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精選藥膳配方
攢雞兒
【配方】肥母雞1隻,麵條100克,調味品適量。
【製法】將雞宰殺後,除去毛和內髒洗淨,放入鋁鍋內,加入生薑、蔥白、食鹽、醋及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撇去浮沫,再以小火燉至雞熟。再將雞湯置鍋內燒沸,將麵條下入,煮熟。雞肉切成細絲,待麵熟後,裝入碗內,撒上雞絲,拌勻即成。
【功效】補中益氣、拔毒愈瘍,適用於癰腫惡瘡膿潰後的瘡口愈合期。
【用法】吃雞肉、飲麵湯,每日1劑。
黃芪蒸雞
【配方】黃芪60克,子母雞1隻(約500克)。
【製法】將母雞宰殺後去毛及內髒,去內髒時破口要盡量少。剁去爪,洗淨,放入沸水汆透撈出,放涼水內衝淨,瀝淨水分。將黃芪由雞宰殺破口裝入腹內,然後紮緊放入蒸盅內。擺上薑片、蔥節,注入清湯,加入食鹽、紹酒、胡椒粉,上籠用沸水旺火蒸約2小時取出。揀出黃芪、薑片、蔥節,加入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補氣生血,拔毒排膿。用於癰腫膿成不潰,或膿潰不暢,瘡口不斂。
【用法】可作佐餐菜肴,連食數日。
糖醋鯊魚
【配方】鯊魚肉120克,糖、醋適量。
【製法】將鯊魚肉洗淨切塊,下熱油鍋內炸至熟,撈出瀝淨油。再將糖、醋入碗中,加適量水澱粉調汁。鍋燒熱放入糖醋汁煮沸,加入炸好的魚塊翻炒,稍淋些香油,裝盤即可。
【功效】鯊魚肉有益氣補虛,消腫解毒之功,能促進傷口的愈合,故本菜適用於癰瘡收口期的服食。
【用法】佐餐連食3~5天。
馬齒公英包子
【配方】鮮馬齒莧、鮮蒲公英各500克,鮮豬肉餡500克,麵粉適量。
【製法】將馬齒莧、蒲公英洗淨後切碎,同豬肉餡和勻,加入調料,用發好的麵包成包子,上蒸鍋蒸熟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適用於各期癰瘡的治療。
【用法】作主食,連食3~5天。
綠豆藕
【配方】粗壯肥藕1節,綠豆50克。
【製法】將藕去皮洗淨備用,綠豆用清水浸泡1小時後取出,裝入藕孔內,放入鍋中,加清水,燉至熟透,調味即可。
【功效】既可用於癰腫初起,紅腫熱痛,亦可用於膿腫潰破,瘡口不斂。
【用法】分兩次食完,連食數日。
7.常用飲料、鮮汁、飲、露
苦瓜飲
【配方】鮮苦瓜適量。
【製法】將苦瓜洗淨,除去瓤、子切碎,用潔淨紗布絞取汁液,約30毫升。
【功效】和胃解毒、消癰腫,亦可以用於濕熱痢疾的治療。
【用法】每日服2次,連飲數日。
絲瓜汁
【配方】鮮嫩絲瓜適量,白糖適量。
【製法】將絲瓜洗淨刮去綠皮,切碎搗爛,用潔淨紗布絞汁約30毫升,加白糖調勻。
【功效】清熱化瘡,涼血解毒。適用於癰腫初起或膿成未潰。
【用法】每日飲服2次,連飲數天。絲瓜汁不加糖,外抹患處,可治癰腫潰破不斂。
蛇舌草飲
【配方】白花蛇舌草30~60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白花蛇舌草洗淨,入鍋中加水用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調入蜂蜜適量。
【功效】清熱解毒止痛,用於癰瘡紅腫熱癰,膿腫已成。
【用法】每次200毫升,每日5~6次。
曇花飲
【配方】曇花3~5朵,冰糖15克。
【製法】先將曇花於開放時或凋謝後采摘備用,用時把曇花洗淨,入鍋中加水用文火煎30分鍾,再將冰糖放入煮1~2沸即可。
【功效】清熱潤燥、涼血解毒,適用於癰腫初起,膿腫未潰者。
【用法】每日早晚溫服,連服數日。
8.常用湯類配方
三豆湯
【配方】綠豆、赤小豆、黑豆各15克,生甘草適量。
【製法】將綠豆、赤小豆、黑豆與甘草共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煮至豆爛熟,即可飲食。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利濕,適用於各期癰瘡。
【用法】以飲湯為主,每天3次,連飲數天。
慈姑芫荽湯
【配方】慈姑150克,芫荽30克。
【製法】將慈姑洗淨,切成多角小塊,入鍋加清水400毫升,以文火煮開煨酥,再加洗淨的3~4厘米長的芫荽,略燒開即可。
【功效】有強身健體、清熱消炎的功效,可用於身體虛弱,癰腫經久不消者。
【用法】分2次飲完,連飲數日。
綠豆銀花湯
【配方】綠豆50克,金銀花15克,陳皮6克,生甘草5克。
【製法】將綠豆洗淨,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煮至綠豆八成熟。將金銀花、陳皮、甘草用水衝洗幹淨,放入鍋中繼續熬煮,至綠豆爛熟即可。
【功效】理氣和胃、清熱解毒消腫,適用於癰瘡初起,局部紅腫熱癰,或膿腫已成。
【用法】吃豆飲湯,日分兩次,每日1劑,連飲3~5天。
複方馬蘭液
【配方】鮮紅梗馬蘭、鮮車前果各1000克,鮮蒲公英500克(幹品減半)。
【製法】將上述三藥洗淨後入鍋,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後文火煎2小時,去渣取汁,再濃縮至1000毫升。
【功效】清熱解毒、清腫愈瘍,適用於各期癰腫。
【用法】每日30毫升,1日3次。
清癰湯
【配方】鮮馬齒莧150克,大青葉50克,金銀花50克。
【製法】將馬齒莧洗淨,與大青葉、金銀花共入鍋中,用文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用於癰瘡初起,或膿液初潰,局部紅腫。
【用法】每天1次,連服4~5天。
北芪鴨肝湯
【配方】北黃芪9克,鴨肝150克,川冬菜25克,雞油25克,香菜5克,雞湯400克,調味品適量。
【製法】把川冬菜用溫水泡洗幹淨,切成細末,把鴨肝洗淨,切成片。鍋內放雞湯,加川冬菜、鴨肝、北黃芪、醬油、精鹽、味精。燒沸後,把川冬菜、鴨肝撈出,擺在盤內,上麵放洗淨的香菜,把鍋內湯撇淨浮沫,淋上雞油,澆在鴨肝上即成。
【功效】補氣升陽、托毒生肌,適用氣衰血虛,癰瘡潰破,久不愈合,或癰瘡漫腫不潰。
【用法】以飲湯為主,隔日1劑。
【注意事項】癰腫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者不宜服用。
9.常用羹湯
雙花羹
【配方】金銀花500克,野菊花500克,陳皮200克,防風200克,精製蜂蜜5千克,食用香精20毫升。
【製法】將金銀花、野菊花、陳皮、防風擇選去雜質,用清水衝洗幹淨,放入鍋中,加水約30千克,用文火燒沸,熬煮約1小時,即可起鍋,潷出藥汁。將所需蜂蜜倒入幹淨的鍋內,用文火加熱至微沸,燒至色微黃,粘手成絲即可。把煉製過的蜂蜜緩緩倒入上麵熬成的藥汁內,攪拌均勻,用紗布一層過濾去渣,放入盤中冷卻後即成。
【功效】去風熱、解瘡毒,適用於各期癰瘡腫毒。
【用法】每次20克,每日3次。
刀魚綠豆羹
【配方】綠豆50克,刀魚肉100克。
【製法】將綠豆和刀魚肉洗淨,放入鍋中加清水燉煮,至豆熟魚爛,揀去小刺,搗爛為泥,加入精鹽適量調味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消腫解毒,適用於氣血不足,身體虧虛,癰瘡紅腫熱痛,或瘡口潰膿者。
【用法】每日1次,連服數天。
油菜泥羹
【配方】新鮮油菜適量。
【製法】油菜洗淨搗成菜泥,放入小碗中上蒸屜蒸約5分鍾,加少許精鹽、味精、香油拌勻即成。
【功效】清熱活瘀,清腫散結,適用癰瘡初起紅腫熱痛,或膿成未潰者。
【用法】1次食完,每日1劑。
10.常用保健酒、醪、醴
如意酒
【配方】如意草50克,酒70毫升。
【製法】選新鮮肥大之如意草搗爛。將酒加熱衝入如意草泥中,少頃用雙層潔淨紗布擠汁。
【功效】解毒消腫止痛。用於癰瘡腫痛。
【用法】每次10毫升,每日2次。藥渣敷腫處,用紗布敷蓋。
甘草升麻酒
【配方】炙甘草20克,升麻20克,沉香20克,麝香0.6克,淡豆豉35克,黃酒適量。
【製法】將沉香刮後,麝香另研。上五味,除麝香外,共粗搗碎過篩,與麝香拌勻置瓶中密封備用。每次用15克,酒1杯同煎至八成,去渣取汁。
【功效】消腫止痛,用於頭上癰腫,疼痛難忍。
【用法】早、晚飯前各服1次。藥渣敷腫處。
皂莢刺乳香酒
【配方】皂莢刺1枚,乳香3克,白酒適量。
【製法】選皂莢刺大者,碎作10餘片,將乳香於器內炒,令起煙,入皂刺同炒,候乳香纏在刺上,倒入白酒1小杯,同煎令沸,濾去渣即成。
【功效】消腫排毒,用於癰瘡膿毒不潰。
【用法】1次頓服。
瓜蔞甘草酒
【配方】瓜蔞1枚,甘草2克,白酒適量。
【製法】將上2味研粗末,取酒1小杯,清水1小杯,入藥中煎3~5沸,去渣取汁。
【功效】消腫化瘀,用於癰瘡日久不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