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話劇藝術4-2(1 / 3)

第二章話劇藝術4-2

曆史劇

現代劇作家在曆史劇創作方麵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新中國的劇作家也不例外。他們繼承了曆史劇創作的優良傳統,潛心研究,創作了一批優秀的新編曆史劇和古代故事劇,如《茶館》、《武則天》、《文成公主》、《膽創篇》、《甲午海戰》等,這些劇作以新的曆史觀分析曆史現象和古代生活,撥去彌漫其上的迷霧,藝術地再現了曆史的本來麵目和古代生活場景,給人以思想的啟迪和美的享受,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其中《茶館》標誌著我國話劇藝術的最高水平,對我國話劇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代中國話劇的經典

(1)作者生平

老舍(1899—1966),現、當代劇作家、小說家。滿族正紅旗人,北京人。原名舒慶春,青年時期改名舒舍《茶館》劇照予。1899年2月3日出生於北京一個貧民家庭,7歲上私塾。1913年考入北京市立三中,後轉入北京師範學校本科。1918年畢業後被委任為方家胡同京師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學校校長,後先後在天津南開學校、北京一中等學校任教或兼任其他教育工作。1922年9月到天津南開學校中學部任國文教員。翌年回到北京,這時期還一度信仰過基督教。192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華語講師。1926年寫成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和《二馬》。1929年在歸國途中為籌旅費曾到新加坡一個華僑中學當國文教員。1930年7月應聘到濟南齊魯大學任文學院教授。1931年夏與後來成為國畫家的胡絜青結婚。1934年夏赴青島山東大學任中文係教授。在濟南、青島期間創作了《貓城記》、《牛天賜傳》等小說。1936年9月發表《駱駝祥子》,這部傑出的長篇小說奠定了老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1937年抗戰爆發後,從濟南趕到武漢,投入抗戰的愛國熱潮。1938年被推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常務理事會兼總務部主任,期間寫了很多宣傳抗戰的通俗作品。這時開始進行戲劇創作,寫了《殘霧》、《國家至上》等劇本。1946年3月和曹禺一起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應邀回國。1950年創作大鼓書《過新年》、話劇《方珍珠》。一年以後話劇《龍須溝》上演,引起文藝界和社會的強烈反響,因此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1956年寫作話劇《西望長安》,揭露和嘲諷某些幹部嚴重的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1957年寫作話劇《茶館》,這是當代中國話劇舞台上最優秀的劇目之一。從50年代初起,曾先後擔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等職務,多次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等。除參加政務、文藝、外事活動外,繼續從事文藝寫作。“文革”期間不堪迫害和淩辱,於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太平湖投水自盡。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於市民生活,善於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後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鬥中,在新的曆史潮流衝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穀、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老舍的創作深受英國狄更斯、康拉德等人以及中國傳統的民間文藝的影響,作品具有大眾化、通俗化、民族色彩濃厚等特點。

老舍的創作除小說、戲劇外,還有大量的詩歌、散文、曲藝、雜文作品及文論。主要話劇作品有《殘霧》、《張自忠》、《麵子問題》、《大地龍蛇》、《歸去來今》、《方珍珠》、《龍須溝》、《生日》、《春華秋實》、《青年突擊隊》、《西望長安》、《茶館》、《紅大院》、《女店員》、《全家福》、《寶船》、《神拳》(又名《義和團》)、《荷珠配》、《火車上的威風》、《國家至上》(與宋之的合著)、《王老虎》、《桃李春風》。

(2)作品分析

三幕劇。1898秋,王利發開裕泰茶館,生意興隆。算命先生唐鐵嘴要給王利發算命,王利發拒絕,說他如果不戒大煙就交不了好運,引得哄堂大笑。鬆二爺同常四爺在茶館喝茶,聽說要打仗,常四爺說反正打不起來。二德子聽到這話,要打常四爺,被馬五爺喝止。常四爺欲上前問候,馬五爺卻拂袖而去。原來他剛才罵洋人無意中得罪了他。劉麻子領著康六走進茶館,準備把他的女兒賣給龐太監做老婆,許給他十兩銀子,康六賺太少了。劉麻子給鬆二爺一塊洋表,鬆二爺很喜歡,但是沒錢買。黃胖子剛走進來就大聲嚷嚷要大家別傷了和氣,被二德子迎進裏屋去調解雙方的矛盾。鬆二爺問跑堂李三是怎麼回事,李三說張家的鴿子飛到李家,李家卻不肯歸還,因此打架。秦仲義氣宇軒昂地走進茶館,王利發急忙出迎。唐鐵嘴奉承秦仲義要為他算命,被秦仲義趕走。秦仲義要王利發加房租,王利發滿口應承。這時一個鄉下婦女帶著小妞進來,常四爺聽她不停叫餓,很同情她們,讓李三給她們端兩碗麵。常四爺奇怪鄉下賣兒賣女,沒有飯吃,說大清國要完。秦仲義卻不以為然地說完不完並不在乎給窮人一碗麵吃,說他準備收回王利發的茶館開辦工廠救國救民。龐太監進來時陰陽怪氣地同秦仲義打招呼,二人各懷心事不停鬥嘴互不相讓。幾個茶客聽龐太監說譚嗣同問斬,覺得大快己心,王利發忙請大家莫談國事。龐太監聽劉麻子說買人要花二百兩銀子,老大不情願。不久唐鐵嘴匆匆忙忙從外麵跑回來,王利發覺得奇怪,原來外麵在搜查譚嗣同的餘黨。常四爺與鬆二爺起身要走,卻被暗探宋恩子和吳祥子攔住,為他剛才說大清國要完,認定他跟譚嗣同是一黨,要抓捕。鬆二爺向黃胖子求情,黃胖子撒手不管,卻向龐太監道喜。康六領著康順子走進茶館,麵對女兒自責自罵,要女兒認命。龐太監見到康順子很滿意,康順子看見龐太監醜惡的麵容一下子暈倒,龐太監大叫“我要活的”。

1918年夏,王利發的妻子王淑芬看著李三的長辮子不順眼,要他也改良把辮子剪掉。李三說改良改良、越改越涼,說不定哪天又改回來了呢。他要求加工資,王淑芬支吾過去,打發他去買菜。王利發聽到外麵開炮,擔心茶館不能開張。一群難民找王利發乞討,被巡警趕走。巡警乘機向王利發勒索,王利發無奈隻好給他幾個大洋。這時幾個大兵闖進來向王利發要錢,見王利發沒有油水可榨,離開時抄走一些東西。唐鐵嘴向王利發租房,王利發不肯,怕他不付租金。常四爺與鬆二爺聽說茶館開張,特意趕來道喜。待要走的時候,碰上宋恩子和吳祥子,鬆二爺趕緊磕頭請安,常四爺則不卑不亢對他們冷嘲熱諷,鬆二爺擔心再遇大禍,忙把他拉走。宋恩子和吳祥子借到王利發公寓抓學生的名義向王利發敲詐錢財,要求他每月一號進貢。劉麻子慌慌張張從外麵跑進來,宋恩子和吳祥子警告他如果再讓他們碰到他拐賣人口就抓他進監獄。康順子領康大力到茶館,看見劉麻子想打卻伸不出手,劉麻子趕緊溜走。康順子請王利發幫忙找個事做,王利發不表態,王淑芬卻熱情地留下他們。逃兵老林和老陳請劉麻子幫他們合找一個媳婦,劉麻子想趁機大撈一把故意表示為難。王利發問崔久峰為何隻念經不去做官,崔久峰說年輕時以天下為己任,但是現在絕望了,認為中國非亡不可。宋恩子和吳祥子回來把老林和老陳的錢財搜括一空,然後指著劉麻子對司令說他就是逃兵,司令下令就地槍斃劉麻子。

1948年秋天,康大力參加了八路軍,康順子怕連累茶館準備離開。丁寶找到王利發說小劉麻子讓她來做女招待,不斷發牢騷,王利發要她說話留神。王大栓不同意父親用女招待,王利發罵他頑固。小劉麻子找到王利發胡吹亂侃,說起當年他父親被殺頭時竟然眉飛色舞。他跟丁寶商談未來的計劃,丁寶卻不感興趣。收電燈費的要王利發交費,被小劉麻子趕走。小唐鐵嘴穿著一新,向王利發要茶喝,被拒絕。小劉麻子請小唐鐵嘴為他計劃中的妓院取名,請他當顧問。明師傅和鄒福遠、衛福喜來喝茶,說起自己的遭《茶館》劇照遇,都不禁感慨萬分。龐四奶奶請康順子去當“皇太後”以便管製自封為皇帝的龐四爺,康順子嚴詞拒絕。小二德子向王大栓要茶喝,說他現在上法政學院,還當打手,專打進步學生。鄒福遠、衛福喜感到危險,趕緊離開。康順子決定走,向王利發深情道別。於厚齋和謝勇仁到茶館商量以後的出路,王利發知道他們是教員後叫他們趕緊離開,剛好小二德子回來要打他們,不料反被打倒。這時丁寶向王利發密報說小劉麻子要霸占茶館,要他做好準備。丁寶剛走,小唐鐵嘴也來討好王利發,王利發毫不領情,揭穿他想兩麵討好的意圖。小宋恩子和小吳祥子要求王利發交出康大力,借機向他勒索錢財,被小二德子叫走去打學生。小劉麻子對王利發說沈處長已經批準了他的計劃,要他打掃衛生準備迎接。常四爺和秦仲義來到茶館,說起自己的遭遇,都不禁傷心,然後三人拿起送葬的紙錢,為自己將來的出殯吆喝。常四爺和秦仲義離去後,王利發上吊自殺。小劉麻子向沈處長報告王利發已死,沈處長連聲說:“好(蒿)!好(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