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做好友情規劃大師,讓朋友都能成為真金朋友 包容別人的缺點,才會贏得對方的尊重
善道禪師早年與好朋友論道談禪,結果兩人意見產生很大分歧,對方認為善道禪師根本就沒有領悟到什麼是佛,什麼是禪,於是毫不客氣地指著善道的鼻子譏笑說:“你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配談論佛法。”這當然隻是朋友之間的一句氣話,何況這位朋友向來就沒有什麼好脾氣,說話有些衝。但是善道卻很生氣,他覺得這樣的朋友太沒有教養,於是決定與對方斷交,然後深深記下了自己所受的“恥辱”,決定日後修行歸來一定要當麵羞辱對方。
後來,善道禪師四處雲遊,且一路參禪講佛,佛學修為有了很大的精進,但是仍然有人會對他提出不同的意見。有些同行甚至進行人身攻擊,汙蔑善道隻不過是一個胡說八道的野和尚而已,一些地方的寺廟僧人甚至聯合起來排斥善道講學。受盡非議和折磨的善道這才明白自己早年所受到的那點屈辱根本算不了什麼,他不由得感慨說:“今朝如是大觀,往事當真如塵土般渺小。”
他後悔自己當初一怒之下與朋友決裂,實在顯得心胸狹隘。如果自己當時能夠包容對方的這些小缺點,那麼根本就不會與人絕交。想到這兒,他更加坦然地接受別人的批評和打擊,對於他們的一些不正確的觀點,一些明顯的缺點也懂得包容,最終成為了聞名於世的得道僧人。
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缺陷,你的朋友也自然不能幸免,而且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生活經驗,當兩個人頻繁接觸並且相互熟識之後,彼此之間的缺點往往會顯現出來,而且會不斷被放大,這就是所謂的審美疲勞。生活往往就是這樣,當兩個人長時間相處後,吸引力不再,矛盾則越來越多,缺點自然也會不斷被拿出來說事。在這樣的情況下,朋友之間往往會出現一些“情感危機”,雙方也因此會出現相互厭惡、相互攻擊的情況。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要求朋友做到十全十美,沒有必要總是抓著朋友的缺點不放,當你把別人的錯誤和缺陷當成一件卑微的小事看待時,對方也會因此而感激你的寬容和大度,如果你總是拿對方的缺點說事,那麼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失去對方的信任和尊重。
你的朋友也許總是喜歡開玩笑;也許不夠體貼你、關心你;也許常常會和你爭吵;也許常常會在你麵前炫耀;也許他能力不高,沒有辦法幫助你;也許常常會幹一些蠢事,甚至給你帶來麻煩;也許好管閑事,常常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也許常常會想從你身上占一些小便宜;也許動不動就向你嘮嘮叨叨,沒完沒了……也許你的朋友會有一些小缺陷,會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缺點,但是隻要朋友對你真誠,隻要朋友沒有真正想過要去傷害你,隻要朋友一直以來都將你當成最牽掛的朋友,那麼你就要懂得去體諒對方,包容對方,要懂得忽視對方的那些缺陷。
據說能言善辯的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曾經請過一個朋友當秘書,這個秘書是個結巴,但是拿破侖每次都願意耐心地聽對方把話講完,從來沒有因此而責怪過對方。“喜劇之王”卓別林的朋友總喜歡在酒桌上罵人,但卓別林仍然願意和對方一起喝酒,一起分享心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發表《進化論》之後,遭到了朋友的否定和攻擊,對方甚至在報紙上公開反對他,達爾文卻顯得很平靜,他說:“我朋友是一個喜歡否定和質疑的人,無論對誰都是一樣,我喜歡這一點。”這些偉人也許都有一些不那麼“靠譜”的朋友,他們的這些朋友有明顯的缺陷,而且還經常製造麻煩,但是他們仍然包容和接納了朋友,因此最終也贏得了朋友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