次),病室內若為紫外線殺菌燈反光罩反向上照射法,亦可持續照射。
空氣消毒劑:過氧化氫氣溶膠噴霧,用量為20~40ml/平方米,作用60分鍾,每天上下午各消毒1次。有條件可采用靜電吸附式空氣淨化器持續消毒。病房終末消毒:15%過氧乙酸熏蒸消毒。7-20毫升每立方米加等量水加熱蒸發,關閉門窗,密閉2小時後開窗通風。2%的過氧乙酸氣溶膠噴霧,用量80毫升每立方米,作用30-60分鍾。
臭氧消毒器消毒。
3.1.3.3地麵消毒
地麵堅持濕式清掃。每日用0.2%-0.5%過氧乙酸浸泡的墩布擦地或噴灑地麵4次。汙染後立即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