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3)

豎刁為了詆毀管仲真可謂處心積慮挖空了心思,在每一件小事上,隻要有機會,他就要大作文章。其目的就是要除去阻礙他實現私欲的障礙,以獲得更大的權力。

3陰謀立儲,禍國亂政

豎刁自從得寵於桓公後,其政治野心迅速膨脹。在獻媚取悅國君的同時,他還竭力挑撥君臣關係、製造矛盾,幹了許多卑鄙的勾當。而這一切努力的最終目的就是篡奪國家政權。妄圖詆毀管仲的陰謀遭到失敗後,他又在立太子的問題上進行了一係列的陰謀活動。

長衛姬是齊桓公最寵愛的妃子,長時間以來豎刁對長衛姬也是用盡了心機,百般獻媚。所以,長衛姬對豎刁也是寵信備至。為了使長衛姬的兒子無詭能當上太子,他們多年來串通一氣,向桓公百般請求、萬般糾纏,終於使桓公暗中答應了他們的要求。可是,宰相管仲深知豎刁為人奸詐,擔心無詭即任齊國的王位以後,他們內外勾結會禍國亂政。所以,借機向齊桓公提起了這件事。桓公說:“在我的十幾個兒子中,昭是最有德才的。可是,長衛姬和豎刁總是糾纏讓我立無詭為王儲,如果立昭的話,恐怕日後無詭以長子的身份與他相爭,那樣的話國家就亂了”。管仲說:“我們可以在葵丘會盟時找一位德高望眾的侯君,托付日後主持立太子這件事”。後來,終於把這件事囑托給了宋襄公,使豎刁陰謀立儲的企圖遭到了失敗。

對於豎刁、易牙等人竊國弄權的陰謀,管仲早已洞悉其奸了。可是,礙於他們都是桓公的寵臣,管仲始終沒有向桓公揭露他們的陰謀。後來,管仲在病重時,對桓公認真地分析了豎刁的一係列行為,徹底揭露了他們取悅國君的目的是想掌握國家政權的陰謀。最後,管仲說:“這些人如同是泛濫的洪水,臣就像一座抵擋洪水的堤壩,有這座堤壩在,洪水就不會泛濫起來。臣死以後,堤壩不在了,洪水必將到處橫流,釀成災禍,所以,我勸主公一定要防備他們。”管仲的話使桓公如夢方醒,可又覺得有些危言聳聽,心想日後防備著點就是了,也就沒太在意。

管仲死後,在鮑叔牙的強烈要求之下,桓公把豎刁、易牙、開方免職,不準他們再入朝相見。

可是,長期以來桓公與他們形影不離,他們又很會巴結逢迎,所以,桓公自把他們驅走後,一直愁眉不展。而豎刁等人也常找到長衛姬哭哭涕涕訴冤道屈,長衛姬也覺得離開他們就像失去左右手一樣。於是,他就向桓公提出請豎刁他們回宮的請求,果然一拍即合,桓公說:“他們三人有益於寡人,無害於國家,仲父過去所說實在太過分了”。於是,豎刁、易牙、開方又重新回宮,官複原職。鮑叔牙知道這件事後,非常氣憤,不久也憂悶而死。

鮑叔牙死後,在豎刁陰謀篡權的道路上已無任何屏障,這股洪水終於泛濫起來,衝毀了齊國的霸業。

豎刁等人回宮後,他們立即結為死黨。在長衛姬的支持下,趁桓公老邁,加速了竊國篡權的步伐。他們首先網羅黨羽,凡是順從他們的即授以高官厚祿,若稍有違逆即以重刑相加。一時間齊國朝野上下殺氣騰騰,人心惶恐。對此,齊桓公由於耳目被蒙蔽,他本人也老邁昏聵,整天一如管仲在世那樣,嬉戲遊玩、無憂無慮。豎刁一夥的陰謀也就更加暢行無阻了。

不久,齊桓公得了一場大病,請了許多名醫診治都不見效,豎刁料到桓公已不久於世,就以桓公的名義寫成告示,貼在宮門上。大意是說:我在患病期間,由豎刁守住宮門,任何人不準入宮,一切國政,全待病愈以後奏聞。三天以後,他又將侍候桓公的宮人全部逐出宮廷,隨後封死宮門,在桓公寢室的周圍又築起三丈高的圍牆,牆下隻留一個小洞,供內侍出入探視桓公生死消息。為了防止諸公子發生變故,豎刁等人在宮中組織兵甲,嚴陣以待。

齊桓公就這樣在空屋子裏一個人躺了幾天後一命嗚呼了。桓公死後,豎刁等人為防生亂,先密不發喪。他們找來長衛姬密謀立公子詭為齊侯。可是,以往桓公欲立昭為太子的事已有很多人知道,他們怕眾人不服,就由豎刁和易牙親率甲士去殺公子昭。可是,公子昭已得到消息逃往宋國,兩人當即決定回宮先擁立公子詭即位,然後,見機行事。當他們回到宮中,隻見百官雲集,人聲鼎沸,人們都在議論桓公死後如何安葬桓公和立太子的事。當人們見到豎刁和易牙,一擁而上,追問太子在哪裏?易牙回答說:“公子無詭,不是在宮中嗎?”眾臣氣憤地說:“先主冊立的是公子昭,你們怎麼能立公子詭呢?”豎刁見狀,揮動著手中的寶劍大聲喝道:“今奉先公的遺命,改立公子無詭為君,誰不服從,殺無赦!”話音剛落百官震怒,大罵豎刁假傳遺命,專權害國。大夫管平怒不可遏,箭步竄到豎刁麵前用手中的牙笏狠打豎刁。易牙立即令甲士動手,頃刻間,上百名手無寸鐵的官員,被殺得屍橫階庭,血濺朝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