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例縉雲的叩慈禮應在慈寧宮舉行,名義上周太後才是嫡祖母,而後趨坤寧宮接受皇後的賜福,最後在乾清門跪聽冊文,行過三跪六叩大禮後,在保和殿和程知愚行婚禮,文武共慶,禮成出宮至公主府行合巹禮,接受程家人的拜見,縉雲以新婦拜見元老夫人。當然宣德帝皇都再次有恩旨,其中一項就是叩慈禮改在壽康宮,故而今天壽康宮加了許多擺設,都是以前耿太妃不舍得拿出來的壓箱寶貝,看在剛過來的周太後眼裏,好不刺目。
耿太妃接進周太後,並恭請她上座,自己坐了右側,心裏卻是滿心歡喜,又有幾分傷感,縉雲從四歲來到她身邊,千伶百俐,這孩子著實懂事,伴她度過多少清冷的日子,周太後稱製時代她受過,被嬪妃們欺負,從不在她麵前吭聲,總是一副開朗乖巧的模樣,叫人心疼。
嬴天放踏進正殿,抬首看見母親臉有歡容卻又頻頻拭淚,笑著撫慰:“母妃,縉雲還會在京裏住上一段時間,到時您把她接進宮裏來不就行了。再說她以後去許郡又不是不回來了。”一邊行禮:“兒臣恭請母後聖安。”
周太後堆笑,心裏更加不是滋味,心中更加懊惱,明明都已經想通了,德妃尚保不住,何苦為了二個不懂事的丫頭,結果母子間更加疏離冷淡,每次見琛兒想多親熱一會兒,皇後倒沒什麼,皇帝立時傳旨帶回,皇兒恨著她,唉。
隻聽耿太妃笑斥:“你還提醒我?許郡天高路遠的,不知各處起居如何?我的縉雲不會受委屈吧?”
嬴天放失笑,“母妃想哪兒去了,汝州是郡府,以前也是陪都,熱鬧繁華,何況節度使府原先是行宮所在,其奢華並不遜色東西二內。兒子還要恭賀母妃呢。母妃雙喜臨門,該歡喜才對。”皇兄另一道詔旨,推恩耿太貴妃撫養勤苦,晉冊為皇貴太妃,從親王爵。
耿太妃笑道:“我是很開心呀,是喜極而泣嘛。”又問:“你怎麼來了?”
“是皇兄說讓我受個禮,說我這個叔叔要比他作父親的稱職,讓縉雲也拜上一拜。順便照應一下。”說著自發自動地往左側鏤銅嵌白玉的雕花木椅上落座,心裏頭納罕:“都說琉璃一大早就進宮了,怎麼不見她的蹤影,難道在裏頭和縉雲說話?
耿太妃見他四下裏尋找,笑,果然大家對天放特別親厚,心裏越發歡喜:“算你這傻小子有福,人人都幫你,給你一個大驚喜。”
後堂環佩叮當,香風襲人,幾名宮女簇擁出一位仙姿灼灼傾國傾城的佳人,珠冠掩映,玉帶低垂,佳人盈盈下拜,翠袖雙攏:“母後,母妃,一切都備妥了。”
嬴天放幾乎跳起來,呐呐地說不出話來,琉璃嫣然一笑,走到他的身邊坐下,輕喚:“五爺。”他恍然,伸出手握住她的手:“琉璃。”這真是天大的禮物,怪不得皇兄和高青笑得他頭皮發麻,還以為是取笑昨晚的事情。
琉璃有些愧意,自從他們相逢以來,嬴天放為了她的歡心,向來意氣風發的他幾乎變得毫無脾氣。此刻他笑逐顏開,不住偷眼覷她,縉雲都到了正殿,她瞪了他一眼,他一笑,這才凝神關注。
畫廊下鍾箏韶樂齊奏,縉雲頭戴翠鳳金冠,珠絡垂下,遮住了嬌容,身穿猩紅繡鳳朝服,由女官扶著開始行禮。
將要踏出殿門時,眾人都站了起來,縉雲突然掙脫扶持,回身奔到耿太妃麵前跪下:“奶奶。”話語已是哽咽。耿太妃忍了半日的眼淚終於掉下,攙扶縉雲:“好孩子,好好的,去吧。”琉璃過來一起扶起縉雲,隻覺她肩頭微顫,心中好生感動,早上答應太妃是對的,不為什麼,單是太妃的慈愛,她又怎忍心讓老人家失望呢?
歡聲笑語,皇家夜宴,重華宮暢音閣戲台前,皇帝招待新親和天子重臣及他們的命婦,在進茶、進酒、進饌後,宣德帝開戲,自然是喜氣重重,帝皇略坐,照例請了皇太後安退出,這氣氛就鬆散開來,不過多半的命婦們都心不在戲裏,而在皇後右首的綽約少婦身上,這一夜,美麗的楚國夫人名動天下,以至於後來縉雲開玩笑說,那夜琉璃才是主角。
嬴天放隨著皇帝回到養心殿,神不在舍,嬴天池和他說了幾句,就見他哼哼唧唧,答非所問,不禁笑道:“老五,你現在就成了襄王欲會神女不成?”
嬴天放告罪地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臣弟把她捧在手心都來不及,再說現在還不是水到渠成的時候。”
嬴天池取笑:“老五,看來你以後是河東獅吼嗬。”
“怎麼說?”
嬴天池就把未語告訴他的故事說了一遍,嬴天放嘿嘿地笑,心想您也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