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競爭有道:以互補性競爭實現雙贏目的(2 / 3)

但是,在實現共存共榮中,最困難的是與同行業之間的關係。不言而喻,同行業之間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往往陷入過火的競爭。

鬆下幸之助指出:

競爭本身是好事。通過競爭,為了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勢必相互要發揮各自的智慧去努力工作,從而使產品質量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沒有競爭的地方,怎麼做也仍然是質量上不去,成本下不來。

因此,競爭本身是非常必要的,沒有是不行的。但是,過火的競爭會帶來危害。所謂過火的競爭,就是連合理利潤也不要的競爭,甚至為了在競爭中得勝,采取一時不惜犧牲血本的辦法削價出售。

如果使不能取得合理利潤的過火競爭繼續下去,全行業會陷入疲憊狀態,有時會出現企業倒閉。一般來說,倒閉的是資本小的中小企業,越是資本雄厚的大企業,越能頂過去。因此,也會出現所謂資本的橫行霸道。因無經營能力乃至經營不當而倒閉,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而有經營能力的人,如果在取得合理利潤的情況下進行競爭,是能夠順利地幹下去的。但是,即使是這樣的經營者,如在過火的競爭下,沒有雄厚的資本,也可能導致倒閉。

總之,過火競爭的結果,有經營能力的人也會倒閉,這不但使企業陷入混亂,也給社會帶來很大的危害。進而,如果互相不能確保合理利潤,必然導致稅收的減少,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危害,確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個人及企業間進行正常的競爭,是值得提倡的,而過火的競爭,則是罪惡,必須排除之。越是資本雄厚的大企業,在同行業起主導作用的企業,越是應該引以為戒。

鬆下幸之助強調,在同行業間互相幫助共存共榮的精神,時刻放在心上,並付諸實踐是非常重要的。

處世妙語:

雖說物競天擇是生命演化的基本形式,但過分相爭絕沒有贏家。

進行互補競爭,創造雙贏的局麵

互補性競爭會使競爭雙方互贏其利,共同發展。在互補性競爭中雙方都獲利,誰也不消滅對方。競爭對手的合作就是這種互補性競爭,是由單贏走向雙贏的最好的途徑。

20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汽車業陷入自我毀滅的惡性競爭局麵。年終現金回饋及經銷商折扣戰此起彼落,嚴重侵蝕了產業獲利率。到了年終,隻要有一家企業以促銷方式出清存貨,其他企業隻好被迫跟進。更糟糕的是,每到年底,消費者也期待企業提供現金回饋。有些消費者甚至將正常購車時間押後,到年底有折扣時再行動,如此迫使企業隻好提前推出促銷活動。汽車企業能否擺脫此一窘境?有沒有人想出替代方法,讓企業不用彼此傷害對方?通用汽車公司似乎正朝這一方向努力。

1992年9月,通用汽車公司與家庭財務公司發行一種認同信用卡。根據這種新信用卡的規定,持卡人購買租用該公司汽車時,可享受刷卡金額5%的折扣,以每年不超過500美元,累計不超過3500美元為限。此一稱為GM卡的認購卡,已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信用卡。才發行1個月,持卡人就有120萬人,兩年後更增至870萬人,而且持卡人數仍在繼續增加中。專家預測,北美地區以GM卡消費的金額,將占總營業收入的3成。

負責發行GM卡的主管經理韋德指出,GM卡借著傳統贏一輸策略“征服”福特及其他汽車公司的潛在買主,協助通用汽車擴大了市場占有率。但更重要的是,GM卡很微妙地改變了賣車競賽。GM卡取代了通用汽車公司過去使用的促銷手段。對非持卡人而言,通用汽車的車價相對提高,因為經銷商不再提供現金回饋或折扣了。這些潛在購買者可能會考慮購買福特或其他品牌汽車,導致福特汽車公司獲得喘息空間。福特甚至還可以稍微漲價為必要措施。此時,通用汽車也可以漲價,而不致流失顧客,讓福特占到便宜。結果造成通用與福特雙贏的局麵。

如果通用卡真的如該公司宣傳得那麼好,其他公司為什麼不跟進呢?也有人跟進呀!福特就選擇和花旗銀行發行信用卡,福斯汽車公司也和MBNA公司合作發行信用卡。這些新上市的認同信用卡是否會對通用卡產生負麵影響?不見得。

模仿其實是最誠摯的恭維。但如果用到商場上,模仿通常被公認為是殺傷力很大的恭維。探討策略的教科書一再警告道,如果你的策略遭人模仿,就不用想再從這一策略賺到錢了。換言之,你必須確保經營策略不被人模仿,以免利潤受到嚴重侵蝕。

然而在實務上,模仿不見得有害。當然,如果大多數汽車製造商都與金融業者發行認購信用卡,通用卡的發行能力一定會受到影響。但目前隻有兩家跟進,對通用汽車利多於弊。具體言之,自從福特與福斯相繼推出購車信用卡,同時取消過去采用的促銷手段,以抵銷信用卡提供折扣的成本之後,對未加入福特及福斯信用卡陣容的廣大顧客群,也就是通用汽車的潛在車主而言,汽車價格不啻微幅上漲。買不到有現金回饋或折扣的汽車,就等於車價上漲。因此,通用汽車公司可以趁此機會固守價格,或進一步調漲售價。由於3家公司開始擁有更忠誠的顧客群,自然都無意發動價格競爭。

想要了解GM卡的影響層麵有多麼深遠,我們有必要以博弈理論來說明。如果我們不采用利他主義,也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將很難看到GM卡的連鎖反應。博弈理論的關鍵,即在預測福特、福斯及其他汽車製造業者,對通用汽車公司主動采取行動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