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3 / 3)

所以與此種人交友,對他的性格要有思想準備。在大事上對他要有所保留,不要委以重任。性格懦弱的人是無法勝任重負的。當然,對這種性格的朋友,一般來說,我們不應當因為他的懦弱,對我們無助便生厭惡心理而拋棄他,如果這樣,他會陷入更為被動、可憐的境地。相反,我們可以親近他,處處幫助他和影響他,讓他提高生活的勇氣和自信心。

客觀冷靜法

人很少不愛聽好話的,這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心理,也是人類的弱點。因此,便產生一些專以好話來獲利的人,便是諂媚討好者。這種人一個個笑容可掬,口出甜蜜,但內心裏卻懷著某種目的,或邀功、或取利。一旦失去這兩種可能,諂媚者會立即消失。所以諂媚者是很危險的人物,他們會使你飄飄然不知所措,使你乖乖地不惜代價滿足他們的需要,更為可怕的是,當你成為了諂媚者的俘虜,真正的朋友就必然離你而去。

諂媚討好者的手法一般都是很高明的,極不容易識別,但也不是絕無辦法區別和對付的。首先,作為一個正直的人,我們必須有自己的理智和判斷力。當聽到讚美之詞時,不要盲目地沾沾自喜,而是先冷靜地想想:我果真是很好嗎?如果不是,對方如此說是必有目的的了,再仔細想想對方可能有什麼目的。往往這麼一冷靜,事情就很清楚了。有時不能馬上識別,就得付出一定代價。比如諂媚討好的人一時還沒得到好處,或者你這時失勢了,不能使他達到目的了,這時他就會反過來攻擊你。往往原先越是說得動聽的人,攻擊起來就越是惡毒。那麼,你也就應該識出他的真麵目了。還有一種預防和保險的辦法是:不論對方是說好話,還是說壞話,都冷靜待之。自己好壞要看事實,並心中有數,對方的人品也是一樣,以事實為準,能堅持這一條,諂媚者就會退卻的。

敬而遠之法

有一種人,有了一點本事或本錢,甚至什麼也還沒有,就目中無人,傲慢無禮。不過對這種人,你也沒有必要與之計較,最好的辦法就是對他敬而遠之。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既不與之發生衝突,同時又能保護自己人格的尊嚴,避免去看他那傲慢無禮的嘴臉。當然,這是消極的辦法。積極的辦法是尋找適當的時機,給他點教育。比如在某件事上,讓他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明顯地比出來;用冷幽默的話回敬一下他的無禮;對他引為自傲的某些原因表示不屑等。有幾次這種情形,或許其傲慢無禮會有所收斂。但是用這種方法則應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如果他並未來惹你,他盡管自傲,盡管自我欣賞,你又何必去管他呢?其實,“不理會”本身也是一種態度了,而且是一種較高級、較含蓄的態度。所以總的來說,對傲慢無禮者,最好的、最合理的辦法是“敬而遠之”。

一笑置之法

有一種人,喜歡把自己所見到的所做過的,都誇大來說,喜歡聳人聽聞。這種人,心腸倒不一定很壞,隻是有點愛虛榮、愛熱鬧、愛吹牛罷了。但是這種人思想一般不怎麼深刻,辦事不怎麼有頭腦,又愛吹牛,故不怎麼討人喜歡,尤其是生活閱曆豐富的年長者較討厭這種人。

這種人一般不難打交道,有時甚至很有點熱心腸,喜歡大包大攬,輕易承諾他人,但卻常辦不到,自己也不著急、不內疚,叫人無可奈何。

如果經過考查分析,確定了對方屬誇誇其談者時,與之打交道時定要有所保留,要心中有數。對其誇誇其談之話,也值不得去駁斥他,一笑置之就行了,事實終將會教育他的。有時候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的磨練,誇誇其談者會有所改變。如果我們能以踏實的思想作風去影響他,效果會更好些。

傾心吐膽法

有一種人,他一旦把你認作朋友,就必然非常忠誠,甚至於“兩肋插刀”也肯幫忙。平時路見不平,也敢拔刀相助。此外這種豪俠仗義之人,多數對金錢毫不計較,別人有求通常都能慷慨解囊,千金不吝。這種人處世為人,胸懷也較寬廣磊落。

總的來說,豪俠仗義之人,品性純真,憨直可愛。與之交往,切莫辜負了他的一片俠義心腸,否則是很令人惋惜的,也就是說,他真心待你,你亦以真情回報;他豪俠爽快,你也須傾心吐膽,豪爽大方。見人有難,亦應見義勇為,或解囊相助。當然金錢方麵我們如果攀比不過,也不必強求,隻要盡到心,盡到情也算是仗義了。如果你果真做到如此,你和他一定可以建立起非同尋常的友誼。

4不同處境的人建立和保持關係法

在與不同身份、不同職業和不同性格的人的交往中,不論是自己、還是對方,都必然出自某種情境之中。比如貧,還是富;順,或是逆等等。這類情境,有其本身固有的,也有相對的。對對方的處境有所了解,並盡量理解,用適當的態度、方法與之接觸是很有必要的。

與富有者交往法

與富有之人交往,最要緊的是保持人格平等,不卑不亢。因為“亢”了,必有虛張聲勢之嫌,而且你的氣焰比他盛,也有傷他的自尊,他必然經受不住;要是“卑”了,他又瞧你不起,有損你的人格。要做到“不卑不亢”,應把握住以下幾點:

一是絕對不要對對方有金錢上的希圖。隻要你把握了這一點,雙方的人格就是平等的。你因無所企求而心地坦然,他因無需戒備而輕鬆自如,這樣的交往就無尊卑可信,也就不必看其臉色低聲下氣了,雙方都較為愉快。

二是要力爭價值的平等和超越。在無所企求的基礎上,還可暗示或表現自己的品格、才能、眼光與成績,令其對你“刮目相看”,而不得不承認更有內涵的價值觀念。

三是不要攀比、獻媚。千萬不要為了所謂“麵子”、“交情”,而在交往中與之攀比,或者獻媚取悅,投其所好。因為如果攀比的話,你的實力必然不如他,到頭來弄得自己殫精竭慮,元氣大傷,實為得不償失,而獻媚取悅就更不值得了。和富有之人打交道應以自己的經濟能力為出發點,實事求是地辦事、待人。虛偽的“愛麵子”是無益的。

隻要對方確以友誼為重,待人重情重義,而你又能“君子固窮”,保持尊嚴,以情會友,跟富有的人也是可以建立、恢複友誼的。

與貧於自己之人的交往法

與貧於自己之人交往,待人要平等、尊重。對貧苦人中自尊心特強的人尤要注意,他們跟比較富有的人談起話來,常懷有戒心,欲言又止,令你感到不爽快。其原因是怕受到誤解,怕有巴結之嫌。應該指出,這類人盡管過於敏感,有些怪癖,但是他們往往是貧苦人中最正直、最有自尊的那一部分,切不可忽視他們。所以盡管總的來說,跟貧苦人交往比較容易,但我們還是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光明磊落,親切和氣。給對方以充分的平等和尊重感。最忌流露出因經濟條件好的優越感來。如果這樣,會令有自尊的人難堪,同時,也會使你自己顯出俗氣來。這對交際最為不利。

二是要善於發現對方的長處。一般來說,經濟條件較差的人,往往穿著比較隨便,相貌比較憔悴,那是因為他們受生活磨難較多的緣故。但如果我們充分理解他們,就會發現他們的生活經曆也許比你更豐富,生活經驗會比你更多,因此,他們之中一定會不乏英雄豪傑之輩,有德有才之人。貧富不能決定人的價值。所以與其交友,定要撇開經濟條件,真正從人品、性格、為人、學識方麵去認識對方。

三是要同情和體諒。生活貧於我們的人,有不少是受教育較少或知識有所欠缺,或由於生活條件的限製,所謂的風度、教養可能不那麼講究,因此,他們有可能不拘小節或語言過於直率,遇到這種情況,就必須對對方抱著充分的同情和諒解,在語言上給他們以啟發開導,在行動上給他們關心幫助,這樣才能使雙方息息相通、交談融洽,使友誼得到建立或恢複。

與走運者的交往法

如果走運者是你的好友,你應真誠地為他高興,向他祝賀。因為人得到某種幸運,總是希望有人來分享的,把友人的幸福視為自己的幸福,可以說是一種美德。所以當你的朋友處在喬遷新居或意外獲獎、獲財,喜結良緣等喜悅中時,你不僅不應潑冷水,而應用得體的方式,如說一些祝賀的話,送些小禮物,以表示為他高興,他一定會很高興,同時感激你的好意。

如果走運的人跟你交情一般,那你就不必過分關注,即不喜不怒,若無其事,或當作很正常、很一般的事。態度要大方自然,因為人在走運時比較注意旁人的反應,有時難免存些炫耀之心或敏感之心,由於你跟他關係一般,互相之間較難體諒,過冷過熱都可能引起誤解和不快。

不論對方與你關係如何都要注意,對處在走運中的人,千萬不要存嫉妒之心。嫉妒會使你喪失理智,說出不明智的話或做出不明智的事來。你並不能改變事實,因此嫉妒隻能增添你自己的苦惱。此外,由於你的嫉妒,對方的快樂也受到損害,不是惱怒,便是掃興。有時嫉妒還會激化雙方矛盾,引起糾紛。所以嫉妒實乃損人而又不利己的。但是也要注意,對幸運者曲意逢迎、巴結討好也是極不可取的。

與患難者的交往法

“患難見真情”,這話一點不假。每個人都難免遭到不順或不幸,人在這種時候,往往最希望得到人間的真情和幫助。在安逸中的朋友,所見到的隻是遊玩、享樂,到了患難之時,才能考驗出真正的友情。因此說,酒肉朋友不可信,患難之交最珍貴。因此,我們應該最重視的是患難之中的友情。人處在患難中,應互相援助、互相扶持、互相鼓勵。患難之中,或是舉目無親,或是親友反目,或是天災人禍,或是困難重重,這時,在窮途絕境中,得一知己,同舟共濟,相憐相惜,就能鼓起生活的風帆,打破困境,重振精神。

患難之中交往的可貴,還應體現在患難過去之後。有些人可以同苦不能共甘,處在困難時尚能相濡以沫,而一旦危境消除,則視難友如同路人,這種人不知道自己的損失是多麼的大。

至於我們處在順境,而對方處在患難中時,與之交往應抱同情和幫助的態度。錢財衣物,不應吝嗇,精神援助,也很必要。“雪中送炭”,其意義遠勝“錦上添花”。同時,對患難者的幫助應本著“施恩不圖報”的精神,誠心誠意地為對方解決問題,而不是圖人日後報答。當然,首先應確定一下,這個人值不值得結交幫助,是好人還是壞人。如果不講原則地一味同情壞人,那就成了“東郭先生”了,不僅是不值得,而且對於社會,就等於是間接地做了壞事。

與老年人的交往法

一個人進入老年,經曆了許多人生的酸甜苦辣,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加之老年人一般都是長輩、前輩。故與老年人交往,應首先持恭敬的態度。這是起碼的禮貌。從這點出發,尊敬的稱呼、謙遜的言詞、有禮的舉止,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根據對方的身份和與你的關係,可稱之為“伯伯”、“叔叔”、“伯母”、“阿姨”、“老師”、“先生”、“大爺”、“大娘”等等。要時時處處維護和禮讓老人,如出門時讓先行,入座時讓上座、讓先坐等。人生到了晚境,是特別需要溫暖和尊敬的。

其次,在老人麵前,你的言談舉止應力求持重有節。因為老年人不論學識如何,世麵一般見識得多,世態炎涼、人世滄桑,有切膚的體會,會世道人心,總有一定的見地。因此,年長人一般厭惡輕率浮躁、誇誇其談,稍有本領就盲目炫耀、沾沾自喜的人。

人說“老人同小孩”,人老了往往又重返天真,喜歡別人講好話、獻殷勤,因此,在不違背原則的基礎上,我們不妨投其所好,在老人麵前嘴甜點、腿勤點,多講點好話,多辦點實事,老人一定會笑逐顏開。

當然,老人也會有一些缺點,比如比較固執、保守,看不慣新生事物,愛嘮嘮叨叨等等,這就是所謂的“代溝”。對此,你要采取一定的策略。首先應該設法找到合適的機會,表現自己的才能,讓他感到你並非無能之輩。當然有了這個表現,也不必自詡或邀功,老年人信服事實而又嘴硬,隻要讓他心目中對你器重和印象良好就夠了。另外,對老年人的錯誤,不能直接駁斥,應該用提建議的方式、商量的口吻:“你看這樣是不是更好些?”“我有一個意見,提供給你參考好嗎?”等等,讓他自己去比較、去鑒別,從而得出正確的意見,如果你實在不能接受他的意見,那麼,至少應該想辦法減少對他的刺激。如果你去參加舞會、約會等活動時,可按你的審美觀著裝,但如果去給老人祝壽時,就不宜穿他表示過反感的服裝了。

老年人當中,有不少是德高望重的,或學識豐富,或慈祥可親的,搞好了跟老年人的交往,你可能會得到一些“忘年之交”的,這將受益匪淺。

與年輕人的交往法

人若處在如花的時期,年輕、熱情、坦率、純潔,是很逗人喜愛的。年輕人愛交朋友,但經驗不足,所以也有一些地方是應該注意的。

首先,年輕人的交友應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以文會友,以棋會友等,以便於互相切磋,共同提高。青年人在一起總是愛玩,這完全可以理解,但不宜交純粹為了玩的朋友,整天談吃喝玩樂,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其次,交友要有選擇,朋友在一起總是會互相影響的,如果交上有不良習氣的朋友,比如有賭博、鬥毆、偷竊、流氓行為的人,應及時疏遠。不要以為隻要自己不同流合汙就無所謂了,古人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時間長了,不知不覺,總會受到壞影響的。當然,如果是你原來的舊交的朋友,偶爾犯了一些不良的過失,你就鄙視他,譏諷他或疏遠他,那也是不對的。對朋友,我們有義務影響他、規勸他,隻要他能夠改過自新,我們仍應諒解他,和他保持友誼。

假如你是年長者,和年少者交往,你應具有一定的長者風度,事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要做有損人格,有失身份的事。年輕人經驗少,好衝動,你有責任規勸和影響他,讓他朝老練、穩重的方向發展。同時,作為長者,你也應充分理解和尊重年輕人的個性和愛好,不要橫加幹涉。有不同意見,盡量與之和平商榷解決。隻要你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青年人,思想又比較開化,年輕人是一定會喜歡和尊敬你的。

成功交往建立融洽和諧的人間關係

古人雲:“人生不能無群”。自從有了“人”,也就有了“群”。人類跨出自己的生命搖籃的第一步,就是以原始群的形式出現的。隨著曆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生活是日趨高頻化、現代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更為密切、複雜、微妙。從廣義來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交際。每一個人,隻要他不在獨處時,他就必然處在交際中,也就是說,要同各種不同身份、不同職業、不同性格和不同處境的人打交道。但是,交往成功與否,與你的交往方法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上麵所說的,與比你富有的人交往,你就應該懂得除少數“君子之交”或某種特殊事業、嗜好促成的交情外,人們的一般接觸,對經濟方麵都是十分敏感的。人有貧有富,這貧富是交際雙方相對而言的。跟明顯比自己富有的人打交道,一般說來,會有一定的心理距離。當然,如果是原來就有交誼的,這種距離要小些,通過其他關係認識的,其距離要大些。不論距離大小,隻要你保持人格平等,不卑不亢。一不對對方有金錢上的希圖,二要力爭價值的平等和超越,三不攀比和獻媚,而對方又是以友誼為重,待人重情重義的,那你的交往和友誼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又比如,與明顯貧於自己的人交往,成功與否,大半的因素在你這一方。因為如果你待人平等、尊重,貧富造成的心理距離就會自動消失,友誼也就容易建立或恢複了。

總之,在我們社會主義的國家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親密無間的,除了敬老扶幼之外,在平輩之間、同事朋友之間等等,都有著一種同誌的關係,應該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相互間的往來,要反對歪風邪氣,廢止那種從個人利益出發的,有損於革命事業的“關係學”,反對那種把走親訪友用來“走後門”的不正之風。其實,走親訪友,原是一條聯絡感情,增進了解的良好途徑;家庭訪問,原是黨的優良傳統之一,利用走親訪友“拉關係”,“走後門”,與黨的原則是背道而馳的。親友之間要思想見麵,互相交心,談真實思想、真實情況,成為知心人。不要言不由衷、吞吞吐吐、虛偽客套,或“逢人隻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另一方麵,親友之中,如果出現壞人壞事,也不能一團和氣。對壞人壞事,必須堅持原則,敢於揭發和鬥爭,比如在親友中有人聚眾賭博,或有人窩犯銷贓,或有人行凶搶劫,或有流氓活動和傷風敗俗行為的,要立即予以勸阻、製止和檢舉揭發,進行恰如其分的鬥爭,不能任其發展。

搞好親友之間同誌關係的交往,和揭發鬥爭親友之中的壞人壞事,這是我們交往中的光榮任務,把這兩方麵的事情都做好了,我們就對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