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節 不與小人結仇(1 / 2)

和小人保持距離,這是辦大事者都必須遵守的規則。因為小人的小心眼有時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麻煩。

有一個故事:父親在臨終前交代兒子務必替他報仇,兒子問是為了何事。這個人說:十年前在一個聚餐場合某人夾了我想吃的一塊肉。兒子問他,當時為何不趕快夾起來吃?父親說,因為筷子上已有一塊肉。兒子說,把那塊肉趕緊吃掉呀!父親說,可惜我嘴裏正吃著一塊肉!

常言道:君子不念舊惡。這是對君子的要求,也是君子的標準。但事實上真正能做到“不念舊惡”的能有幾人?有的人宰相肚裏可撐船,有的人則不然,芝麻大的小事也會記恨在心,難以釋懷。在求人辦事中,我們常會不自覺地得罪這類心胸狹窄的“小人”,而且有時得罪了,自己也不知道。這些人不但“不忘舊惡”,而且會耿耿於懷,一有機會就要加倍報複“以消心頭之恨”。

有不少人嫉惡如仇,他們對小人不但敬而遠之,甚至還抱著仇視的態度。在這裏,我想敬告諸位,千萬不要嫉惡如仇。因為這樣做固然足以顯示出你的正義,但在人性叢林裏,這並不是保身之道,反而凸現了你的正義非常不切實際。由於你的正義公然暴露了這些小人的無恥、不義,為了自保、為了掩飾,他們會對你展開反擊,這些反擊往往令人防不勝防。也許你不怕他們伺機報複,也許他們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為小人,是因為他們始終在暗處,使用的始終是卑鄙下流的手段,而且不會輕易罷手。你別說你不怕他們對你的攻擊,看看曆史的血跡吧,有幾個忠臣抵擋得過奸臣的陷害?

所以和小人要保持距離,而不必嫉惡如仇地和他們劃清界線,畢竟他們也是需要麵子的!唐朝名將郭子儀和宰相楊炎對小人的不同態度恰恰說明了這一點。

郭子儀身為國家老臣,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卓越將帥。有一次,郭子儀正在生病,當朝權臣盧杞前來拜訪。此人乃是中國曆史上聲名狼藉的奸詐小人,相貌醜陋,生就一張鐵青臉,臉型寬短,鼻子扁平,兩個鼻子朝天,眼睛小得出奇,時人甚至把他看成是個活鬼。正因為如此,一般的婦女看到他這副尊容都不免要掩口失笑。郭子儀聽到門人的報告,馬上下令左右姬妾都退到後堂去,他獨自憑幾等待。盧相走後,姬妻女侍們又回到病榻前問郭子儀:“許多官員都來探望您的病情,您從來不讓我們躲避。盧中丞來為什麼就讓我們都躲起來呢?”郭子儀微笑著說:“你們有所不知,這位盧中丞相貌極為醜陋而內心又十分陰險。你們看到他一定會忍不住發笑的。那麼,他一定會忌恨在心,如果此人將來掌權,我們的家族就要遭殃了。”

郭子儀不愧有識人之明,他看清了盧杞的陰險麵目,雖然位極將相,也不敢得罪他。

盧杞的爺爺是唐宗時的汞相盧懷慎,以忠正節儉著稱,從不以權謀私,清廉方正,是位頗受時人尊重的賢相。他父親盧莢也是一位忠烈之士。盧杞在乎日裏不注意衣著吃用,穿得很樸素,吃得也不講究,人們都以為他有祖風。盧杞本人也善於揣摩人意,很有心計,貌似恭謹,容易取得別人的信任。俗話說,大好似忠。盧杞靠一套左右逢源的本領很快就由一名普通的官員爬上了丞相的寶座。盧杞當上丞相之後,與其他奸臣一樣,最先要辦的就是鞏固已得的地位,樹立威權,打擊異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