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節 不可輕易得罪別人(1 / 2)

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敵人添一堵牆。作為一個辦事人員,應盡可能少樹敵,更不可過多得罪人。

戰國時期,齊國大夫夷射,在接受國王的宴飲後,酒醉飯飽而出。此時擔任王宮守門的小吏則跪請求說:“給我一點酒喝吧。”夷射斥責則跪說:“一個下賤的守門人也想飲用國王的美酒嗎?滾開。”夷射走遠後,則跪在門前將碗裏的水潑在郎門的接水槽中,類似小便的樣子。

天明以後,齊王出來對則跪嗬責說:“昨天晚上,是誰在此處小便呀!”則跪回答說:“夷射在這地方站立過。”齊王大怒,因此誅殺了夷射。

一個卑賤的守門人因為被大臣所汙辱,竟然設計要了大臣的命,由此可見樹怨的害處。古人正是看到樹怨的害處才警示人們不可輕易得罪人。

香港巨富胡金輝在介紹他的成長時,曾告誡說:“處世方麵,另外有一點,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千萬不要得罪人!越有地位,越應該不得罪人。寧願自己搽麵惜膏,得罪自己好過。”

美國總統林肯以偉大的業績和完美的人格獲得了人們的衷心敬仰,他的許多事跡世代被人們傳誦。但他在成長道路上也曾因為愛得罪人而經曆了不少的坎坷。

林肯年輕時,不僅專找別人的缺點,也愛寫信嘲弄別人。且故意丟棄在路旁,讓人拾起來看,這使得厭惡他的人越來越多。後來他到了春田市,當了律師,仍然不時在報上發表文章為難他的反對者。有一回做得太過分了,最後,把自己逼入困境。

1942年秋天,林肯嘲笑一位虛榮心很強又自大好鬥的愛爾蘭籍政治家傑姆士·休斯。他匿名寫的諷刺文章在春田市報紙上公開以後,市民們引為笑談。惹得一向好強的休斯大發雷霆,打聽出作者的姓名後,立刻騎馬趕到林肯的住處,要求決鬥。林肯雖然不讚成,卻也無法拒絕。身高手長的林肯選擇了騎馬比劍,請求陸軍學校畢業的學生給他教授劍法,以應付密西西比河沙灘的決鬥。後來在雙方監護人的排解下,決鬥風波才告平息。

這件事給林肯一個很深的教訓,他認識到批評別人,斥責別人甚至誹謗別人的事就連最愚蠢的人都不會做。而一個具有優秀品質並能克己的人,卻常常是揚棄惡意而使用愛心的人。從此,林肯改變了自己對人刻薄的做法,以博大的胸懷贏得了民心,林肯的教訓及成功是值得我們仔細體味的。

美國前副總統安格紐以失言出名。他曾激烈指責新聞界的是非,他說:“老是作反政府的言論的大眾傳播物,簡直是叛徒。”這句話在新聞廣播界,引起了極大風波,招致了新聞界的合力圍攻,即使他要收回這句話,也已經太晚了。後來時代雜誌的哥拉姆斯特分析說,這隻怪安格紐用錯了一個字,如果把Massmedia(大眾傳播物的複數形)換作Massmedinm(單數形),就不會有什麼風波了。這是因為以複數代替單數等於指責了所有新聞廣播界,觸犯了眾怒。所以,如果我們要表示指責或批評時,應盡量采取“有的人”“個別人”這樣的單數稱謂,不要由此而招來大家的怨恨。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劉秀在滎陽稱帝時,隻擁有黃河以北的部分土地,攻占的多是些中小城市。劉秀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不會滿足於一隅偏安。即位不久,他親率大軍由黃河北岸的懷縣(今河南武涉縣附近)出發,沿河而上,包圍了黃河南岸的洛陽。光武帝劉秀坐鎮與洛陽一河之隔的河陽(今河南孟縣西),指揮圍攻洛陽的戰鬥。

洛陽地處中原,在西漢時期就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有著重要地位,是兵家必爭之地。洛陽守將朱鮪,原是綠林起義軍的將軍,更始皇帝劉玄稱帝時,拜為大司馬。此時劉玄已投降赤眉軍,但朱鮪仍然堅守此地。洛陽城高牆堅,糧草充足,加上朱鮪固守,劉秀大軍圍攻三個且終不能破城,不免心中著急。到了十月,一天,劉秀正為洛陽久攻不下而煩躁,突然想起了大將岑彭。這岑彭在王莽新朝時,是棘陽縣令,劉繽攻克宛城時被俘。當時劉玄主張殺掉他,被劉繽說情救下。後一直在劉繽手下。不久,劉繽被劉玄殺害,岑彭就當了朱鮪的校尉,曾在戰鬥中殺死王莽的揚州牧李聖,占領了淮陰(今江蘇淮陰縣)城,被朱鮪推薦為淮陰都尉,因此,岑彭和朱鮪之間有過一段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