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人際交往的最高境界是“互利”——在朋友和利益之間找一個黃金平衡點 為商不奸,遠離急功近利
俗話說:“無商不奸。”在人們眼中,商人是奸詐、狡猾的,他們眼裏隻有錢,隻有利益,為了賺錢,他們不惜昧著良心,摻雜使假;不惜急功近利,隻圖眼前,不計長遠的利益。
生活中,奸商的典型形象就是說一套,做一套;明裏一套,暗裏一套。廣告上的產品光鮮亮麗,買回家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可是,在他們自以為賺了錢時,卻失去了顧客的信任,這樣一來企業就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事實上,真正富有智慧的商人是不奸詐的,他們不會采取小人手段欺騙客戶。相反,他們為了贏得客戶的信任和支持,不惜舍棄一定的利潤,讓顧客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從而占領市場,獲得源源不斷的利潤。在這方麵,著名的商人胡雪岩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人物。
胡雪岩常用的經商策略就是放長線釣大魚,為此,他懂得“舍得”。不過,他的“舍得”是有目的的,為的是“舍小利”而“逐大利”。他的這種做法既能贏得人緣,贏得信任,又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利潤。
胡雪岩剛創辦阜康錢莊時,以自己錢莊的名義給許多官員的老婆和子女都辦了一個存折,而且每個存折上存入30兩銀子。他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借女人的嘴,為他的錢莊做宣傳。
不僅如此,他還將眼光放在下層社會的人物身上。這些人雖然沒有顯赫的地位,但是他們有很特殊的身份。比如,胡雪岩給一個名叫劉二爺的人辦了一個存折。為什麼呢?因為此人是巡撫衙門的一個門衛,而胡雪岩經常出入衙門,劉二爺自然可以幫很多忙。劉二爺作為縣衙的門衛,經常能見到有頭有臉的人,給胡雪岩傳遞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對他錢莊的生意有很大的幫助。
有一次,胡雪岩從劉二爺哪兒得知一個重要消息,說朝廷要發行官票。胡雪岩抓住這個機會,搶占了先機,大發一筆財。
還有一次,一個名叫羅尚德的綠營兵來到胡雪岩的錢莊,要存入一萬兩銀子。他的要求是不要利息,不要存折,隻要保本。錢莊的總管覺得這不是一件小事,於是通告胡雪岩,胡雪岩覺得這筆錢數目巨大,一個綠營兵怎麼有這麼多銀子呢?
為了得知內幕,胡雪岩便把羅尚德叫到內堂,擺上一碗酒,準備幾個菜,和他喝了起來。幾杯酒下肚之後,羅尚德在胡雪岩的試探下說出了心裏話,原來羅尚德年輕時好賭,而且經常”豪賭”,不僅輸光了祖輩留下的財產,還把老丈人借給他的一萬五千兩銀子輸了。老丈人十分氣憤,就把女兒叫回去,不讓她和羅尚德來往,那筆輸掉的錢就算了。
羅尚德覺得這是對自己的侮辱,一氣之下,不但撕毀了婚約,還發誓要還清那筆債,於是,他隻身來到異鄉,加入了綠營軍。十幾年來,他想盡辦法賺錢,今天存夠了一萬兩銀子。但是由於他要到前線去打仗,因此,無法帶這麼多銀子。他聽說胡雪岩仗義,所以,才來錢莊存錢。
胡雪岩得知事情的原委後,當即表示:今後你來取錢,我不但給你利息,還會給你超過平日的利息。如果你沒有機會來取,我將替你把這筆錢還給你老丈人,了卻你的心願。羅尚德非常高興,連存折都沒要就走了。幾天之後,許多綠營兵來阜康錢莊存錢,據說是聽了羅尚德的美言宣傳。
如果換成平常的商人,恐怕不會像胡雪岩這麼慷慨。然而,胡雪岩懂得慷慨的背後可以贏得信任,可以給錢莊打下好的口碑,起到了很好的廣告效果。這就叫“放長線釣大魚”,可以說,胡雪岩是一個出色的漁翁。
作為一名企業經營者,作為一名商人,如果你想超越別人,搶先一步占據市場,獲得源源不斷的利潤,你就必須放下短淺的目光,把眼光聚焦在長遠。比如,在少賺一點的前提下,采取放長線釣大魚的策略,為企業贏得美好的未來。為此,你就必須學會誠信經營,想辦法贏得顧客的信任和支持,這樣你就能獲得良好的口碑,這可是你企業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