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敏感害了你69(1 / 1)

第十章生活不必太計較,人生何必太強求 沒有過不去的事情,隻有過不去的心情

據說,英國前任首相勞合·喬治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習慣——隨手關上身後的門。

有一天,喬治和一位好朋友在院子裏散步,每當他們走過一扇門,喬治總是隨手把門關上。朋友注意到這個小細節之後,覺得有點納悶,他好奇地問道:“喬治,為什麼你每次都要把這些門關上呢,有什麼必要啊?”

“當然有必要啊!”喬治微微一笑,又繼續說道:“你知道嗎?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後的門,這是我必須要做的事情。每當我關上身後的門的時候,就決心把過去發生的一切都拋在腦後,不管它是輝煌的成就,還是令人懊悔的失誤。隻有這樣,我才可以重新開始自己的美好生活!”

非常經典的一句話,“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後的門!”誠然,每一個人的骨子裏都鐫刻著追求完美的執著,可是人生每天都是現場直播,根本沒有彩排的機會,所以難免會留下很多的錯誤和遺憾。很多人在錯誤和遺憾發生之後,不願意關上身後的門,不願意放下過去,寧願背著沉重的包袱,踉踉蹌蹌地走在未來的路上。

然而這樣做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好處呢?為過往的不幸和倒黴傷感不已,一路拋灑悔恨的淚水,隻會讓我們白白犧牲掉眼前的美好時光,以及未來的幸福生活。仔細想想,為了一個再也回不來的過去,值得我們賠上同樣隻有一次的現在和未來嗎?其實這世上沒有過不去的事兒,每個人心中認為難以逾越的困難,其實都是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陷入悲傷,主動向悲傷“示好”的時候,他也就無法讓“事兒”過去。

某大學,班上有一對熱戀的情侶,他的每天都如膠似漆,形影不離。可是,這位女同學的性格非常敏感,每次他們倆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時,她總是態度強硬,把男同學壓製得死死的。

因此,兩個人雖然談了不到一年,但中間分分合合了好多次。每當班上有人傳他倆分手了,可第二天,又總能見到他們膩在一起的身影。好景不長,正當同學們以為他倆已經和好了的時候,女同學又會在QQ空間和微博上寫上一些悲傷的話,譬如,“隻能在這些美好的回憶裏,獨自咀嚼我的憂傷。”

這一次,男同學主動提出了分手,可這位女同學卻死也不肯答應。她還經常拜托男同學的室友偷偷地幫她打探消息,想知道男同學是否還會回心轉意。

大學畢業之後,男同學離開了這座城市,最終徹底斷了和她的聯係。她卻始終走不出這段失敗的感情,常常一個人回憶以前的生活,哀歎自己不幸的命運。當身邊的朋友都在忙著工作的時候,她竟然帶著極端的情緒,拿玻璃碎片割了自己的手腕……

幸好她的家人及時發現了她的自殘行為,將她送去醫院進行搶救,最終才挽回了一條年輕的生命。

其實,真正給這位女同學造成傷害的,並不是那位男同學以及他們之間這段失敗的感情經曆,而是女同學不願意放下過去,關上身後的門的執念。這份執念,讓她不願意接受過去已經塵埃落定的錯誤和遺憾,寧願以死的方式,來成全自己內心苛求的完美無缺。

俗話說得好:“因為誤了第一班火車而懊惱不已的人,肯定還會錯過下一班火車。”其實,一個執著於過往瑕疵的人,到最後往往是丟了芝麻,又沒了西瓜。因此,放下過去,善待自己,好好地把握當下,過去的一切,不論酸甜苦辣,都作為我們腦海裏最美好的回憶。

既然過去的已經過去了,趁我們在錯誤的迷途上走得還不是很遠,趕緊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果斷關上身後的門,讓傷痛結疤,而後痊愈,綻放生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