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外科病(七)(3 / 3)

【製法】將苦瓜洗淨,入鍋中加水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用於肛裂出血。

【用法】代茶飲,每日1劑。

茄子葉茶

【配方】嫩茄子葉10餘片。

【製法】茄子葉洗淨,入鍋中加水煎10分鍾,濾取汁液。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

【用法】代茶飲,每日1劑。飲時可酌加白糖調味。

13.常用敷洗配方

刀魚泥

【配方】刀魚肉適量,冰片0.3克。

【製法】將刀魚搗爛,加冰片攪勻備用。

【功效】解毒消腫,用於外痔,肛瘺。

【用法】外敷患處,每日塗1次,連用5~7日。

蝸牛塗液

【配方】鮮蝸牛1個,冰片、麝香各少許。

【製法】將鮮蝸牛去殼,與冰片、麝香共搗爛,放在瓷碗裏備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用於痔瘺,肛門腫痛。

【用法】次日早取汁塗患處,連用數天。

韭菜熏洗湯

【配方】連根韭菜100克。

【製法】將韭菜連根切碎,放大盆中加水煎煮20分鍾。

【功效】解毒消腫止痛。

【用法】趁熱熏洗患處,早晚各1次,使痔核逐漸收縮至愈為止。

冬瓜洗湯

【配方】冬瓜適量。

【製法】將冬瓜(不去皮)切片,放入大盆中,加水煎煮15分鍾。

【功效】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用於肛裂、痔、瘺腫痛。

【用法】趁熱熏洗患處,每日1劑。

無花果葉湯

【配方】無花果葉200克。

【製法】將無花果葉切碎,放入大盆中,加水煎煮30分鍾即可。

【功效】消腫止痛止血。

【用法】趁熱坐浴,每天早晚2次。

消瘺浴方

【配方】荔枝草、魚腥草各50克,白礬10克。

【製法】上藥加清水500~1500毫升,浸泡30分鍾,煎沸去渣,倒入盆內備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斂瘡,用於肛瘺、炎性外痔、肛裂。

【用法】趁熱熏洗肛門,待不太熱時,再用紗布蘸藥液外洗患部。每日2次,大便後用藥為佳。

洗痔瘺神方

【配方】蔥白、花椒、馬齒莧、五倍子、皮硝、茄根各等分。

【製法】上藥加水適量,煎數沸,備用。

【功效】消炎解毒、軟堅消腫,痔瘺屢用極效。

【用法】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患處,每次約20~30分鍾,每日熏洗2~3次。

三、飲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辣椒、胡椒、生蔥、生蒜、芥末、生薑等食物,能刺激直腸肛門黏膜,引起腸管痙攣,血管充血和擴張,使痔瘡和肛裂加重,造成排便時的刺痛和墜脹感,還可加劇或誘發細菌感染,便肛瘺遷延難愈。

2.忌暴飲暴食

許多人養成了“看菜吃飯”的不良習慣,菜差少吃,菜好就猛吃,過食肥甘厚味,主食則以精細糧為主;如此饑飽不勻,偏嗜飲食,影響胃腸功能使脾胃受損,以致濕熱火毒內生、氣血壅滯,常常造成大便秘結,痔瘡下血,肛裂疼痛加劇,或肛瘺膿液增加,不易愈合。尤其是暴飲暴食後,腹腔內壓力增大,使直腸肛門靜脈血液回流受到影響,而加重病情。

3.忌飲酒

中醫認為肛裂、痔、瘺的發病多與濕熱下注有關,酒為大辛大熱之品,尤其是烈性酒辛熱更熾,飲酒可助其濕熱為患。臨床上發現許多病人對酒特別敏感,一般在飲酒後半小時就會感到肛門不適,次日即可出現便血,肛門腫痛,或排便疼痛加劇,或瘺管膿液增多等病情加重的症狀,倘苦酗酒,其後果更嚴重。

4.忌堅硬不易消化食物

開花豆、麻花等堅硬食物在胃腸難以消化,排便時易損傷直腸、肛門的黏膜,造成便血或疼痛加重。

5.忌食“發物”

痔瘺病人忌食豬頭肉、公雞肉、羊肉、狗肉、蝦蟹等發物,及芥菜、南瓜。前者發物易生風動血,後者易便氣滯濕阻,蘊生濕熱,均可誘發或加重病情。

脫肛

一、臨床基本症狀

脫肛又稱直腸脫垂,是指肛管、直腸甚至乙狀結腸下段的黏膜或全層腸壁從肛門向外脫出。初期僅在排便時有腫物脫出,便後自行縮回肛門內。以後逐漸發展為必須用手托回,隨後不僅在排便時脫出,而且在任何可引起腹內壓增高的情況下,如咳嗽或噴嚏時均可脫出。黏膜經常脫出後,局部可產生炎症,充血水腫,潰瘍及出血等,以致複位困難,導致絞窄。病人肛門有下墜感,常想大便而排便不多,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糞便表麵有粘液和血液。此外,還有下腹脹痛或腰骶部鈍痛,尿意頻頻等症狀。發生絞窄時,肛門處有劇痛。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多由氣血不足,氣虛下陷,不能收攝而致。

二、食療保健處方

(一)預防保健

祖國醫學認為脫肛是全身虛弱的一種表現,因此,對易患脫肛的兒童、老年人、生育過多的婦女及體弱瘦削者,應提倡積極的體育鍛煉,講究飲食衛生和合理膳食,增強體質,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飲食上要盡量攝取營養豐富的食品,多吃些含蛋白質、脂肪高的食物,如肉類、魚類、動物的內髒、奶製品等,以增加腹腔內組織器官脂肪的蓄積和肌肉的張力,提高扶持和襯墊作用,防止黏膜和肌肉組織鬆馳,而導致脫肛。還應多吃些豆類、酵母、粗糧等,以增強腸道緊張力;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以使糞便排出通暢,這些對降低脫肛的發病均有重要的意義。

(二)治療處方

主要依據脫肛病變的不同階段,病人體質的強弱,有無伴發便秘或腹瀉等,有針對性的選擇相關的食品、藥膳和其他食物措施,以達補氣固脫的治療目的。

1.主食的選擇

素有習慣性便秘者,宜多食些粗雜糧、發酵類食品,如小米、玉米、高粱米、黃豆、赤小豆、全小麥粉及酵母麵包、發麵大餅、饅頭等,可增加腸道緊張力,防止黏膜、肌肉鬆馳,還有防治便秘的作用。久得者宜多食含纖維少,基本無渣的食物,如粳米、精小麥粉等,以增加吸收,減少排瀉,且宜少食多餐,每天可吃4~6餐,病情好轉後再減少餐次。

2.肉食的選擇

肉類如豬瘦肉、雞肉、鴨肉、羊肉、牛肉等;魚類如鯽魚、鯉魚、鱔魚、甲魚、章魚、泥鰍等;還可多食些動物的內髒,如豬大腸。蛋類、奶製品亦可常食。這些食品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增強患者的體質,但要注意食物製作要細、軟,易於消化,以煮、燉、燴、蒸、汆為主。便秘者宜增食些含脂肪高的食物,以潤滑腸管,利於糞便排出,減輕排便時腹腔壓力的增高。

3.蔬菜的選擇

宜多食新鮮蔬菜,如菠菜、小白菜、蕹菜、卷心菜、土豆、西紅柿等。鮮山藥、扁豆等有補脾健胃,益氣升提的功能,可常食。長期便秘者,宜食多纖維的蔬菜,如芹菜、絲瓜、黃花菜、大白菜等。久瀉者,宜食各種葉菜菜泥。

4.水果的選擇

可選荔枝、桑葚、紅棗、桂圓、蘋果、梨子等富有營養之品,久瀉者應食含纖維少的水果,如香蕉、菠蘿、蘋果等。兒童與青年應多吃果汁、果醬、蜂蜜等,以使糞便軟化,易於排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