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做好友情規劃大師,讓朋友都能成為真金朋友 平時經常串門,朋友才會越走越近
魯迅說:“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有了路。”我們也可以說:“朋友之間本沒有路,走的次數多了自然也就有了路。”結交朋友或者是維護朋友之間的情義,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往來的次數,就是想辦法增加接觸的時間和頻率。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就是因為遠方的親戚很少走動,彼此的感情反而會衝淡,而鄰居靠得非常近,平時常常相互串門,走動的次數多了,接觸的頻率多了,那麼感情自然有了質的發展和飛躍。
其實朋友之間也是這樣,盡管我們常常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盡管我們常常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們堅信感情好的人哪怕是沒什麼來往,也會成為最好的朋友。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好朋友畢竟很少,你走動的次數越少,你的友情越是不鞏固,實際上多數人還是要依靠平時的打交道來維持關係,來增強彼此之間的感情。簡單來說,朋友之間應該多走動,平時多聚餐,多在一起參加社會活動,在一起聊聊天,或者經常相互串門,這些小細節也許看起來不太重要,很多朋友甚至並不在乎,可是這些小細節恰恰顯示出我們對於友情的重視程度。
朋友時間常常串門並不是無意義的,也不是多此一舉的行為,而是一種提升友情的方法,畢竟任何感情的存在和繼續都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精心的維護,而維護的常用方法就是多交流、多交往,通過交往可以進一步鞏固感情,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經常相互串門,才會有更多的話題,才會有更多的傾訴和傾聽,才會有分擔和分享,才會有支持和幫助。串門往往能夠將朋友緊緊結成一個團隊,能夠讓雙方的感情緊緊維係在一起。
耶魯大學的社會行為學家發現人與人之間的聯係其實會產生一些熱區,在這些熱區之內,可以看出相互之間的交往比較頻繁,而熱區之外則顯得比較冷清。經常相互串門的人,熱區的能量會很充足,而宅男宅女們基本上都很冷清,社會交際能力偏弱,朋友不多,而且朋友之間的感情也不很深,基本屬於泛泛之交。當然,我們不能千篇一律地認為喜歡串門的人都會是好朋友,但不可否認的是串門應該是拉近彼此關係、加深朋友交流的好方法,尤其是你如果想要進一步促進朋友之間的交流,想要鞏固和提升朋友的感情,那麼更需要懂得經常串門。
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在結束第一任的任期後,回到了老家的莊園裏,當時很多農民都想要和華盛頓交朋友,不過卻不知道該如何和華盛頓打交道。而華盛頓也明顯感覺到了一些農民對自己有些敬畏,似乎不敢靠近自己,盡管他一再重申自己隻是一個普通人,但是對其他人來說,華盛頓就是美國的領袖,他們可不敢靠近華盛頓,也不指望華盛頓真的會願意和自己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