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熱驚厥
高熱驚厥是突發高熱的顱外感染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肌肉群突然發生不隨意收縮,大多伴有意識障礙的病證。屬中醫學“驚風”、“發搐”等病的範疇。
(診斷要點)
一、發熱在38.5攝氏度以上,先發熱後驚厥,驚厥多發生在24小時以內。
二、驚厥呈全身抽搐,伴意識喪失,持續數分鍾,發作後很快清醒。
三、好發於4個月~3歲的嬰幼兒,最後複發年齡不超過5~6歲。
四、無中樞神經係統感染其它腦損傷。腦脊液正吊。
五、常有呼吸、消化係統或中耳炎等急性感染。
六、驚厥發作兩周後腦電圖正常。
(療法集粹)
一、刺絡
取穴:風池、大椎、曲池、合穀。壯熱配十宣、耳尖,驚厥配百會、印堂;嘔吐配中脘、天樞、氣海、上巨虛;痛配少商、啞門。
三、體針與刺絡
(一)取穴,針刺曲池、合穀,嚴重者加人中。刺絡,印堂。
(二)操作:刺激留針;刺絡放血如豆大。
(三)療效,用此法共治療14例,痊愈10例,顯效8例,無效1例。
(綜合評估)
一、高熱驚厥是兒科急症之一,針刺治療有特效,有效率在95%以上。其止痙時間明顯短於用藥者。如無針具也可以指按壓。可以作為首選方法之一。
二、針刺諸法中,體針見效快,臨床應用較多。也可與刺絡法以及按摩等法結合。
三、髙熱是引起此病的直接原因,應該“防病於未然”,第一法體針即為預防驚厥而退熱所設。同時可用物理降溫等法來退熱。
四、驚厥發作時應保持患兒氣道通暢,必要時吸氧等。用時應注意原發病因的治療。
小兒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是由於攝食不足或由於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不能維持常代謝,烤熱體消耗自身組織,出現體重不增或減輕,生成發育停滯、礙舫消失、肌肉萎縮的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症。多發生於3歲以下嬰幼兒,祖國醫學稱其為“疳證”、“厭食”等。
(診斷要點)
一、有喂養不當(如長斯攝入低蛋白、低熱量飲食、偏食等)吸收不良(如腹舞、髒疾病、消化道畸形等)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腸道寄生蟲病、結締組織病等長期發熱性疾病)的病史。
二、消瘦、體重不增或減輕,皮下脂肪減少或消失,甚至肌肉萎縮,生長發育停滯,髒器和免疫功能減低等。
三、當衧貧血、各種維生素缺乏症、營養不良性水腫等。
四、臨床通常根據患兒的體重、皮下脂肪以及其它臨床。
(綜合評估)
一、小兒營養不良在偏遠落後地區是小兒常見病之一,用針灸治療方法簡單、操作方便、療效可靠,可作為治療此症的首選方法之一。
二、1度、2度營養不良,單純用針灸,適當配合中藥即可,3度可綜合治療。
三、針刺單穴即有效,所以輕症用此穴即可。
四、要注意患兒營養調理,注意食欲改善後不要多食。
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是由於腸道感染或腸道功能紊亂等所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為主症的一種病證。
(診斷要點)
一、感染性腹再:見於任何年齡小兒,可由細菌、黴菌及寄生蟲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