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妙語:
在尋找合夥人時,應尋找真正誌同道合者,這樣,在奮鬥之途上,才能以誌趣相規勸,以道義相激勵。
合夥如同婚姻,合夥經營的藝術
合夥經營有許多的優點,比如,無論你的個人事業處於什麼樣的水平和階段,你都可以通過與人合夥從而使你的個人事業邁上一個新的台階,也使你的個人生活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白手起家時與人合夥可以使你迅速擺脫貧困的窘境;個人事業處於困難時與人合夥,會給你帶來新生的勇氣和活力;在個人事業興旺時與人合夥,則會使你得到一份意外的驚喜。盡管合夥經營已經成為時代的大潮,成為每個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一件大事,但合夥同時也是一個淘氣的小精靈,有時候它會傷人的,甚至會給人留下終身的傷痛。
說與人合夥是不可避免的,是因為在如今的商海上,沒有人能夠不依靠與他人合作就能取得成功。即使是一家小小的餐館,你也必須得有采購、有賬房、有上等級的廚師。這三種人你是不能輕易把他們當作一般的小工來對待的,他們許多時候都要參與你的小店的決策。對於大一些的企業來說,情況更是明顯,董事長、董事會成員、總經理、副總經理、部門經理等,他們之間在公司的股份有多少之分,在公司裏的決策權也是大小不同,但千萬要注意,在一程度上說,他們都是企業的老板,因此這些人之間的關係的和諧程度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興衰和成敗。
在股份公司裏,最大的幾個股東之間的關係應該怎樣處理,在國營企業時,廠長與書記的關係應該怎樣協調等等……這些人之間的關係其實質就是合夥的關係,所以合夥與我們息息相關,合夥離我們也並不遙遠,合夥絕不限於法律條文中所規定的合夥企業。人們在合夥經營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這裏我們隻能以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明合夥經營的總的原則和方法。
合夥就好比婚姻,婚姻的結成要經過戀愛、結婚、家庭等程序和環節。許多企業家都說,像結婚一樣,與人合夥之前要經過仔細認真的互相了解和溝通。戀愛的生活是浪漫而溫馨的,可能是纏綿悱惻,也可能是一見鍾情,還可能是有情無緣,擦肩而過。戀愛的時候容易使人雙眼迷茫,看不清對方的真麵目,那麼就會為後來的家庭生活種下不幸的種子。十步之外,必有芳草,請不要把婚姻吊死在一棵樹上。
像婚姻一樣,合夥人之間要有坦誠和經常的溝通。容不得雙方各自為政的水性楊花或是朝秦暮楚,也容不得“家庭”裏的暴政和經常使小性子。婚姻是神聖的,它的穩固得力於雙方的共同建設。
無論我們怎樣努力,也無論社會怎樣的維護,總會有出現破裂的“婚姻”。“婚姻”破裂是上帝所允許的。解除“婚姻”的時候,一定會有數不清的麻煩和矛盾,協商、調解、爭吵、是非等等,但注意不要因為“離婚”毀了各自的後半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禍與福就在旦夕之間。意外的車禍,意外的天災,意外的傷病……突然降臨在幸福的“婚姻”上。我們都會悲痛欲絕。悲痛之餘,我們也要想仔細,死者長已矣,生者亦還生。莊子曾經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死生生,無窮盡矣。”生命的價值,本來就在生死之間,我們最要緊的還是把合夥的生命火把延續下去。
總之,合夥,是我們將事業做大做強的需要,合夥,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人類的合夥經營將永不會停息。
處世妙語:
從小我們就知道一根竹筷易折,一捆竹筷難斷。然而長大後,很多人忘了團結才有力量這個道理。
確立共同理想,用遠景目標引導
合作夥伴
有一個寓言說,從前有人讓兩匹健碩的駿馬在相反的方向上拉同輛一車,結果兩匹馬費盡力氣也沒有能把這輛車拉動一步。這就是說,作用於同一物體的力量的方向不同或者相反,那麼這些力是會相互抵消為零的,也就是白費力。在合夥企業中,如果合夥人之間不能達成一致的企業目標,形成共同的企業理想,那麼出於對自身投資利益的顧慮,在經營過程中,就很可能出現合夥人幹朝相反方向拉車的可怕的事情。同床異夢的婚姻遲早是要解體的,靠金錢維係的婚姻也不可能穩固,包辦婚姻之所以要被法律禁止,就是因為被包雙方沒有共同的理想,使夫妻在生活中互相步調不一,甚至相反。在失敗的合夥經營事例中,有許多情況都是因為合夥人不能形成共同理想而導致企業解體的。
一般來說,企業的理想和目標的確定,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企業發展的願望要在生存問題解決之後才有可能,因此企業在初創階段,大多會不自覺地以利潤為企業的目標,其時企業發展的願望更多的時候是一個暗藏的、朦朧的意識。因為那時的企業還很弱小,還沒有強有力的拳頭向市場出擊,因為你必須為企業的一日三餐殫精竭慮。於是無論你有怎樣的信心,非利潤的企業目標至多是一個遠大的抱負而無法量化與明確。
但是企業必須要有一個非利潤的目標,哪怕是朦朧的,也必須得有一個,這不僅是因為它是企業製定行動戰略的前提,更主要是因為它是企業能進入市場的通行證。社會允許企業存在,不是因為企業能帶給某些人以錢財和利潤,而是因為企業能為社會提供豐富的物質財富和優質的服務。這就好比社會讓一部分人從事政府工作,絕不是因為政府機關能為某些人提供實現他們權力意誌的舞台,而是因為社會公共權力機構可以協調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所以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以企業能否履行相應的社會義務和責任為前提。企業的利潤是在企業履行社會義務和責任的過程中得到的,不過是對為社會做貢獻的人的一種道德的和物質的獎勵。像日本的索尼公司,當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剛創辦他們的技術研究所的時候,他們不會也無法有一個全球大電氣化企業的明確目標,一切都是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漸明確的。有些企業的共同理想的形成甚至要經曆幾代人的艱苦努力。
菲利浦,這個世界聞名的超級企業集團,在它創業之初,隻是一個隻有10個人的區區小廠。1891年,荷蘭機械工程師傑拉德·菲利浦創辦了菲利浦公司,專門生產碳絲燈泡。但是這隻有10人的小廠持續虧損,債台高築,到了1895年的時候,傑拉德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這時,他的弟弟安東·菲利浦加盟經營。安東加盟之後,經過對當時市場行情、社會政治狀況等進行了分析,便找到了傑拉德虧損的根源。安東認為,公司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把眼光跳出狹小的荷蘭,而把產品送往地廣人稠、市場巨大的俄國。當時的俄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運動,政府特別想把昏暗的油燈改為明亮的電燈。安東一到俄國就輕鬆得到了5萬個燈泡的訂單,這樣菲利浦公司起死回生,並迅速地發展壯大了起來。後來安東對此總結說:“正確的企業目標是企業成功的前提,但企業理想的形成不可以是想當然的,必須是對社會、時代需求的最熱烈的回應。”
總之,在對待塑造合夥企業的共同理想問題上,一定要慎重、仔細、有耐心,一切在戀愛婚姻中適用的原則,在合夥經營中都適用。
處世妙語:
追求的一致會產生合力,誌向的相同更容易成功。道合才相與謀,才甘苦與共。
杜絕結黨營私是建立企業製度的
權威力量
人多少都有一點私心,喜歡使用幾個“自己”的人,如果所有的合夥人都這樣做,這個合夥生意就很難平靜無事了。甚至於會形成幾個小團體,各自培養個人的勢力。因此,為了避免這類事情發生,必須要建立一套大家共同遵守的人事製度,祛除私心,真正為大家共同經營的事業選拔人才。該升的升,該調的調,不要為情感問題傷腦筋。這一點,也是合夥生意與家族企業最大的不同之點。在家族企業中,老板隻有一個,他有絕對的決定權,不管他對人事的處置是否公平合理,沒有人會幹涉,旁人隻有建議權,沒有否決權。合夥生意就不同,老板有好幾個,雖然也有形式上的領導人,但終究不是純老板、純員工,一旦發生意見,大家僵了起來,誰也可以不聽誰的。所以,大家必須要服從製度,建立起製度的權威,而不是建立股東個人的權威,也不是建立領導個人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