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1 / 3)

我們上麵講的要平等、要尊重、要坦誠、要互惠、要協調、要靈活、要擇友、要理解、要多想、要力戒驕傲、要留有餘地、要客觀公正、要準確、要規範、要熟練等等,都是講人們在交往中應該做的,反過來就是不應該做的了。實際上,不應該做的與應該做的同等重要。如果不注意做了不應該做、不能夠做的事,就會影響交往效果,甚至導致交往失敗。下麵我們講不應該做的,應避免的諸多禁忌。

禁忌原則

一忌不誠。作為交往者,最忌諱的就是缺乏誠意。有的人在交往中虛情假意、浮躁、欺騙等,不是別有用心,就是敷衍塞責,再不然就是欺世盜名。這樣缺乏誠意的人是永遠交不到真正的朋友的。因為交往是雙方的事,別人的誠意得不到回報,就可能以牙還牙,至少也會敬而遠之,你就會自食其果。即使你一時得逞,過後人們仍會通過事實發現你在交往中缺乏誠意,終究會同你斷絕來往的。

二忌不義。“義”指正義或義氣。交往中的義氣是應講究一點的。有的人在交往中缺乏熱情和義氣,為朋友別說“兩肋插刀”就是“舉手之勞”也不肯付出,長此以往就會弄得人際關係很淡、很冷,也就逐漸沒有什麼友情可說了。當然,現代意識所指的“義”,更多地包含的是國家、民族的“大義”,還包含做人的準則,做事的原則等。有的人隻顧“朋友義氣”,不講道德原則,不顧政策法令,不管公共利益,這是重“小義”而忘“大義”,是不明智的。比如有的人明知朋友犯罪,但為了“義氣”卻對其縱容包庇。殊不知犯了“大義”,“小義”也保不住,其結果是害了朋友,也害了自己,所以交往忌“不義”,更忌為“小義”而忘“大義”。

三忌失信。人與人之間維持友誼,最重要的信條之一是講究信譽。有的人對人輕易許諾,誇下了大話,過後又不能兌現。有的人不量力而行,目標定得太高,做不到隻好任其自然,結果又是令人失望。其實,辦不到的事寧可狠下心來拒絕對方,也不可大包大攬輕率承諾。輕諾比不諾更危險,不諾最多給人的印象是不肯幫人,而輕諾不僅玩弄別人的感情,甚至帶有某些欺騙性了。所以,現代交往推崇“一諾千金”,有的人甚至把它看為社交道德的一個重要標誌,而反對輕易許諾,這是有道理的。

四忌泄密。人人心裏都或多或少地藏有一些秘密,這屬於個人隱私,知道人多了,就沒有可保密的了。秘密有時可能會在知心朋友麵前敞開胸襟,這是朋友對你的信任。你有責任為其保密,即使對方有時沒有交待你要為其保密,你也應該自覺為其保密,以免辜負了朋友的信任。試想,如果有一個友人,把朋友告訴他的“悄悄話”公諸於眾,可能引起不少人的風言風語,甚至會歪曲事實的真象,故意誇大其事,這個“泄密”多令人懊喪!所以應該清楚,我們對朋友的隱私,隻有替其分憂解愁的義務,卻沒有張揚的權利。“小廣播”在哪裏都是令人厭惡的。無意的泄密,應及時向朋友做說明、道歉,請求諒解。

五忌不美。交往中“美”很重要的,“不美”不僅影響你自己的社交形象,而且有時還可能導致社交失敗。“不美”一般有這麼幾種:一是語言不美。有的人口出穢言,或語出不雅、不禮貌、不謙虛,都會惹人反感。二是風度不美。如舉止不大方、儀表不整潔、畏首畏尾、縮頭縮腦、阿諛奉承、缺乏個性,都是難以給人美感的。當然,外在的美是內在美的自然流露,二者又是統一的。所以風度不美的問題應主要從內在修養方麵去下功夫,然後配合以外在儀表的講究,是可以美起來的。三是行為不美。有的人坐沒坐相,吃沒吃相,不講場合,不拘小節;或在宴會上張牙舞爪、杯來盞去、東挑西揀、左右開弓、酩酊大醉、醜態百出;或在大庭廣眾中,行為粗野,無老無少,先摳腳趾,再剪指甲,放屁打噴嚏,旁若無人。不知旁人早已心生厭惡,反感憤慨了,所以要想交往成功,“不美”是要禁忌的。

六忌不擇。不擇友者對對方思想、行為、語言等一無所知,或者根本就不想知。結果結交了壞人也不知道,或者被所謂的“朋友”出賣也隻能幹瞪眼。不擇時者是交往中登門造訪、聚會、約會等,不注意選擇合適的時間,常在不恰當的時間裏做“不速之客”,閑談吹牛、滔滔不絕,也不管對方已在打哈欠,對方有事急著要出門等等。無端打擾別人,浪費別人時間是某種意義上的“謀財害命”。人人知道時間最寶貴,但有時在具體事情上會忘記這個原則,有時引起別人反感還不知道哩。

七忌棄舊。真正的友情是應該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同時,假如你能做到不論時間流逝、世道風雨,不管你或對方的命運、地位發生了什麼變化,仍然一如既往,保持純真的友誼,那麼,你的朋友將遍於天下。中國有句古話:“富易交、貴易妻”,道盡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與之對比的是,曆史上也有許多曆盡艱辛、矢誌不渝的動人故事。作為新時代的新人,在人際關係上也應建立新的道德觀念。有的人交朋友喜新厭舊,尤其是當他感到有些舊友已經不能為自己所用,成了自己的累贅和包袱時,則棄友而去,這種做法是靈魂空虛和道德墮落的表現。同時,棄舊友的行為對你自己也是不利的。須知不僅“患難見真情”,富貴也是可以“見真情”的。據說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他還沒有得誌時,頗有一些朋友,他也說過“苟富貴,勿相忘”的真心話。但當他成了擁兵10萬的王者時,對這批“泥腿子”舊友就淡了,甚至發展到要“斬之”的地步。這樣一來,老朋友惱怒,新朋友目睹此情此景,也感到他靠不住,於是敬而遠之,他便成了“孤家寡人”。

八忌勢利。你如果朋友很多,其中定有高低長短之別。不論朋友中其地位如何,皆應滿腔熱情,一視同仁。否則,如果你對朋友“尊卑有別”,對有地位、有本領的戰戰兢兢、百依百順,而對一般地位的朋友卻冷落敷衍,那就對朋友的不尊重,也是對你自己的不尊重。在朋友之間,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隻要你能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對每一個來訪者、朋友、同事,那麼“皆大歡喜”是可以辦到的。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難。首先,你要注意或捫心自問,你是否對人以地位尊卑來處理。對位尊者誠惶誠恐、百般照顧;對位卑者則愛理不理、照顧不周;或把“官階”、“級別”的關係帶到朋友場中來,那是會有人受傷的。其次,檢查自己,是否以親疏關係定冷熱。對親者熱,對疏者冷是社交之大忌。事實上,跟你關係比較密切的人交往倒還不妨隨便一些,而對平時關係比較一般的人則更應熱情招呼、照顧。再次,千萬莫要按來訪者所送的禮物多少來定冷熱。人不能“貪”,“貪”必壞事。許多行賄、受賄就是因為“貪”而開始的。

總之,朋友是很可寶貴的,若為了某些小利而失去了你的朋友,那你是得不償失的。

九忌粗俗。在交往場合,謙遜、有禮、文雅總是令人賞心悅目,充滿好感的。相反粗野、庸俗、放肆總是令人望而生厭,避之則吉的。有的人以放肆為瀟灑,以粗野為豪放,以庸俗為隨和。有個別人在朋友的婚禮上,肆意捉弄新娘子,把新房搞得一塌糊塗,最後被趕出新房,雙方都極不愉快。凡事都應該有個“度”的問題,在社交場合,失“度”即失禮,這是每個社交者都應明白的道理。

十忌小器。朋友之間、同事之間以及一切構成交往關係的人與人之間,摩擦有時是很難免的,肚量大的沒問題,可以一笑了之;而肚量小的則有可能耿耿於懷,難以解釋。其實,肚量問題是一個學識、修養的問題,也是自信與否的表現。三國時的周瑜,因在軍事活動中鬥智敗給諸葛亮竟活活氣死,是足以引為教訓的。

“忌小器”的內容還應包括這些方麵:在錢財問題上不要看得太重;在社交活動中小事能忍則忍;不炫耀自己,盡量避免無原則的糾紛等等,此外報複之心、嫉妒之心也都是應克服的。

交往中說話的禁忌

有的人口齒伶俐,在交際場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固然是不少人所向往的。但是,假若“口無遮攔”,說錯了話,說漏了嘴,也是很難補救的,故說話應講究“忌口”。否則,若因言行不慎而讓別人下不了台,或把事情搞糟,是不禮貌的,也是不明智的。因此,在與人交談時必須注意。

一忌當眾揭對方的隱私和錯處。有人喜歡當眾談及對方隱私、錯處,心理學研究表明,誰都不願把自己的錯處或隱私在公眾麵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會感到難堪而惱怒。因此在交往中,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特殊需要,一般應盡量避免接觸這些敏感區,免使對方當眾出醜。必要時可采用委婉的話暗示你已知道他的錯處或隱私,讓他感到有壓力而不得不改正。知趣的、會權衡的人隻須“點到即止”,一般是會顧全自己的臉麵而悄悄收場的。當麵揭短,讓對方出了醜,說不定會惱羞成怒,或者幹脆耍賴,會出現很難堪的局麵。至於一些純屬隱私、非原則性的錯處,最好的辦法是裝聾作啞,千萬別去追究。

二忌故意渲染和張揚對方的失誤。在交際場上,人們常會碰到這類情況,講了一句外行話,念錯了一個字,搞錯了一個人的名字,被人搶白了兩句等等。這種情況,對方本已十分尷尬,深怕更多的人知道。你如果作為知情者,一般說來,隻要這種失誤無關大局,就不必大加張揚,故意搞得人人皆知,更不要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以為“這下可抓住你的笑柄啦”,來個小題大做,拿人家的失誤來做取笑的笑料。因為這樣做不僅對事情的成功無益,而且由於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你將結下怨敵。同時,也有損於你自己的社交形象,人們會認為你是個刻薄饒舌的人,會對你反感,有戒心,因而敬而遠之,所以渲染他人失誤,實在是一件損人而又不利己的事。

三忌不給人留點餘地。在社交中,有時遇到一些競爭性的文體活動,比如下棋、乒乓球賽等。盡管隻是一些娛樂性活動,但人的競爭心理總是希望成為勝利者。一些“棋迷”、“球迷”就更是如此。有經驗的社交者,在自己取勝把握比較大的情況下,往往並不把對方搞得太慘,而是適當的給對方留點麵子,讓他也勝一兩局。尤其在對方如果是老人、長輩的情況下,你若窮迫不舍,讓他狼狽不堪,有時還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後果,讓你無法收拾。其實,隻要不是正式比賽,作為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文體活動,又何必釀成不愉快的局麵呢?在其他的事情上也一樣,集體活動中,你固然多才多藝,但也要給別人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你即使足智多謀,也不妨再征求一下別人的意見。“一言堂”、“獨風流”是不利於社交的。

四忌參與對方的陰謀。對方數人密謀其事,你若參與意見,發表議論代為決策,這種情況很危險。因為這麼一來,你因多說幾句而成了他們的心腹。你雖然能謹守秘密,從不提此事。但若另有智者,猜得此事,對方疑是你泄密,這是無法辯白的。所以與人交談,當涉及某些陰謀和某些隱私時,你最好裝聾作啞,走開為好。千萬不要圖新鮮去打探、去參與某些陰謀,也不要去評說,免得惹禍上身。

五忌過早說深交話。在交往中,我們有時結識了新朋友,即使你對他有一定好感,但畢竟是初交,缺乏更深切的本能性的了解,你不宜過早與對方講深交、討好的話,包括不要輕易為對方出主意。因為這很可能會導致“出力不討好”。因為對方若實行你的主意,卻行不通,好友尚可不計,但其他人則可能以為你在捉弄他,即使行之有效,他也不一定為幾句話而感激你。故除非是好友,否則不宜說深交的話。

六忌奪人功勞。對方若自視甚高、躊躇滿誌,或者也確有一些能力,深恐功勞被你搶去。這時你講話要注意,一定要當他的麵宣揚他的功勞,以表明你並無搶功之意,令其放心,也就不會因防範而找你的岔子了。

七忌強人所難。有些事情,對方認為不能做,而你認為應該做;或者對於某事,你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他卻又認為不該做,或做不了。這時你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到他頭上。強人所難,是不禮貌、不明智的。

八忌說話不看時機。有的人說話時旁若無人、滔滔不絕,不看別人臉色,不看時機場合,隻管滿足自己的表現欲,這是修養差的表現。說話應注意對方的反應,不斷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講話內容,使談話更有意思,更為融洽。

欲拒絕對方的禁忌

當有人向你提出某方麵要求,而你出於各種原因不得不拒絕他,這是較為難的。在這種情況下,不拒絕是不行的,但是拒絕的方法必須很巧妙。另外,有些事則是想說“不”時絕對忌諱的。也就是說,對方也掌握了一定的說服術,從某些弱點向你進攻,若不注意則容易被攻破。所以我們必須注意這些薄弱方位的防衛,也就是忌諱對這些方麵的鬆懈,以保證“不”的順利說出。

一忌接受對方的錢、物和請吃。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原本想拒絕卻被對方請去吃飯,“我們先吃飯,邊吃邊談”,結果答應了對方的要求;或因為對方送了禮而不便拒絕對方,而小有讓步,最後讓對方達到目的的等等。中國有句老話是“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短”,且“共飲共吃”是親密的象征,一旦成了“酒肉朋友”,心理上有了負擔,“不”字就說不出口了。所以你的職業、工作需要你按原則辦事常需說“不”字。千萬記住,不能隨便跟人吃吃喝喝、收受禮物,這應該是絕對禁止的,須知許多受賄犯法的人,就是從吃吃喝喝開始的,繼而不能按原則說“不”,最後毀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