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第2則必須加入一個圈子(1 / 1)

職場的人需要圈子就像饑餓的人需要麵包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在家靠父母並不是說要靠父母養活,而是說如果想要做出一番成績的話,對於在家裏的人,父母的社會關係是離不了的。朋友也是這樣,人在江湖,有幾個人說能自己不需要朋友?

在職場,圈子的意義也就意味著關係、消息這些重要的職場因素。無論你原來是一個什麼身份的人,走進了職場就意味著你變成了一個職場人士,在適應這個新身份的同時,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看周圍都有哪些圈子。

也許在生活中遇到難題的時候,有你的家人、朋友為你解圍,但是一旦變成了職場人士以後,職場上的事情,你的家人和朋友就沒有辦法插手了。這個時候,唯一能幫助你解決問題的就是你在職場圈子裏的同事。

職場圈子就像一個職場大家庭一樣,裏麵什麼樣的人都有,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當然他們有別於你的家人和朋友,因為職場圈子的基礎就是利益,圈子裏的人可能因為利益而結合,因為利益而崩裂,這都是尋常的事情。但是,要緊的是不要裝清高,也不要覺得你不是一個利益的動物,因為加入一個職場圈子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空降兵也有加入圈子的妙法

作為一個職場空降兵,Erica知道要和同事們搞好關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是中國人,但是從小在美國長大的Erica行事作風都非常美國派。而且又是被直接空降到上海分部做企劃部經理,上班的第一天,Erica就看到了同事們或冷淡或敬畏的眼神。

職場空降領導往往就像是一個嫁入豪門的後母一樣,麵臨著嚴厲的“婆婆大人”一樣的上司的考驗,下麵有能力卓越、驕傲的下屬。在這樣一個氣氛中,想在短時間裏有所成就是絕對不易的事情。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會成為一個四麵楚歌的孤家寡人。

對於這些環境因素,Erica在美國被通知空降以前就有了心理準備。但是,她沒想到的是,現實的形勢往往比想象中更加嚴峻。

Erica知道中國是一個重視情誼的國家,因為自己的父母都是中國人,自己雖然生長在美國,但是從小受父母的熏陶,對中國的一些相處之道也有較深的了解。雖然Erica知道在上海的分部裏,各個上司之間也有自己的小圈子,但是,她最終決定還是先加入下屬們的圈子,和他們搞好關係。後方不穩定,自己一個人是不可能在前方作戰的。

因為自幼生活在美國的緣故,所以Erica的字典裏沒有“靦腆”這樣的詞彙。她和下屬打起招呼來就像是一朵快樂的向日葵,和煦、溫暖不說,而且永遠笑容可掬。下屬們對Erica漸漸地心生好感。

Erica平日裏對下屬也十分關心,她甚至會和女下屬討論服裝和化妝品的問題。哪家的精品店又在上海開了,哪種化妝品效果好。有時還會討論烹調的問題,甚至衣服的頑固汙漬怎樣祛除都可以成為討論的話題。

Erica對男下屬的做法一般都像老大姐一樣,她甚至會開玩笑地警告自己的男下屬說,不要對辦公室的女同事有非分之想。

當然,Erica在工作上是絕對嚴格要求的,工作的時候是不能開玩笑的。她本人工作作風幹練、果斷,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可敬、可親、可愛是同事們對Erica的印象,而且越和這個上司相處,越覺得她是一個好領導。加班的時候,她會自己出錢給大家買零食。周末的時候,她還會和同事們一起去酒吧裏放鬆跳舞。有時,她還會邀請幾個單身的同事到家裏品嚐自己的廚藝。

一起工作,一起遊戲。工作的時候她是這個圈子中的老大,遊戲的時候她往往會像鄰家姐姐一樣傻傻地在一邊笑。努力工作,愉快地遊戲,Erica很快成為下屬圈子裏的王牌人物。有這樣一個圈子做後盾,Erica很快在職場中做出成績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圈子對職場人士的重要性和麵包對饑餓的人的重要性是一樣的。沒有人可以在複雜的職場中做一個獨行俠,即使你有著超人一樣的本領,你也不可能什麼事情都做好。

圈子裏的人相處得好,就可以成為你的臂膀,特別是對領導人來說,有的時候和你的下屬搞好關係是十分重要的。

職場的分工越來越複雜,職場越大,圈子越多。一個人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社會上,一個職場人士也不可能孤立地矗立在職場上,不喜歡或者不加入職場圈子的人,最終的結果隻能是被職場遺棄。

職場的圈子,用更為形象的比喻就是一個碩大的魚缸,魚缸裏的魚不可能沒有水,圈子就像是魚缸裏的水一樣,成為魚不可或缺的生命需求。一個人想要在職場上成功的話,自然就要如魚得水。沒有水的幫助,也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