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豪爽精明的晉商之冠:喬貴發1(1 / 3)

四、豪爽精明的晉商之冠:喬貴發1

1喬貴發事略:白手起家創巨富

一個孤兒,一個窮光棍,一個拉駱駝的,一個做豆腐的……最終竟成為稱雄包頭的巨商!他靠的是什麼?豪爽與精明的個性!苦難的童年生活磨礪了他的個性。他創建的廣盛公字號,長盛不衰,維係了買賣二百年;他建造的山西喬家大院,被後人稱為“晉商之冠”。他的億萬家財,正是從他的個性中淘來的。

喬貴發自幼父母早亡,在家鄉備受冷落,傷心之極,他萌生了闖口外的想法。最初他跟著大盛魁字號裏的駱駝隊的許班頭走出家鄉喬家堡,來到內蒙憑力氣謀生,後來聽許班頭講起大盛魁字號三個窮苦人創業的故事,大受震動,決心自己也要像大盛魁的東家一樣創一番事業。原來,大盛魁是由三個窮漢創設的,一個是祁縣城內人張傑,一個是祁縣祁城人史大學,另一個是太穀縣武家堡人王相卿。他們都因家貧出去謀生,在殺虎口費揚古將軍的軍隊裏謀了差,挑擔給人家采辦東西,供軍隊所需。當時,位於山西右玉縣城北二十華裏的殺虎口,是長城邊的一個關市,自明朝以來,這裏就是漢蒙定期貿易的重要集散地,他們合夥做生意,曆盡千辛萬苦創立了大盛魁字號。喬貴發深深地向往王、張、史三人的輝煌業績,他們曾窮困得過大年吃不起餃子,靠喝米粥過年,而後來他們竟折騰起這麼大這麼興旺的字號。他們一代人受苦受罪,兒孫們長享福……自己也是個窮漢,也是個祁縣人,也能吃大苦耐大勞,也想出來掙大錢發大財,自己也應該像“大盛魁”的這三位東家一樣,去闖蕩一番事業!喬貴發白天看了一天,晚上又想了一夜,在一個地方不值錢的東西,一到了缺它的地方,就身價百倍了。缺者為貴,買賣人就是這樣做買賣,從多餘的地方賤買,再到缺的地方貴賣;這一買一賣,爛貨就變成了寶貝,大把大把的銀子也就流進買賣人的口袋裏了……怪不得買賣人能掙大錢呢!原來是這樣掙啊?做一個買賣人!一定要做一個大買賣人!想好之後,他對自己的恩人許班頭開誠布公地說:“師傅,拉駱駝是能攢幾個錢,可就是那幾個死錢,是血汗錢,辛苦錢啊!你拉了十幾年駱駝,一共能掙多少錢?可人家十幾年做買賣,又能掙多少錢?拉駱駝,越拉越老,身子越垮,越老越不能掙錢了;可做買賣,越做越精,腦子越靈,越老越能掙大錢!師傅,我實在不想一輩子拉駱駝,一輩子拉駱駝實在沒出息啊。靠著大盛魁,也好鬧點錢,背靠大樹好乘涼嘛!可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大樹底下卻長不起大樹來……”許班頭聽後,竟然高興地哭了,他覺得這個徒弟有出息,而設宴為他送行。於是,喬貴發辭別了師傅後來到地處北國的薩拉齊,這是一個剛剛形成的集鎮,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和做買賣的商人。農民靠力氣,商人靠腦子,耍手藝的人少,恰恰還沒有耍豆腐豆芽手藝的!薩拉齊市麵那麼多黃豆綠豆,卻沒有賣豆腐賣豆芽的!他豁然開朗了,做豆芽!薩拉齊豆賤菜貴,把豆子變成菜,不就貴了嗎?不就可以做買賤賣貴的好買賣了嗎?對了,還可以做豆腐!——這不就是自己的手藝嗎?

喬貴發的豆芽、豆腐填補了薩拉齊的市場空白,也填滿了自己的錢袋。在利人中利己,在贏利中贏名,一年多的時間,他不僅賺了一筆錢,也在薩拉齊有了一席之地,他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買賣人。一年下來,喬貴發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駝工,一躍而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買賣人,他實在感歎不已;三年下來,喬貴發從一個一貧如洗的農民,一躍而成為年收入五百兩銀子的買賣人,他更是感慨萬千!他萬萬想不到,當初在外祖父家受苦受難中學得的做豆腐、生豆芽手藝,竟會派上這麼大的用場!他掘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有了這第一桶金,喬貴發便和一位叫秦四兒的人合夥效法大盛魁三個創業人的方法,開始做大生意。首先他們適應了旅蒙商隊的口味,喬秦兩人開草料鋪旗開得勝,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之後喬貴發又做“買樹梢”糧食生意而大發其利。接著他們在包頭鎮圖霸業。房子建好,鋪麵修好,字號起好叫“廣盛公”,成為包頭商界的老大。他又轉向銀錢市場,或囤積製錢壓低銀價,或囤積銀子壓低錢價,多財善賈,長袖善舞,憑著廣盛公財大勢雄,喬貴發操縱著包頭的銀錢市場,呼風喚雨,左右逢源,大獲其利!有了錢他不忘記家鄉人,把錢散給窮鄉親,後來又蓋了那處著名的喬家大院。他又為廣盛公製定了規章製度,僅這一套製度,維係了廣盛公字號的買賣二百年。

2靠賣豆芽做豆腐在薩拉齊創業

出外闖蕩是年輕人特別是那些在家鄉不得意的年輕人的夢想,喬貴發正是那千萬不得意者中的一位。乾隆初年,喬貴發決心跟著大盛魁字號裏的駱駝隊的許班頭去口外闖一闖。

駝隊開始行進了。福子和虎子各拉一條韁繩在前邊走,喬貴發則跟著許班頭跑前跑後照料。五六十峰駱駝浩浩蕩蕩,走出了山西老家賈令鎮,十分壯觀。

喬貴發哪裏見過這場麵,驚訝得隻是讚歎:“真威風,真氣派呀!”

“這還威風氣派?”許班頭作為大盛魁的老駝工,他見的大了,他說:“大盛魁幾千峰駱駝集中在歸化城過標時,那才叫威風氣派呢!”

喬貴發的驚訝,使許班頭覺得作為大盛魁的一個駝工,更得意了。於是,一個驚訝好奇,一個得意好顯,許班頭便滔滔不絕地給貴發講起了大盛魁是由三個窮漢創建的的故事——

原來,大盛魁是由三個窮漢創建的,一個是祁縣城內人張傑,一個是祁縣祁城人史大學,另一個是太穀縣武家堡人王相卿。他們都因家貧出去謀生,在殺虎口費揚古將軍的軍隊裏謀了差,挑擔給人家采辦東西,供軍隊所需。當時,位於山西右玉縣城北二十華裏的殺虎口,是長城邊的一個關市,自明朝以來,這裏就是漢蒙定期貿易的重要集散地,蒙民所需的緞布、茶葉、米鹽等從這裏輸出,蒙民所餘的牛馬毛皮等則由這裏輸入,是漢蒙貿易的重要紐帶,自然也就是商人牟利的地方。又由於這裏是一個“口”,關係國家民族安危,所以從明朝至清朝,都有重兵鎮守。所以,這裏既是一個邊貿口岸,又是一個軍事重鎮。於是,從商人角度而言,這裏既有漢蒙貿易之利,又有供應軍需之利,故商人們趨之若鶩。王、張、史三人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這裏,以供軍需為主,間以邊貿為輔。康熙皇帝禦駕親征噶爾丹叛亂時,費揚古將軍率部出征,離開殺虎口,進入外蒙地區征討。由於長途遠征於荒涼的外蒙地區,軍需極費,軍人本身根本無法解決,費揚古隻得令商人隨從,並給以不少優惠條件。於是,他們三人肩挑貨擔,跟隨軍隊進了蒙古地區。平定噶爾丹叛亂後,費揚古的軍隊奉命在烏裏雅蘇台和科布多安營紮寨,與之關係密切的王張史三人便也隨軍住下。

這一來,他們發現,這裏的牛馬羊和毛皮比殺虎口便宜幾倍,而緞布、米鹽、茶葉等貨則又高出幾倍,若能把兩地貨物倒販一下,豈不是有大利可圖!可是,兩地相距四五千裏,長途販運又談何容易呀!

三個人合計起來,合計來合計去,終於合夥了。過去那種肩挑貨擔的小買賣可以單幹,可以跑單幫,現在要幾千裏地長途販運,哪能再一個人單幹!於是,為了幹更大的事,為了掙更大的錢,昔日結隊跑單幫的三個朋友來了個三合一。三個朋友成了一家結義弟兄,共同開設了一個“吉盛堂”字號,內以殺虎口為根據地,外以烏裏雅蘇台和科布多為依托,開始了長途販運。

可是,長途販運大宗商品,本錢占用大,周期又長,他們湊起來的本錢根本不夠,雇了駱駝買不起貨,買了貨又雇不起駱駝,而小打小鬧的小宗商品販運則不上算。沒辦法中想辦法,他們便憑往日在殺虎口的信譽,向一些熟人賒貨。於是,他們從殺虎口賒上貨,再花錢雇上駱駝運到外蒙地區,高價銷了貨,低價進了蒙民的毛皮等貨,再販回殺虎口高價銷出。本來是很好的買賣,但由於當時普遍存在的賒銷行為,平常方便了生意,促進了買賣,可到結算期就難免有周轉不靈的字號,這一年年關恰好遇到了他們頭上。他們賒出去的貨,給他們算不了賬;他們賒進來的貨,人家要和他們算賬。他們本來就沒有多少本錢,收不回自己的賬,哪有能力還別人的賬?恰巧遇上這家債主苛刻,不僅把他們鋪裏的全部銀錢一搜而光,而且把他們過大年包餃子的白麵也端走了!這個大年怎麼過呀?幸好,還剩了一點小米……無奈何,三個身無分文的窮漢隻得靠熬米粥渡過了年關。

在這次窮困中,“吉盛堂”的牌子砸了,但三個人不灰心,不喪氣,更團結了,更有誌氣了。他們發誓:一定要掙大錢發大財,重新創個大字號,讓那些小看他們的債主們看看,讓他們睜大眼睛看一看!

以後,三個人同心協力,克服困難,總結經驗教訓,終於使買賣越做越大,越做越熟,最後在烏裏雅蘇台開設了“大盛魁”字號,買賣重心也完全離開殺虎口,深入到了蒙古地區。為了銘記創業的艱難和窮困的羞辱,也為了銘記“米粥”的救命之恩,他們就定下了“過大年喝米粥”的規矩。

這個故事,許班頭講得娓娓動聽,喬貴發聽得津津有味,他聽得入了迷,出了神,他深深地向往王、張、史三人的輝煌業績。他們曾窮困得過大年吃不起餃子,靠喝米粥過年,而後來他們竟折騰起這麼大這麼興旺的字號!他們年輕時受苦受罪,老了享清福;他們一代人受苦受罪,兒孫們長享福……自己也是個窮漢,也是個祁縣人,也能吃大苦耐大勞,也想出來掙大錢發大財,自己也應該像“大盛魁”的這三位東家一樣,去口外闖蕩一番事業!

說話間,駝隊已經渡過烏馬河,出了祁縣地界,喬貴發回首南顧,隻見烏馬河對岸楊柳依依,飲煙嫋嫋,不禁有幾分別離故鄉故土的傷感,眼眶中湧出幾滴熱淚;隨之,又生出一股激情,他默默立誓:故鄉故土,父親母親!我喬貴發今日出走,來日一定要混出個人樣子來,一定要掙大錢,發大財,來回報你們的養育之恩!

駝隊走過歸化城的大街,去“大盛魁”的貨場卸了貨,便去三裏營駝場休息了。幾十天幾千裏的遠行,或有功勞,或有苦勞,自然得有一番慰勞,賞錢賞物,賞酒賞菜,或多或少,或厚或薄。

幾天慶賀以後,許班頭帶著喬貴發去拜見管駝隊的武掌櫃。

喬貴發跟著許班頭走進了“大盛魁”的門坎。他和許班頭站在廊簷下等人去通報,聽著一個夥計的回話,他跟著許班頭走進武掌櫃的屋子。一進門,便是一個儒雅的中堂,中間一幅桃園結義圖,兩旁一副對聯:“義薄雲天始可得天下,信如泰山方能有山河。”武掌櫃端坐在桌旁,氣宇軒昂,兩隻大而黑的眼球裏閃爍著特異的光彩。

這會兒,喬貴發可是真的愣怔了。“嗨,還不快給武掌櫃行禮!”許班頭拽了貴發一下,他才趕緊躬身施禮。

“武掌櫃好!”

武掌櫃點了點頭,舉手示意坐下,吩咐小夥計:“看茶!”

待小夥計上好茶,武掌櫃抬抬手,示意喝茶,然後才開了口:“許班頭有甚事嗎?這後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