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溫中止痛安蛔,適用於單純性膽道蛔蟲病,無明顯濕熱者。
【用法】佐餐服食。
7.常用飲料、鮮汁、飲、露
米醋花椒飲
【配方】米醋40毫升,花椒3克。
【製法】將米醋入鍋,加40毫升清水煮沸,再放入花椒稍煮,撈棄花椒,晾涼備用。
【功效】安蛔止痛,用於膽道蛔蟲病的急性發作,上腹絞痛等。
【用法】分3~4飲服,亦可頻服至疼痛緩解。
生薑蜜汁
【配方】生薑、蜂蜜各1000克。
【製法】生薑洗淨切碎,與蜂蜜同入鍋中,用小火熬煎1小時左右。用紗布濾去渣,晾涼即可服食。
【功效】溫中緩急止痛,生薑有解除痙攣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急性發作期的治療。
【用法】日服30~60毫升。
椒油飲
【配方】生豆油500克,花椒皮50克。
【製法】將生豆油放鍋中燒開,加入花椒,緩慢攪拌。待花椒變焦脆、棕黑色並有很濃的椒油味時(花椒不能炭化)停火,去花椒即成。
【功效】驅蟲止痛。可用於急性發作的上腹絞痛。
【用法】將椒油加溫至40~45℃時口服,每次15~50毫升,每日3次。
石榴汁
【配方】鮮石榴適量。
【製法】將石榴去皮,取果實搗爛,用潔淨紗布取汁液即可。
【功效】驅蛔殺蟲,用於膽道蛔蟲病間歇期的治療。
【用法】每日睡前飲服10毫升,連飲1周。
8.常用湯類配方
苦楝根皮飲
【配方】鮮苦楝根皮100克,蔥白100克,米醋100克(小兒減半)。
【製法】將苦楝根皮洗淨,去紅外皮切碎,與蔥白同入鍋,加水500毫升,用小火煎煮濃縮至100毫升,再加米醋稍煮,去渣取汁。
【功效】理氣止痛,利膽驅蟲,用於膽道蛔蟲病痛重汗出。
【用法】一次服完,每日2次,連服2~3天。
黃瓜藤湯
【配方】黃瓜藤100克,花椒6~9克,米醋100克,雞苦膽1個。
【製法】先將黃瓜藤洗淨切碎,與花椒水煎取液,去藥渣,再與米醋煮開後衝服雞膽汁。
【功效】清熱利膽,安蛔止痛。用於膽道蛔蟲伴發感染者。
【用法】1次溫服,每天2次,連服2~3天。
卷心菜湯
【配方】卷心菜300克,米醋100克,調味品適量。
【製法】將卷心菜洗淨,切成細絲。入開水鍋中煮熟,加入米醋、食鹽、味精、香油等調料,盛碗即成。
【功效】安蛔緩解疼痛。
【用法】每日1劑,連服數天。
膽道蛔蟲湯
【配方】烏梅15克,檳榔30克,苦楝根皮12克,使君子15克,枳殼12克,廣木香9克,黃柏12克。
【製法】將上藥共納入砂鍋中加清水文火煎1小時,濾渣取汁。
【功效】理氣止痛,安蛔去蟲。用於單純性膽道蛔蟲病。
【用法】每日1劑,分2次空腹溫服。
加減烏梅湯
【配方】烏梅15克,使君子30克,苦楝根皮30克,金錢草30克,川貝9克,枳殼9克,大黃9克,茵陳10克,芒硝9克。
【製法】將上藥除芒硝外同時納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煎1小時,取汁衝服芒硝。
【功效】清熱利膽、通裏驅蟲,用於膽道蛔蟲病伴發感染者。
【用法】每日1劑,分2次空腹溫服。
9.常用羹湯
糯米蜂蜜羹
【配方】糯米100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糯米碾成細粉,加蜂蜜調勻成稠糊。取小鍋加水適量,用大火燒開,將糯米蜂蜜糊徐徐倒入開水中,邊倒邊攪,燒開後,裝入盤晾涼即成。
【功效】有鬆馳膽囊括約肌的功效,適用於膽道蛔蟲急性發作絞痛後服食。
【用法】分2次服完,連服5~7天。
榧子羹
【配方】榧子(去殼)20克,藕粉30克,白糖適量。
【製法】先將榧子炒熟,不可炒焦,研成細末,拌入藕粉內,用滾開水衝後,加入白糖調勻即成。
【功效】健胃驅蟲,適用於膽道蛔蟲病急性發作後服食。
【用法】作早餐食用,連用3~4天。
烏梅羹
【配方】烏梅100克,蜂蜜100克,冰糖250克。
【製法】先將烏梅用冷水泡發,去核搗爛,加清水適量,先用大火煎熬,半小時後取汁,加水再煎,共煎2次,將2煎液合並,取文火熬成稠羹狀,加入蜂蜜、冰糖攪勻,冷卻後裝入瓷罐中即可。
【功效】安蛔去蟲,澀腸止瀉。
【用法】每次服10毫升,每日2~3次,連服5~7天。
10.常用保健酒、醪、醴
花椒酒
【配方】花椒120克,黃酒100毫升。
【製法】將花椒入熱鍋炒出汗,趁熱淋黃酒,燒開後撈棄花椒,晾涼即成。
【功效】利氣止痛,驅蟲。用於膽道蛔蟲腹痛發作時。
【用法】1次飲完,再發作再服。
青梅煮酒
【配方】青梅30克,黃酒100毫升。
【製法】將青梅去雜質洗淨,裝入瓷杯,以黃酒浸之,將瓷杯入鍋蒸20分鍾即成。
【功效】收斂生津,安蛔驅蟲。用於膽道蛔蟲上腹痛發作時。
【用法】每日服2次,每次10~30毫升。
檳榔煎酒
【配方】檳榔30克,廣木香15克,黃酒50毫升。
【製法】將檳榔、木香共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用小火煎1小時,去渣取汁,再放入黃酒煎煮2~3沸即成。
【功效】理氣止痛驅蟲。
【用法】分2次飲服,痛再作再飲。
11.常用藥膳粥方
公英烏梅粥
【配方】蒲公英40~60克(鮮品60~90克),大烏梅10個,粳米50~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烏梅用涼水泡發,去核取肉,與蒲公英同入鍋,加水用小火煎煮1小時,濾渣取汁,入淘淨的粳米煮成稀粥。粥熟時加白糖調勻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安蛔止痛,用於膽道蛔蟲,伴有發熱,身目發黃者。
【用法】早晚兩次溫服,3~5天為1療程。
車前薏米粥
【配方】車前草15克,薏米30克,米醋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車前草洗淨,入鍋加水適量,用小火煎煮1小時,去渣取汁,再將淘洗的薏米入藥汁中,熬煮成粥,粥熟後對入米醋、白糖再煮片刻即成。
【功效】清風理熱、安蛔止痛,用於膽道蛔蟲並發感染者。
【用法】每天2次,連服2~3天。
花椒粥
【配方】粳米100克,花椒粉6克,調味品適量。
【製法】先將粳米洗淨,入鍋加水熬煮成粥,再放入蔥末、薑末、食鹽、味精調勻稍煮,乘熱撒入花椒粉食用即可。
【功效】溫中散寒、驅蟲止痛,用於蛔蟲引起的腹痛、嘔吐等。
【用法】每早空腹溫服,連服數日。
苦楝根粥
【配方】鮮苦楝根白皮3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
【製法】先用文火水煎苦楝根皮,去渣取汁,再用藥汁將粳米熬成粥,粥熟時加入冰糖調勻稍煮即成。
【功效】宜空腹頓服。
【用法】苦楝根皮有毒,不宜持續和過量服用,以防中毒。
12.常用保健茶
烏藥檳榔茶
【配方】烏藥9克,檳榔1個。
【製法】上二味藥,共研細末,用溫開水衝泡,即可飲服。
【功效】殺蟲鎮痛,用於蛔蟲所致腹痛難忍,動則痛劇。
【用法】1次頓服。
烏梅川椒茶
【配方】烏梅肉10個,川椒6克,白糖適量。
【製法】上二味,入砂鍋加水煎煮,濾取汁液,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安蛔止痛。用於膽道蛔蟲病腹痛陣發者。
【用法】痛時可頻飲,緩解後每天2次,連服2~3天。
香蕉皮煎茶
【配方】鮮香蕉皮200克。
【製法】將香蕉皮洗淨,入鍋中加水適量,用小火煎1小時,去渣取汁。服時可加白糖調味。
【功效】香蕉皮中含有噻苯噠唑,具有廣譜驅腸寄生蟲作用。可用於膽道蛔蟲病間歇期的驅蟲治療。
【用法】代茶頻飲。
三、飲食禁忌
1.忌生冷不潔食物
應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蛔蟲病的再次感染。中醫認為蛔蟲喜溫怕寒,多食生冷,腸胃生寒,蛔蟲易於鑽竄不安,使病痛加劇。
2.忌不易消化食物
膽道蛔蟲病患者,由於蛔蟲阻塞,膽汁分泌障礙,胃腸消化功能紊亂,故不宜食用不易消化的食品。所吃食品要盡量煮熟煮爛,利於胃腸的消化吸收。
3.限製含纖維多的食物
韭菜、芹菜、蒜苗、竹筍等,含纖維多的食品,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加膽囊收縮,引起膽管痙攣,而使病情加劇或複發。
4.忌肥膩、燥熱食物
在膽道蛔蟲的急性發作期和間歇期都須絕對禁止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食品的攝入,如肥肉、油炸食品、蛋黃、動物腦、腎、魚子及雞湯、肉湯等。這類食品可促進縮膽囊素的產生,而增加膽囊收縮,刺激蛔蟲,易引起膽管痙攣,使絞痛發作或加劇,或並發膽囊炎等並發病。
5.忌興奮性飲料
忌酒及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禁辣椒等辛辣刺激性強的食品和調味品。此類食品易誘發膽道口括約肌痙攣,還易刺激蛔蟲鑽竄妄動,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