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看透別說透?(1 / 2)

第2章第7節看透別說透

人際交往,練就“火眼金睛”,同時也要做一隻“悶嘴葫蘆”,這樣才能萬無一

。

在一次會議上,張教授遇見了一位文藝評論家。互通姓名後,張教授對這位文藝評

論家說:“久仰久仰,早就知道您對星宿很有研究,是位大名鼎鼎的天文學家。”評

論家半天沒有反應過來,以為是張教授搞錯了,忙說:“張教授,您可真會開玩笑,我是搞

文藝評論的,並不研究什麼天文現象。您是不是弄錯了。”張教授正言答:“我怎麼是跟您

開玩笑。在您發表的文章裏,我時常看到您不斷發現了什麼‘著名歌星’、‘舞台新星’、

‘歌壇巨星’、‘文壇明星’等眾多的星宿,想來您一定是個非凡的天文學家。”弄得這位

評論家尷尬不已,什麼也沒說,坐了一會就走了。

還有一個故事,一日,老薑在縣上巧遇好友老劉。寒暄之後,老劉說道:“我正想去找你,

恰好你來了。”

“有啥事我能幫上忙的?”老薑好奇地問。

“×鎮的朱××訴H鎮的周××賠償一案,你們受理的吧?”

“是啊。”

“周××是我的老鄉。他是複員軍人,共產黨員,這人……”老劉說。

老薑插話笑道:“你不必介紹他的政治麵貌了,我們又不選拔幹部。如果看政治麵貌,那麼

,若遇上一件書記告賊的民事案子的話,豈不是連審判程序也不必進行,直接判書記勝訴就

行了麼?”

“對對對。”老劉連連點頭

“大凡人們總愛把犯過錯誤的人看扁,犯過錯誤的人又不敢激烈申辯自己的正確主張。你是

理之人,為他辯護即可起到維護其合法權益的作用。你說對嗎?”老薑說。

“言之有理。”

一番說笑後,二人分手了。了卻人情。老王與老胡之間卻沒有因此產生半點隔閡。

在人際交往中,有的事不必弄得太明白,隻要大家心知肚明就可以了。俗話說:看透

別說透,才是好朋友。事情說得太白,反而會傷和氣.或顯得太無聊。即使對方不大清楚,

他也會因不理解而推崇備至。懂得此術,在交際中百難可解。像故事中的張教授以為自己看

得挺明白,於是就對人大加指責;而故事中的老薑則不同,他明白“看透不說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