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外科病(二)(3 / 3)

【用法】每日1次,連食數日。

馬蘭拌香幹

【配方】鮮馬蘭60克,五香豆腐幹30克。

【製法】豆腐幹切成小方塊。馬蘭洗淨切段,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晾涼,瀝幹水分,與香豆腐幹同放盤中,加香油、食鹽,味精拌勻,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清熱涼血、利濕解毒的功效,適用於丹毒和癰腫初起紅腫熱痛。

【用法】佐餐連食數日。

芹菜醋海蜇

【配方】海蜇50克,芹菜100克,醋20克,鹽適量。

【製法】海蜇洗淨煮熟切絲,芹菜除去枯葉洗淨,下鍋煮熟切段。將海蜇、芹菜放入盆內,加入醋、鹽拌勻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

【用法】可作佐餐菜肴連食數次。

清炒豌豆苗

【配方】嫩豌豆苗250克。

【製法】將豌豆苗洗淨,摘成小段。熱鍋中放入食油,用旺火燒熱,下蔥花、薑絲炒香,放入豌豆苗及鹽、味精,炒熟即成。

【功效】清血熱,解瘡毒。可用於丹毒伴有發熱者。

【用法】佐餐服食,連食數日。

清炒蕹菜

【配方】鮮蕹菜250克。

【製法】將蕹菜擇選後洗淨、切段,鍋中放素油,用旺火燒熱,放入蕹菜翻炒至熟,加食鹽和味精適量,稍炒即成。

【功效】清熱涼血、清腫去腐、潤腸通便。蕹菜含多種營養成分,其中所含果膠能使體內有毒物質加速排泄,木質素可把巨噬細胞吞噬細菌的活力提高2~3倍。適用於丹毒、疔瘡癰腫伴有便秘的治療。

【用法】作佐餐菜肴,可常食。

【注意事項】脾虛瀉泄者不宜多食。

6.精選藥膳配方

雙花裏脊

【配方】金銀花10克,豬裏脊肉50克,水發玉蘭片、水發木耳及調味適量。

【製法】將金銀花入砂鍋,水煎取濃汁。豬裏脊肉洗淨,捶成細泥,加入蛋清,用筷子攪勻,再分別加入精鹽、金銀花藥汁、澱粉、味精,調成糊狀,在熱油鍋內攤成片,用溫水洗去油,瀝淨水待用。鍋中多放菜油,用蔥、薑熗鍋後,放玉蘭片、木耳、黃酒、精鹽,再放裏脊片,加入高湯,燒開後煨透,用澱粉勾芡,淋明油,出鍋裝盤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溫病發燒、癰腫、瘡瘍、丹毒等症。

【用法】可作佐餐菜肴食。

蝸牛青葉煲豬肉

【配方】鮮蝸牛適量,豬瘦肉100克,大青葉20克。

【製法】大青葉入砂鍋,水煎取汁。蝸牛連殼洗淨後,用沸水燙死,以竹簽挑出蝸牛肉(約100克),用清水衝洗。豬瘦肉洗淨切塊。將蝸牛肉、豬肉塊,同入藥汁中,酌加清水適量,用小火燉煮至肉爛熟,放入食鹽調味。

【功效】蝸牛、大青葉均有清熱解毒作用,可用丹毒,瘡麵紅腫熱痛。

【用法】食肉飲湯,連用數日,或隔日1劑。

【注意事項】丹毒急性期,伴高熱者慎用。

瓜蒜拌苦菜

【配方】黃瓜100克,大蒜5瓣,苦蕒菜30克,鹽、味精適量。

【製法】黃瓜洗淨切片,大蒜去皮切碎。苦蕒菜過開水,去澀味。共放盤中加入鹽、味精拌勻,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滑腸。可治熱病身熱,丹毒,瘡腫熱毒等症。

【用法】作菜肴,連食數日。

銀蒲燉泥鰍

【配方】金銀花10克,蒲公英30克,活泥鰍數條。

【製法】將金銀花、蒲公英洗淨,裝入潔淨紗布袋中。泥鰍剖腹去內髒,洗淨,放入鍋中,注入清水,加藥袋,用小火燉煮,至魚肉爛熟,取出藥袋,入食鹽少許調味。

【功效】清熱解毒消炎,可用於丹毒、癰瘡等。

【用法】食肉飲湯,連食數日。

7.常用飲料、鮮汁、飲、露

荸藕青葉飲

【配方】荸薺250克,鮮藕250克,大青葉30克。

【製法】將荸薺洗淨,去皮;鮮藕洗淨,去皮,切小塊;與大青葉一同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將鋁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熬煮20分鍾,濾去渣,稍涼,裝入罐中即成。

【功效】清熱涼血解毒。適用於丹毒,伴有發熱、麵赤、口渴等熱毒內盛者。

【用法】分3次飲服,每日1劑。

金針馬齒莧飲

【配方】黃花菜30克,馬齒莧3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黃花菜、馬齒莧洗淨,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將鋁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熬煮30分鍾,待涼,裝入罐中入白糖調勻,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可用於丹毒,癰瘡,也可用於其他熱毒內盛的病症。

【用法】每日2次飲服,連飲數日。

白菜綠豆芽飲

【配方】白菜根莖頭1個,綠豆芽30克。

【製法】將白菜根莖洗淨切片,綠豆芽洗淨,一同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將鋁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煮熬15分鍾,濾取汁液,去渣,稍涼,即可飲服。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丹毒急性期發熱。

【用法】分3~4次飲服,每日1劑。

雙花露

【配方】金銀花500克,冰糖適量。

【製法】將金銀花洗淨,用蒸餾法收取蒸餾液,每取1000毫升,加入冰糖調勻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消炎涼血,適用於血分有熱,丹毒走竄。

【用法】每次飲100毫升,日服2次。

8.常用湯類配方

油菜湯

【配方】鮮油菜250克,調味品適量。

【製法】將油菜擇選後,用清水洗淨,入鍋中,加水適量,用武火燒開,開小火將菜煮熟。放入食鹽、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可用於丹毒、乳癰,血痢等症。

【用法】每日分2次飲服,連服數日。

防風苦瓜湯

【配方】防風6克,苦瓜15克,忍冬藤20克。

【製法】苦瓜洗淨,去瓜瓤子,切片。同防風、忍冬藤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用小火煎湯,去渣取汁。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消腫,用於丹毒、癰瘡、紅腫熱痛。

【用法】每日2次,連服3~4天。

綠豆湯

【配方】綠豆5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綠豆淘洗幹淨後入鍋中,加清水用文火煮至開花熟爛,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丹毒、疔瘡、熱毒內熾者。

【用法】豆、湯同食飲。每日早晚服食,可常飲。

銀翹二根湯

【配方】金銀花、板蘭根、連翹、蘆根、生甘草各10克。

【製法】將上藥同時納入砂鍋中,加清水,文火煎30分鍾,去渣取汁。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適用於熱毒為患的癰瘡,丹毒等症。

【用法】分兩次飲服,每日1劑。

9.常用羹湯

銀絲豆腐羹

【配方】白豆腐250克,綠豆芽100克。

【製法】將綠豆芽去頭、根,洗淨。豆腐切大塊,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用小火燉煮,至湯白汁濃,放入綠豆芽,稍煮去生味,加食鹽、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和胃清熱解毒。用治丹毒、癤瘡等。

【用法】每日1次,連服數日。

綠豆羹

【配方】綠豆50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綠豆選擇後,淘洗幹淨,入鍋加水熬煮,至水幹豆爛熟,放入白糖,搗成羹即可食用。

【功效】清暑熱、解瘡毒,可治癰腫、丹毒、痘瘡、無名腫毒等症。

【用法】作點心常食。

綠黑豆蛋羹

【配方】黑豆粉25克,綠豆粉25克,雞蛋200克,調味品適量。

【製法】雞蛋磕入碗中,去黃取清,將黑豆粉,綠豆粉同放於蛋清中調勻,用小火煮熟,加入精鹽、香油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用於治癰瘡、丹毒、亦可用以解砒霜、金石等毒。

【用法】每日1劑,連服數天。

10.常用保健酒、醪、醴

忍冬酒

【配方】忍冬藤150克,生甘草20克,黃酒200毫升。

【製法】將忍冬藤、生甘草,入砂鍋加水2000毫升,用小火煎煮1小時,放入黃酒,再煎數沸,去渣,取液約500毫升備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用於熱毒而致的癰瘡、丹毒。

【用法】每次10~30毫升,每日2次,連服數天。

麻仁烏蛇酒

【配方】麻子仁50克,烏蛇12克,大豆50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烏蛇去尾、皮、骨,大豆選緊小者。將三味相和,置容器內焙幹,研成粗粉。入瓷瓶內,注入酒浸泡,密封。待7日後開取飲用。

【功效】祛風化毒,消腫止痛,可用丹毒局部皮膚紅腫疼痛明顯,屬風熱邪毒壅盛者。

【用法】根據個人酒量。一般10~30毫升,每日2次,連服數天。

絲瓜根煎酒

【配方】鮮絲瓜根120克,黃酒50毫升。

【製法】將絲瓜根洗淨切碎,入鍋加水蒸1小時,去渣取汁,放入黃酒再煎5分鍾,濾去殘渣,待涼後即可飲服。

【功效】祛風清熱,消腫毒。用治丹毒發於下肢者效佳。

【用法】1次服完,每日1劑,連服3~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