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1 / 3)

在社會交往中,常常因各種各樣的諸方麵矛盾,造成人際關係的緊張或破裂。這種緊張或破裂,對人的處世極為不利。所以,當人們意識到把人際關係搞得緊張或破裂得相當糟糕的時候,便會想辦法去彌補、去修複。

用怎樣的方法去彌補、修複,實際上是一個相當有學問的問題。本章節所闡述的內容,是針對如何彌補、修複緊張或破裂關係而進行的綜合性介紹,希望讀者能夠通過這些方法對號入座,對自己人際關係的恢複有所幫助。

1主動退讓法

當雙方為了某一事情發生衝突,互相爭執不下,以至於關係擱淺時,隻要有一方認為還不能徹底凍結關係,為避免關係破裂,這一方就應主動退讓。用這種表麵的妥協,去溝通對方的感情,使對方相信自己這方做事情的誠意和信譽。

這一技巧可以普遍運用於人的生活中,尤其適用於親友間,不僅可以恢複關係,語言、行為表示得當,還會增進感情。

2君子風度法

從容不迫、彬彬有禮、誠懇耐心、不計前嫌,處處以君子風度麵臨矛盾,使對方有安全感。當君子風度的一方提出有利於關係恢複的建議時,比較容易被對方接受。

這種方法對解決人際衝突較為適用,麵對一個有強烈自製力的人,誰又能置之不理呢?

3高姿態法

衝突激烈時,雙方均聽不進對方的意見,越是各執己見,爭論越是升級,致使矛盾激化,甚至關係破裂。

如果某一方有很顯見的錯誤時,為恢複關係,首先要做的是接受批評,消除對立情緒,既使自己這方的錯誤並不是主要的,也不妨擺出一些高姿態。比如請對方先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後大家協商解決。這樣做的結果,對關係的恢複將會十分有利,尤其可以促使對方做出很大的讓步。

4交換信息法

有些關係的破裂,是由於誤解造成的。這種破裂,通常都不具有真實性,如果能利用各種機會,充分交換信息,表明觀點消除誤解,矛盾便可迎刃而解。破裂的關係自然而然便會恢複。

5冷處理法

如果衝突的性質極嚴重、激烈,局麵很緊張,關係破裂在所難免,大家不妨采取“冷處理”法。

假若人們都是很真心地麵對現實,並且不希望關係真的如此糟糕下去,此時可以暫時不再涉及矛盾的實質,而是將問題擱一段時間,待大家都冷靜下來之後,再認真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辦,以便用最有效的方法去恢複關係。

6拖延戰術法

一般來說,拖延不是上策,因為矛盾往往是越拖越大,問題越拖越多。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關係的破裂並不是由於矛盾的加重,問題的不可逆轉造成的。而因為感情用事,或是由於某種原因(如某信息需暫時保密)一時不便講清,掩蓋了事物的真實性,形成了誤解,或是一時無法把有關正確的信息傳遞給對方,失去了信任感等等,才致使衝突形成,關係破裂。此時此情,可以暫時將這種狀況拖延一下等待時間,等待事實來說話。待事過境遷,真相大白之後,不用再解釋什麼,被誤解的一方一定會被誤解別人的一方所理解所接納,破裂的關係隨即修複。

7化幹戈為玉帛法

文人相輕,同行相輕,互相抵觸。尤其在學術問題上有了爭論,存在有失麵子的問題時,關係往往容易破裂。

清代著名醫學家葉天士與薛雪,生活在同一時代,還是同郡,關係曾一度因學術問題而致破裂。關於他們的這件事,還有一段故事,同時也是恢複關係的一個典範。

有位更夫,患了水腫病,去薛雪那裏診治。薛氏診畢說其患了不治之病,讓他回家準備後事。更夫絕望地離開了診所,還未到家就暈倒在路邊。恰遇葉天士正路過此處。為他檢查後確認更夫所患並非死病,隻是夏天受了毒蚊香熏染所致,並治好了更夫的病。薛雪聞知覺得有失體麵,聲譽受毀,對葉天士又氣又妒。為挽回自己的聲譽,與葉天士一決雌雄,他將自己的居所命名為“掃葉山莊”,自己的號也稱之為“掃葉山人”,並親自書匾掛於門首。葉天士知道後氣憤之極,認為自己治病救人,並非有意詆毀薛雪,也立一匾額上書“踏雪齋”懸至書房門首。

正值二人對壘之時,葉天士的母親病了,雖然葉天士精心治療,也未見效。薛雪聽說此事後,詳細打聽了葉母的病情,通過他的了解,並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辨證施治的意見,以及用藥的成分及藥量,並將此話傳給葉天士。葉天士聽後恍然大悟,按薛雪的提議煎藥,果然見效。葉天士佩服薛雪的高明醫術,為表示誠意,主動摘下“踏雪齋”之牌匾,並登門拜訪薛雪。薛雪也為之感動,覺得葉天士確有大將風度,深感慚愧,當即摘下“掃葉山莊”之匾,並向葉天士表示了歉意。

從此,兩位醫學大家相互學習,共同勉勵,為祖國醫學在溫病學方麵做出了重大貢獻。

8拔河比賽法

在每個人的大腦中,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拔河比賽”。最初的反應是聽之任之,然後才會產生較為理智的想法。

比如當兩人的矛盾衝突激烈關係處於僵持狀態時,他們對這種狀態所保持的,僅僅是一種任其下去的態度,並不以為自己的做法對二者之間的關係有何影響,甚至認為關係完了就完吧,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在冷靜下來之後,便會覺得自己當初的言行實在是沒有必要過於激烈,並會為關係的破裂大為後悔。

拔河比賽法所要告訴人們的是,大家在做事時務必控製自己的感情,切莫在衝動中做出喪失理智的事情來。一個問題能在自己的頭腦中多轉幾圈,多問幾個為什麼,多得出幾項結論,這樣結果會好得多。通過“拔河比賽”,也可以選擇出正確的方式,從而去恢複已經破裂了的關係。

9保持緘默法

關係已經破裂了,就不要再對對方說三道四。總講別人的壞話,不僅毫無意義,還會給對方造成更加反感的印象。

假如您還打算恢複關係,就更不能在背後說他人的壞話。知道您也許不會因為想與其恢複關係,就對對方意見全無,但隻要恢複關係是首要的,您就最好保持緘默。因為您可以想象,當一個破裂的關係對象希望與您恢複關係時,他一方麵在努力恢複,而另一方麵卻在別人麵前講您的壞話,您會同意與其恢複關係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保持緘默法,是恢複關係中的一種現身檢點法。

10持之以恒法

人應當養成一種以耐力為前提的習慣。耐力是一種涵養,有了耐力,很多事情便可以在忍耐或等待中實現。

恢複關係,有時也非一件簡單容易之事。因為其中會有許許多多需要解決的矛盾、需要處理的問題、需要協調的人際關係、需要安排的善後工作,做這些事需要很多時間。如果您想恢複關係,那就有可能要完成這些事,要完成這些事,就要準備在較長的時間中渡過。

當然,時間並不是沒有止境的。根據“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規律,分了一定階段,某些長久分裂的關係,可以自然彌合。但是這並不排斥人為的努力。這種努力是行為與時間的總和,就因為這種總和,人們才要使用持之以恒法。以持之以恒的精神,一點一滴地去進行、去攻破。由於有了持之以恒的努力,或許自己所期望得到的那個結果,會來得更迅速些。

11小事效應法

對小事的態度如何,有時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比如有一位領導,他非常希望今天下班以後,能有幾個人再加班,完成一些零部件的加工。但是他並沒有先把自己的意圖告訴工人,而是對一個昨天請假照顧母親的工人說:“你的母親有病,為什麼不在家裏多照顧母親幾天?她的病好些了麼?”然後他又對一個剛剛結束病休上班的工人說:“如果身體頂不住,可以再休息幾天。”最後,當他準備離開工人們,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之前又說:“如果誰有急事,可以事先說明,該辦就去辦吧。”他出去以後,工人們深為領導對他們的關心所感動。紛紛表示,給這樣的頭辦事,別管多累也願意,人家這麼關心咱們,咱們為什麼不鼎力相助他呢?果然,在下班之前,那位領導宣布加班事宜時,工人們都自覺自願地留下了加班。

這就是“小事效應”,恢複關係也是一樣。利用“小事效應”,可以使對方感受到您的誠意,將關係向前推進。當您在事先做了一些看起來是小事,但對對方卻有幫助的事情後,對方怎能麵對您的姿態而仍板著冷麵孔呢?”

12誤解對照法

“我原以為他是那個意思,”“我沒有意識到他那樣做,是為了我好。”

在生活、工作中,這種情況出現得很多很多。正是由於憑自己的感覺去斷定別人,才不斷地造成對他人的誤解。對他人的誤解一多,就必然會出現關係危機。事實上,人們隻要能稍加小心地為他人多想一些,把他人想得好一些,誤解就會少一些。

挽回誤解而造成的關係破裂的最好辦法是使用誤解對照,取得對方對自己的理解和原諒。下一次,請務必將事情弄清楚之後,再做決斷。如果是別人誤解了您,您也應耐下性子,暫時接受一切現實,等待對方認識自己的缺點。因為您也許曾誤解過他人,為什麼不能將心比心呢?

13把握時機法

火候——似乎是烹飪方麵較為重要、關鍵的一環,因為隻有在火候適宜時,才能做出最可口的飯菜來。而待人接物,也須掌握火候,時機掌握得不好,有很多事情是難於成功的。

關係破裂後,如果想要合好、恢複,把握時機同樣重要。

關與章在結婚之前,章的父母堅決不同意,因二人矢誌不移終於辦理了結婚登記,章的父母同章斷絕了關係。在一次意外事件中章的父親股骨骨折,而章家的男兒出差在外,家中沒有男性公民照顧章父。章的丈夫關聞訊即刻去了醫院,在章父住院的一個月裏,承擔起了端屎、端尿,照顧病人的義務。章父為此大為感動,悔恨自己當初的做法太過偏激,對女兒、女婿深表歉意,他們的關係自然恢複。

這個“火候”雖然是客觀提供的,但卻是因為關與章及時地掌握了它,並同時主動做出修複姿態,才扭轉了局麵。因此,把握時機,當重在把握。

14謝絕他人法

當破裂的關係暫未修複時,如果有一方想修複,又礙於某些原因不能公開修複時,可以在“秘密”狀態下先行接觸。這個接觸一定是極小範圍的,接觸人員也是極為可靠的。有時候最好局限於兩人,謝絕他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