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人際交往的最高境界是“互利”——在朋友和利益之間找一個黃金平衡點 任何時候,都不要“吃獨食”
對於愛占便宜的人,相信沒有一個人樂於與之交往。這樣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利可圖的時候,擠破腦袋也決不能吃虧;自己得到了什麼東西,絕對是關起門來獨自享有。他們從來都不考慮朋友的感受,隻有占便宜才是他們最樂於做的事情。
如郭德綱相聲裏麵說的:“兩人打車,爭做後麵”、“朋友吃飯買單之際,借故去洗手間”,總之,總在絞盡腦汁的想著怎麼不用花錢,還沾沾自喜、理所當然,如果這樣的長期發展下去,朋友漸漸地了解你的品格,將直接影響到個人的生活、社交,以及未來的發展。
有一家藥店和一家代理商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業務來往。在這段時間裏,藥店老板覺得代理商提供的產品非常適合自己,銷量一直在增加,所以他們之間一直在合作。但是出於利益心理,他覺得自己賣得好應該多賺一些,所以每次進貨的時候都會以價格太高而要求代理商把產品降價。
代理商剛開始因為為了打開市場,維持銷量,所以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降價。藥店老板以為自己賺得了大便宜,當他覺得產品價格已經沒有再降的空間時,居然開始要求代理商進行促銷。結果過了很長時間,代理商也一直沒有再給自己送貨,而產品早就已經在藥店脫銷了,很多顧客都指明要購買該產品。藥店老板於是急忙打電話給代理商要求馬上送貨,代理商委婉地拒絕了他,告訴他已經斷貨了。藥店老板當讓能夠聽懂對方說的是什麼意思:自己光想著賺更多的利潤,而把對方的利潤壓的太低,代理商肯定不願意再與自己合作了。
不久以後,和藥店相鄰的另一家藥店推出的該產品,看著逐漸流失的消費者,藥店老板心裏後悔死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貪小便宜吃大虧”,好貪小便宜的人,看到的隻是眼前最近地方的利益,隻是一棵觸手可得的樹而已,他們沒有看到不遠處那一片原本可以屬於自己的大森林。在人脈上,因為利益關係,他會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孤立起來,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在社會日新月異的今天,如果一個人隻懂得吃“獨食”,那麼到最後他勢必會成為一名“孤家寡人”,隻有懂得分享的人,才能夠理解分享的重要。有句話說“一份快樂與別人分享,快樂就加倍了!”除了快樂,我們還可將成功的經驗、成長的曆程、好看的書籍等與別人分享。當你嚐到了分享帶給我們的快樂滋味時,你也就獲得了友誼和財富。
有一位果農,種植果樹很多年,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培植出一種皮薄、肉厚、汁甜而蟲害少的新品種。當然,收獲季節到來的時候,他的果子大受歡迎,很多商販聽說後甚至不遠千裏來這裏批發,這位果農由此發了大財。
周圍的果農看他的果子賣的這麼好,都紛紛來買他的種子。但是這位果農想:“如果我把果子賣給了你們,那麼到時候大家的果子一樣好,我的果子就不會這麼受歡迎了。”所以,他拒絕出售。
一年過去了,又到了豐收的季節,讓這位果農感到奇怪的是,自己的果子今年色澤不好,個頭也小了,比去年差很多,賺的錢比去年少多了。
果農想不通就去詢問專家,專家了解情況後,告訴他說,由於附近種的都是舊品種,隻有他種的是新品種,所以,開花時經蜜蜂、蝴蝶和風的傳媒,就把新品種和舊品種雜交了,所以新品種的果子自然就退化了。
果農急切地問:“那怎麼辦才好呢?”
專家說:“這很簡單,把你的種子分給附近的果農就行了。”
果農照做了,結果來年他們的果子都獲得了大豐收,自然也都獲得了不少利潤。
懂得分享的人生是智慧的人生,一個人懂得和別人分享,他將得到更多人的肯定;他們生活得很輕鬆開心;他們是真正的財富擁有者;所以,人生懂得分享,才不會變成“孤島”。當你學會分享時,你才會發現,得到的要比失去的多很多。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也應當奉行這樣的原則。隻有學會把蛋糕分給別人,蛋糕才會越做越大。所以,我們要學會並樂於與人分享,千萬不要以為這樣做會讓你失去更多,實際上蛋糕會越分越多,因為樂於分享的精神會吸引更多的好友,這將是你人生中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