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2 / 3)

二忌與對方套親近。給人以“敬而遠之”的態度,比較容易把“不”說出來並說得較好,或者說,對方試圖與你套親近時,你要保持頭腦清醒,以免做了感情俘虜,給對方可乘之機。比如一般說來,見麵一次就能記住別人名字的人,常容易與人接近,故此在交談中不斷稱呼別人名字,並冠之以“兄”、“先生”等常產生親近感,那麼,反過來你想說“不”時便應杜絕這種親密的表示,即對方的名字一概不提,這樣加大對方心理距離,容易說“不”。還有談話時盡量距離對方遠些,使其不容易行使拍、拉等觸動性的親密動作,據心理學家研究,“觸動”是很容易產生共同感受的,故想說“不”時應注意避免。另外,也最好不要觸摸對方遞出來的東西。東西也和人一樣,一經“觸摸”也會產生“親密感”,想要拒絕就不容易了。

三忌用借口來拖延說“不”的時機。有些人覺得不便說“不”,便隨便找些不值一駁的理由來暫時搪塞對方,以求得一時的解脫,這個方法並不好,因為對方仍可以找理由跟你糾纏下去,直到你答應為止。比如你不想答應幫他做事,推說:“今天沒有時間”。他就會說:“沒有關係,你明天再幫我做好了,事情就拜托你了。”又如你不想要對方想轉讓給你一件衣服,你推說:“錢不夠。”那麼對方會說:“錢以後再說好了。”就把你輕易應付過去了。或者你不願意跟對方跳舞,推說“我跳不好。”那麼他一定會說:“沒關係,我慢慢帶著你跳好了。”因為這些都是小小的謊言,一經反駁,你定有所慌亂,“不”的意誌便很難貫徹了,所以對付這種情況,你倒不如直截了當地用較單純的理由明確地告訴對方:“你托辦的這件事辦不到,請原諒。”“這件衣服的顏色我不喜歡,很抱歉。”“我已經另約了舞伴,不能跟你跳,對不起。”等等。這樣雖說顯得生硬些,但理由單純明快,不給對方有機可乘,倒可以免除後患。

聽的禁忌

聽人說話是一種交往藝術。但有些因素影響人們好好聽人說話,而一般人又往往忽略了這些因素,我們稱之為“犯忌”。這種犯忌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忌分心。造成聽者分心的原因有客觀的、有主觀的。客觀的如屋內外的種種噪音、頻頻響起的電話鈴聲、接連不斷的來人尋訪等。主觀上的分心如心中另有要事、情緒激動的餘波未平,剛和人吵了一架、剛同另外的人有過一次令人興奮的會見等等。不論是客觀上還是主觀上造成的分心,都會使你不自覺地顯出心不在焉的表情,影響對方的談話情緒。因此,聽話者應盡量集中注意力,消除這些影響,專心聽好別人說話,尤其是要克服主觀因素的影響。

二忌急於發言。有些聽話者經常打斷別人的講話,迫不及待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實際上他往往還沒有把對方的意思聽懂、聽完、聽全,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驕傲自大、自以為是。這種人一聽到某事或某種現象就輕率地下斷語得結論,如對方談到某個名人,便插上一句:“他是我父親的朋友呀”!唯恐人家不知道。或者對方談到自己的一些成果,便馬上想說:“最近我也發表了一篇文章”,恐怕別人占了上風。另外總想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別人的話題一旦不合己意,就頻頻打斷人家,強迫人家把話題轉過來。綜上所述看來,打斷別人談話,實際上是一個修養問題。你同別人談話時若常這樣做的話,望你多注意你談話的風度修養,以免影響你的社交形象。

三忌固持己見。有些人隻能聽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講話,而聽不得不同意見。這種拒絕聽不同意見的人,其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在逆耳之言的人身上,也不大可能同各種類型的人交朋友,並且在社交中常會造成不愉快。造成固執己見的原因之一是思維方式太固定,對事物的理解缺乏變通和靈活,對一些新的觀點、思想、方法接受不了,有時甚至為一點小事不合其思維定勢而大發雷霆。固執己見的第二個原因是對其他人抱有偏見、成見。比如認為對方太年輕、資曆太淺、見識太少等而先斷定對方不可能有高論,故在談話中處處否定對方意見,固執於自己的意見,甚至完全輕蔑地對待別人說的話,造成極不愉快的交往結局。其實,固執己見的人拒絕傾聽不同意見,實際上將使他自己失去許多獲得真知灼見的機會,這是非常可惜的。

四忌舉止失度。聽人說話時不僅耳朵在聽,而且要注意自己的風度形象,動作舉止要端莊。比如邊聽邊挖耳朵、剪指甲,向對方拍肩搭背,邊吃東西邊聽等等。舉止失度會讓對方感到你粗俗、無禮貌等,因此,舉止失度也是社交場合的大忌。

五忌打探他人的秘密。在與對方談話時,當他談到自己的隱私和秘密時,你最好不要搭訕,否則你就得為其承擔保密的義務。保密是很難做到的,所以為免麻煩,當對方一談到自身秘密時,應故意岔開話題。

另外,愛把秘密告訴別人的人,很難說他不告訴別人,一傳再傳,就無秘密可言,也很難說別人不會從其他渠道知道他的“秘密”。但他發現“泄密”,他就有可能懷疑是你。為別人背黑鍋,你又分辯不得,何苦呢?再說,為圖新鮮,為圖嘴快而愛聽秘密,傳秘密的人,多是淺薄之輩,何必與之為伍。思想充實的人對此道是不屑一顧的。所以別人的秘密,還是少打探為好。

婚戀禁忌

人人都要戀愛結婚,都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現實生活中有些因素會阻礙人們去實現這美好的願望。這些因素有天災人禍,也有人為的因素。如果我們能認識這些因素,並設法避開它們,那麼婚戀幸福的可能性會大得多。所以婚戀也要講“禁忌”。

一忌近親。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直係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係血親禁止結婚,這是有科學道理的。因為由於遺傳因子接近的緣故,近親結婚所生的子女往往會有遺傳病,或者有先天性的缺陷。為了提高人口素質,保證下一代健康成長和民族的興旺強盛,禁止近親結婚。在國外,曾有過一些貴族世家,為了保障所謂的貴族血統的純正和財產權利,世代族內通婚,使得後代素質越來越差,最後導致全族滅絕的悲劇。在我國,由於過去缺乏常識,也盛行過“親上加親”的婚姻方式,這都是有害的。作為現代青年,應自覺按科學原則辦事。你如果有年齡相近、情趣相投的異性近親,請注意在交往中把握友誼分寸,千萬不要發展成戀愛關係,以免到頭陷入感情的矛盾中難以自拔。若已有戀愛苗頭的,應理智地終止戀愛,以免鑄成終身大錯。

二忌帶病結婚。帶病結婚影響婚姻的幸福,有兩種情況不宜結婚。

一種是不宜結婚的情況。如有精神分裂症、惡性腫瘤、癲癇久治不愈等。因為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往往在與異性交往時語無倫次、呆頭呆腦,甚至做出不合理的行動來,而且他們又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有的病人雖然從外表不易覺察,但由於這是一種慢性疾病,常因情緒激動或勞累而複發,這樣的人顯然是承受不了戀愛結婚、精神負擔和體力負擔的。至少要在疾病治好後各方麵正常並穩定兩年以上方可考慮婚戀問題。惡性腫瘤是死亡率很高的病,患者的生命一般不會長,也經受不了婚戀的負擔,不可能給雙方帶來幸福,所以也不宜結婚。

久治不愈的癲癇病,往往伴有精神分裂、性格變異等,而發作頻繁,故也不宜結婚。

另一種是宜緩婚和可結婚不能生育的情況,如傳染病。因為傳染病,患者需隔離治療,而在這段時間結婚不僅會加重病情,並且會影響對方的健康,故應等疾病徹底治好後再結婚。

有些疾病雖然不傳染,也不影響結婚生活,但有可能遺傳給後代。比如先天性聾啞、先天性視網膜變形、遺傳性糖尿病等。有這些病的人最好不要結婚,若要結婚也不宜生育,以免生出殘疾的後代,給社會、家庭造成負擔。

三忌以錢、貌取人。有些人在戀愛結婚時隻考慮對方的經濟條件和外貌條件,而對更有本質意義的德、才因素很少考慮,這是很失策的。有錢固然可以生活得好些,但若對方是個紈絝子弟,無學無識,整天尋花問柳,對你漠不關心,那麼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呢。長得英俊漂亮當然能令人賞心悅目,但是這隻是外表的東西。一個人內在的美比外表美更有價值、更有內涵、更有層次。所以在婚戀時若能物質和精神共有,外在和內在同美,當然是最理想的。但在“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我們的選擇就要有所側重了。人說情投意合喝水也甜,心靈美比外表美更有生命力、更雋永。青年人千萬不要圖一時快活、圖麵子而舍本求末。

四忌過早投入。戀愛婚姻是終身大事。投入過早不利於雙方深刻了解和相互適應,有時還會影響雙方的幸福。

有的人感情投入太早,與對方認識不久,就將自己的底子和盤托出,如數家珍,或者見麵不久,就將對方認作法定戀人,不善於控製戀愛過程。還有馬上就希望對方就隻和他一個人往來,每個周末都和他過等等。如果你這樣做,多半是要失望的。感情的升華應自然,並且是相互的。你感情投入太快,容易顯得不成熟、不含蓄,也就不容易對對方產生魅力。

有些人角色進入太快,相戀不久就以為可以支配對方的錢、時間以及交際等等。這種做法在骨子裏是對對方缺乏尊重,專橫霸道。你要知道,你們還沒有結為夫妻,即使結為夫妻,也還不能事事控製對方,因為人畢竟是個體的人。

有些人和對方親熱太快,戀愛不久,雙方還沒有互相了解,也沒有達到默契的程度,就提早親熱,這是不利於正常發展婚戀過程的。比如過早帶對方回家,會讓人誤會你們已經成熟;過早讓其參加自己的活動,也會讓人認為非他莫屬了,這樣會使你沒有退路的。更為不好的是,有的人還沒有充分了解,更沒有履行法律手續,就匆匆發生性關係,這種情況往往會把事情搞得很糟,甚至無法收拾。婚戀是人生的美好果實,但一定要等其成熟才能采摘。否則生果是會酸澀不堪的。

總之,在婚戀問題上,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能“肆無忌憚”,還是有點“禁忌”好。

涉外禁忌

1數字禁忌。

西方許多國家都不喜歡“十三”這個數字,“十三”號加“星期五”是不吉利的,所以“十三”和“星期五”不要湊到一塊。據說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是十三號星期五;又說耶穌是被吃晚餐時的第十三位人猶大出賣的;還說夏娃給亞當吃禁果之日就是十三號星期五等等。

日本人和韓國人都忌諱“四”,原因是“四”與漢字“死”的發音相近。韓國軍隊甚至不設四軍、四師、四團、四營、四連、四排、四班。

2.交往禁忌。

在拉美等國家,不要送與刀劍有關的物品作禮物;走路時不能與同性手拉手行走(避免同性戀之嫌)。

在伊朗,不要評談嬰兒的眼睛(謹防其被母親出錢找人來挖“邪眼”)。

參加英美等國家的喪禮,不要大哭大鬧。

同英國人交往,一不要係帶條紋的領帶;二不要對王室事務談笑無拘;三不要籠統稱對方為英國人,可以稱“大不列顛”人。

參加印度人的喪禮允許們捶胸頓足、號啕大哭。同印度、印尼、阿拉伯人交往,不能用左手與對方接觸,也不能用左手傳遞東西。

同歐美人談話不要談論人家私事。如年齡、住址、收入、疾病狀態等。同南美人交談時,不得回避對方離得很近的臉龐。

在佛教國家或地區,不要摸小孩的頭頂。

同東南亞國家的人交談時,不要蹺“二郎腿”。

3.男女禁忌。

法國人認為男人向女人贈送香水有“圖謀不軌”之嫌。

英國人忌談女人的年齡。

阿拉伯人不能向其妻、女問候。

4.風俗禁忌。

印度人不將孩子放在浴盆中(水是死水)洗澡。

沙特的甸蠻人之間交往是不許笑的,笑是不友好的象征。

很多西方人都不從梯子下麵走過。

5.飲食禁忌。

印度教徒吃豬肉不吃牛肉

信奉伊斯蘭教徒吃牛肉不吃豬肉

信奉伊斯蘭教國家禁酒,認為酒是萬惡之源

伊朗人不吃無鱗、無鰭的魚

6.顏色禁忌。

埃及人忌黃色

埃塞俄比亞人忌淡黃色

印度人忌白色

泰國人忌紅色

烏拉圭人忌青色

比利時人、伊拉克人忌藍色

南美人不喜歡淺色服裝

歐美許多國家忌黑色(意味喪葬)

土耳其人忌用花色裝飾房間(視其為凶兆)

巴西人討厭棕黃色,認為人死好比黃葉落下。

7.商標圖案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