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爾,有了矛盾不能推卸責任,多承擔一點,對日後關係的恢複,必有好處。
29言而有信法
假如你們或您,已經向對方做了某種承諾,尤其是有利於恢複雙邊關係方麵的承諾,你們或您就必須履行諾言而不能失信。因為那些諾言已經被對方一字不漏地牢記著。一旦言出,則必將有果。
30竭力容忍法
丙君曆來是個不受人氣的人。每每與他人發生爭執,多半是他人先行認輸,於是他才能善罷甘休。可是此次他麵對丁君,卻表現出了少有的“謙讓”。
兩月前,他與丁為了一點小事發生爭吵,偏偏丁這次沒有向丙認輸,丙與丁原本關係就很一般,丁如此對待他,他肯定是當仁不讓。丙、丁,順理成章地變成“陌生”人。
忽然一日丙的母親患了重病,聞知丁的父親是位醫術高超的老中醫。丙的母親最信中醫,為盡孝子之心,丙不得不對丁“低三下四”。
丁見丙如此對待自己,知道一定是丙有求於自己。他看不起丙“唯我獨是”的霸道做法帶給自己的那口惡氣,憤然道:“說你不是個東西一點也不過分,如果你可配作個人,怎麼你總不把別人當人看,顯然你不屬於人類,所以在你的頭腦中便沒有人格這個詞。”
丁的話說出來確實刺耳,丁已做好了與丙再次大吵一架的準備。誰知丙滿含怒氣的目光忽然變得溫良了,硬是從牙縫裏擠出一句:“我是沒人味”的話來。
丁還能怎麼辦?對於丙來說,他的涵養已經到了頭,丁不想再步丙的做法,得理不讓人。於是他隻好原諒了丙,不僅與丙恢複了關係,還幫助丙的母親到自己父親那裏治了病。
31智者開竅法
柏拉圖和蘇格拉底,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智者。什麼叫智者?意義肯定是相當廣泛,且不易用一句話來結論的。但有一點不會有人反對,那就是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愉快,盡量把別人往好的方麵想。
亞裏斯多德也被人稱作智者。他有一句“沒有人是故意行惡的”的名言。他這樣說是在告訴人們,我們都在身不由己地走著我們正在走的路,我們的經曆使得我們成為現在的樣子。因此,我們對一個人所作所為的原因越了解,就越不會感到生氣。
當人們的關係日趨緊張時,如果大家都是智者,或者試圖去做智者,請務必記住無論對方的言詞有多激烈,行為有多過火,十之八九都不是真的。相信人們的思想感情建立在善待對方的基礎上,世上便沒有什麼矛盾不能化解,何等破裂的關係不能恢複。
32第一步法
或許事情並非完全如此。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當人們聽他人演講或是發表長篇大論的講話時,大多數人都像戴上了耳機。這就是傳遞信息為何如此艱難的原因。
不要想象人們的所有願望都會如同自己一樣,猶如不要想象人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聽某人的演講或是發表長篇大論的講話。其實,很多人沒有那樣做。在他們當中,也許隻有十分之一的人在聽講,但第二天又會有不少人把昨天聽到的內容忘得一幹二淨。
無論做什麼事情,能夠意識到並非盡如人意,就會為日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是所謂的“第一步法”,第一步意識到困難在所難免,然後再做出第二步、第三步,乃至更多步的行動計劃。因為事先充分估計了種種可能發生的矛盾,沒有盲目樂觀,當恢複關係時往往比預計的要順利得多。
33先聽後說法
通常說,每位患者到醫生那裏去看牙病或是咽喉病的時候,往往總是盡量張大嘴巴,目的是使醫生能夠看清自己的病情。但是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即使是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一件最容易的事情,也得深思熟慮,不可以隨隨便便就去指責他人,或是無意間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要養成習慣,在張開自己的嘴巴之前,應先去了解對方的觀點。這樣做當然要花費一點精力,但為了得到好的結果,這種努力是很值得的。
為了和想恢複關係的一方和解,在與之洽談時,不妨先聽對方說。等對方說夠了,要說的觀點表明了,您再根據對方的意思以及自己的願望去發表意見。這樣做,有時也許會承擔一些委屈,但經過您的慎重表態和真誠努力,結果一定會比輕率評判要成功得多。
34審慎抉擇法
為什麼一座摩天大樓,在強烈地震的猛烈衝擊下,仍能巋然不動在高高聳立?原因很簡單,它有足夠的可以承受震動的穩如磐石的地基。同樣,人們的最佳決策亦必須建立在審慎的原則之上。
人的決定不應受感情控製,更不應隻圖一時的需要而采取盲目的行動。假如您真的想同某些方麵恢複關係,您在行動之前的決策一定得慎而又慎。隻有在慎重權衡利弊之後才去邁步的人,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因為這樣做使之前後的行為相一致,絕沒有矛盾百出、不好收拾的情形出現。
35心靈感應法
“心靈感應”其實就是指要學會揣度、掌握別人的心思。您當然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像動腦外科手術一樣,打開一個人的頭顱,為的是弄清那人頭腦中正在想著什麼。但是假使您在采取某些行動之前,能認真地去想象一下別人可能在想些什麼,那麼您做起事來會輕鬆得多。
您如果非常希望能同您的故友恢複關係,您就首先應該估計一下他(她)此時此刻的態度。揣度了對方,彼此有了心靈感應,沒有打無準備之仗,您一定會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您處理問題時一定會更加得心應手。
36博采比較法
自信當然很好,至少,它可以使事情的成功有靠山可依,但是也請不要忘了,個人的眼界與方法,常常總不是那麼開闊,總不是那樣靈活多變,即使再聰慧的人,也有無計可施、愁腸百結的時候。
為什麼不去借鑒別人,為什麼不去求教於他人?
不管何時,請相信,在世界各地至少有一千人在處理與您所處理的同樣的問題。有的人處理得較糟,而有的人一定則處理得較好。或許在紐約,或許在香港,或許在烏魯木齊,或許在呼和浩特,或許就在您的身邊。您要千方百計地找出在您想處理的這類問題上處理得較好的人們,了解一下他們是怎樣處理的,力爭找到處理這類問題的最佳方案,用以改進自己的一些不當方法。這樣一來,恢複關係的進程就會加快。
這種博采比較的方法雖然有些費時,但如若尋到,結果會事半功倍。
37敢冒風險法
恢複關係,對某些人來說,猶如徘徊在十字路口,想去恢複又不敢向前走,生怕一步沒走好,反到招惹了更多的麻煩,致使雙方的關係總是僵持不變。
如果您有誠意,就不要害怕招惹麻煩。受一兩次挫折算什麼?唯有如此才能幹成大事。您可以確信,每位真正的成功者,都不同程度地自找了麻煩,敢冒風險。愛迪生有一句格言:每獲一個成功,總是以九十九個失敗為代價的。愛迪生是敢於冒險的人,因為他有資格說出這樣的話,因為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為了成功,不要怕九十九個失敗,風險之後,便到了寧靜的港灣。
38征服內心法
邏輯是一門很嚴謹的學問,它可以廣泛應用於人的生活中的各個領域。然而,當一個人如果根本不想改變自己的主意時,任憑什麼適合於他(她)的邏輯學或是辯論,都不會打動他(她)的心,迫其改變主意。
您如果試圖讓對方相信您,可以據理陳述,也可以激烈得麵紅耳赤。不過如果人家並未相信您的話,無論您怎樣表示決心,您的努力也是徒勞。
您必須接受以下觀點:您的起始步應當立足於征服對方的內心,而不是強迫他人接受您的觀點。當您已經贏得了他(她)們的內心,你們的關係也已經恢複。
39變通處理法
為了能和小江恢複關係,小劉親自找上門去和解,誰知小江並無和解之意,生生以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方法下了逐客令。
小劉回去之後反複回憶了自己與小江關係破裂的經過,深知他們之間的誤會太深了。於是,他提筆寫了一封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信,向小江表達了自己願與其恢複關係,友好相處的心意。小江接信後,果然改變了過去的態度,與小劉重修舊好。
這個事例說明,條條大路通北京,有些路或許繞道,有些路或許難行。但目的地隻有一個,可以換最近、最好走的路走。處理關係當麵鑼、對麵鼓不易被感情接受,那就變通一下,打上一個電話,或是寫上一封親筆信,用這樣的方法,對反對意見進行解釋,或是做一些必要的妥協,免得矛盾愈演愈烈,誤會越來越深,關係越來越僵。
40尋找症結法
您已經溝通了與她恢複關係的渠道。可一當你們“談判”時,卻又大吵了起來,是何原因?時機不成熟?方法不對頭?對方無誠意?還是……不,您搖頭否定。那又是為什麼?
每當此種情況出現,往往都是因為你們隻有恢複關係的願望,而沒有事先考慮好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談到敏感的問題時,誰都不會讓誰,所以應該設法尋找問題症結之所在,抓住主要的地方去談、去攻破,這樣便可以較好地解決你們之間的問題。
41表情統領法
人的麵部表情,往往對人的為人處世起著決定性作用,當人滿麵春風,以微笑去感染他人時,這個人的人際關係,一定相當不錯。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喜歡與麵部表情冷酷的人打交道。
當恢複關係的時機已經成熟,需要您去與對方接觸、麵談時,您可千萬得注意自己的麵部表情,表情此時是統領一切的。笑得好看,談得就有可能投機;死板麵孔或是趾高氣揚,即使再有份量的話說出來,對方也會不屑一顧。因為您的表情證明,您還是沒有把對方放在眼裏,人家幹嘛要看您的臉色?人家幹嘛非要與您恢複關係?
有生性不苟言笑,嚴肅多於活潑性格的人,假若不是非他(她)不可,正式恢複關係時,最好不要與對方接洽,如非他不可,也千萬得事先練練笑和幽默。否則,事情不但不會有進展,肯定非砸不可。
42投其所好法
很久以來,“投其所好”是作為一個貶義詞。這主要是因為“投其所好”者的目的往往是自私的、不可告人的。假如目的是光明磊落,合乎情、順乎理的,“投其所好”就可以正名了。我們這裏攻心術的用法,正是基於後一種意義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