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外科病(四)(2 / 3)

【製法】先將鯽魚去腮、去內髒、保留魚鱗,洗淨。蒲公英裝入紗布袋中,塞進魚腹,用線捆緊,與冬瓜皮、薏苡仁共入鍋中,加水500~600毫升,慢火煎煮至冬瓜皮、薏苡仁熟爛後,去藥袋,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排膿,用於臁瘡,瘡口濕爛,膿水臭穢,經久不愈,屬濕毒雍盛者。

【用法】飲湯食魚肉,連食5~7天。

9.常用羹湯

兔肉補虛羹

【配方】兔肉500克,黨參30克,枸杞子15克,當歸20克,丹參20克。

【製法】將黨參、丹參、枸杞子、當歸同納入幹淨紗布袋中,兔肉洗淨,切成塊,放入鍋中,加蔥白、薑片、黃酒、食鹽及藥袋,注入清水,先用大火燒沸,打去浮沫,再將小火燉至兔肉爛熟,湯汁濃,除去藥袋及蔥、薑。

【功效】兔肉含豐富的蛋白質,較多的糖類,脂肪含量低,並有維生素,卵磷脂等諸多營養成分,能解瘡毒、潤肌膚。諸藥也有益氣補虛,養血活血的功效。適用於臁瘡後期的輔助治療。

【用法】每取兔肉1小碗搗爛,兌入湯汁適量,攪勻服食,可經常食用。

泥鰍苡仁羹

【配方】活泥鰍300克,薏苡仁30克,土茯苓50克。

【製法】先將土茯苓水蒸,濾渣取汁。泥鰍用熱水洗去粘液,剖腹去內髒,與淘洗幹淨的薏苡仁共入鍋中,倒入藥汁,用小火煮至魚肉,薏苡仁爛熟,湯汁濃稠時即成。

【功效】補益脾胃,消炎解毒,利濕排膿。適用於臁瘡久濕不愈。

【用法】1次食完,每日或隔日1次。

【注意事項】不宜加鹽。

10.常用保健酒、醪、醴

牛膝複方酒

【配方】牛膝120克,丹參60克,牛蒡子30克,生地30克,萆?20克,赤苓20克,地丁30克,白酒1500毫升。

【製法】上藥共搗碎,置幹淨器中,用白酒1500毫升浸之,密封口,經7~10天後開取,去渣備用。

【功效】清熱利濕,活瘀血,解瘡毒。用於瘡癰毒不瘥,足脛腫滿,瘡口濕爛,久日不消者。

【用法】每次飯前溫飲1小盅,每日3次。

土茯苓煎酒

【配方】土茯苓60克,蒲公英30克,黃酒300毫升。

【製法】將土茯苓、蒲公英入砂鍋水煎,去渣取汁,黃酒倒入藥液中,再煎十餘沸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用於濕熱型的臁瘡,瘡口潰爛,灼痛者。

【用法】分2次服完,連飲數天。

11.常用藥膳粥方

薏米絲瓜粥

【配方】薏米50~100克,絲瓜300克。

【製法】鮮絲瓜去皮洗淨,切塊。薏米淘洗幹淨,與絲瓜共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調勻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通絡。適用於臁瘡潰爛,濕熱邪毒壅盛者。

【用法】作早、晚餐溫熱食用,連食數天。

銀冬薏米粥

【配方】薏米50克,銀花30克,冬瓜50克,白糖適量。

【製法】先將銀花洗淨,用300毫升清水煎煮,濾取汁液。薏米淘洗幹淨,冬瓜去皮切塊洗淨。鍋中放入薏米、冬瓜,倒入藥汁,用小火煮成粥,粥熟後入白糖調味。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消瘡。適用於臁瘡初期。

【用法】作早、晚餐服食,連服數日。

小米豬蹄粥

【配方】小米50克,豬蹄500克,調味品適量。

【製法】豬蹄去毛洗淨,入鍋中,加蔥、薑、食鹽各適量,注入清水,燉煮至爛熟。小米淘洗幹淨入鍋煮粥,至八成熟時,加入豬蹄,繼續煮至粥稠。

【功效】補虛養血,托瘡愈瘍,用於體質虛弱,瘡瘍久潰不愈者。

【用法】與豬蹄湯同時食用,早、晚各1次,溫服,連用數天。

蜆肉粥

【配方】生蜆肉100克,粳米100克,調味品適量。

【製法】先將蜆肉用開水煮一下,反複洗幹淨,切成小塊,然後將鍋內放麻油適量,燒熱後放入生蜆肉煸炒,加料酒、精鹽、蔥、薑末及味精,炒勻入味後盛起待用。把洗淨的粳米放進開水鍋裏煮粥,待粥快熟時放入蜆肉等料,再煮至粥熟,即可食用。

【功效】蜆肉的營養成分是蛋白質,維生素A、C和B族維生素的含量也十分豐富,其中維生素A的含量居水產類之首。不僅具有補養作用,還有清利濕熱,解毒愈瘍之功效。適用於臁瘡後期的輔助治療。

【用法】作早、晚餐服食,隔日1劑。

12.常用保健茶

橄欖銀花茶

【配方】橄欖5枚,銀花20克,白糖適量。

【製法】先將橄欖煎水500毫升,然後用此水衝泡銀花,並調入白糖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消炎,用於臁瘡初期,瘡麵紅漫腫者。

【用法】代茶頻頻飲服。

無花果葉茶

【配方】無花果葉(幹)1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無花果幹葉洗淨,切碎,曬幹,放入茶壺內,用沸開水衝泡,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清濕熱,解瘡毒。適用於濕熱型的臁瘡。

【用法】代茶頻飲。

13.常用敷洗配方

黃鱔泥

【配方】活黃鱔適量。

【製法】活黃鱔除去內髒,剔去骨刺,將鱔肉剁成肉泥。

【功效】生肌斂瘡,用於臁瘡久潰不斂。

【用法】敷於患處,每2~3小時更換1次。

蛋黃油

【配方】雞蛋4隻。

【製法】將雞蛋煮熟,去白取黃,放鍋內,用小火烤焦,取油備用。

【功效】生肌斂瘡,用於臁瘡後期治療。

【用法】每日外塗3~5次,連續數日。

牛蹄甲糊

【配方】牛蹄甲適量,人乳、桐油各等份。

【製法】將牛蹄甲放入火中燒成炭,研細末。以人乳和桐油調和牛蹄甲末至均勻為度。

【功效】有收斂瘡麵、加速潰瘍愈合的作用,主治臁瘡。

【用法】洗淨創麵,然後塗抹,不拘次數。連用1周為1療程。

黃豆糊

【配方】黃豆適量。

【製法】將黃豆以溫水充分洗滌,除去雜質,加水煮至半熟,再攪拌以除去外表種皮,然後將豆取出搗成泥狀,加入適量防腐劑。

【功效】解毒,愈瘡,生肌,主治臁瘡及癰瘡久不收口者。

【用法】洗淨瘡麵,把黃豆泥塗在厚的紗布上敷治患處,每日換藥1次。

莧菜泥糊

【配方】鮮莧菜葉適量,蜂蜜少許。

【製法】將莧菜葉搗爛成泥,調入蜂蜜,攪勻即成。

【功效】解毒消腫,愈瘡。用於瘡瘍久不愈合。

【用法】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

白糖散

【配方】白糖適量。

【製法】無特殊製法。

【功效】殺菌斂瘡。

【用法】先用3%~5%無菌鹽水洗淨瘡麵,除去鬆動的壞死組織,撒上白糖。然後用整塊或2厘米寬的條狀膠布自上而下,將瘡麵貼封起來,膠布外覆蓋數層紗布以吸收漏出的分泌物。第一次治療後隔5~7天,再按同法進行第2次治療,直至痊愈。

綠豆糊

【配方】綠豆60克,老陳醋適量。

【製法】將綠豆用文火略炒研為細末,用老陳醋調成糊狀。

【功效】生肌斂瘡。用於臁瘡及瘍癰久不收口者。

【用法】外敷患處,3天換藥1次。

蜂蜜糊

【配方】蜂蜜適量。

【製法】將蜂蜜入鍋中用小火煮沸,晾涼即成。

【功效】解毒殺菌斂瘡。

【用法】外敷患處,不拘次數,至愈。

三、飲食禁忌

忌辛辣、燥熱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生薑等;忌煎炸燒烤等燥熱食物。這類食物易生熱傷陰,助生濕熱,使邪熱膿毒鴟張,加重病勢。忌豬頭肉、公雞肉、羊肉、狗肉、蝦蟹等發物,這類食物易使病情複發或加重。

香煙中含多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能對血管產生不良的刺激,使局部血液鬱積加重,瘡口更不易愈合。酒後辛熱之品,易生熱動血,過度飲酒,濕熱更盛,膿毒連竄,不僅可使瘡麵擴展,還能造成瘡口底層血管破損出血。

急性乳腺炎

一、臨床基本症狀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多發生於產後婦女。初起乳房腫脹和疼痛,表麵皮膚微紅、微熱,同時可伴有發熱等症狀。炎症繼續發展,則上述症狀加重,此時疼痛呈陣發性,可有寒戰、高熱,白細胞數增多,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和壓痛,腫塊常在短期內軟化形成膿腫,表淺的膿腫容易發現,但深部膿腫常需穿刺,才能及時確定其存在。表淺膿腫可自行向外破潰,或穿孔乳管,自乳頭流出膿液。深部膿腫除向外破潰外,也可向深部發展形成乳腺後膿腫。中醫稱本病為乳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