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建築曆史大展出4(3)(1 / 3)

第二章建築曆史大展出4(3)

宋元時期的道教建築

宋元時期的道教相當發達,故道教官觀數量多,規模也十分宏大。這裏列舉幾個主要的實例。

一是永樂宮。此建築原在山西永濟的永樂鎮,由於修建三門峽水庫,原址淹入水中,於1959年遷至芮城。

永濟,相傳是道教“仙人”呂洞賓的故鄉,古時候在永樂鎮有呂公祠,金、元時期擴大,改為觀,元代中統三年(1262)在被毀的原址重建,並擴建為“大純陽萬壽宮”,後來雖有多次修葺,但一些主要的建築的基本構架仍為原物。

永樂宮與呂洞賓有關,此人為“八仙”之一,名岩,號純陽。河中府永樂人,於唐末在世,自稱回道人,年少即熟讀經史,但幾次考進士都不中,於是浪跡江湖。相傳他在長安酒肆遇見鍾離權,經過十次考驗,授他長命之術和金液大丹之功,因得道法,不知所往。也有的說他遇火龍真人,得到天遁劍法。他的劍術“一斷煩惱,二斷色欲,三斷貪嗔”。後來道教全真教奉他為北五祖之一,其餘四祖為王玄甫、鍾離權、劉操、王重陽。

現存的永樂宮為一狹長的南北向地形,建築以中軸線布局。自南至北分別為山門、無極之門、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永樂宮是現存最早的道教宮觀,也是保存最為完整的元代建築。其中三清殿是永樂宮的主要殿宇,殿內四壁及神龕內滿是壁畫,繪於13世紀,線條飄逸流暢,構圖統一飽滿。描繪的是《諸元朝聖圖》。圖長9068米,高426米,以三清為中心,組成雷公、雨師、南鬥、北鬥、八卦、十二生肖、二十八星宿和三十二天帝君的群像。像高均在2米以上。每位帝君和聖母,左右都有玉女侍奉,儀仗簇擁,雲彩繚繞,金碧輝煌。人物線條圓潤,表情自若,色彩高雅,顯示出元代畫師的高水準。純陽殿中也有壁畫,主要是表現道教中有關呂洞賓的神話故事。重陽殿中也是壁畫,其內容是表現五祖之一的王重陽的生平及渡化故事。無極之門也有壁畫,其內容為神荼、鬱壘(門神)及地方神祇、天兵天將等。這些壁畫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作品,體現了道教的主要內容。1959年永樂宮搬遷時,這許多壁畫(總共960平方米)原作揭製、複位,這個工程,世所罕見,又是一奇跡。

二是白雲觀。此建築位於北京西便門外,是中國道教全真派的祖庭,為“道教全真第一叢林”,全國重點道觀之一,中國道教協會會址。

白雲觀創建於唐代,原稱天長觀,唐代開元十年(722)建造。如今觀內珍藏著一尊漢白玉老君像,老君坐在長方形石椅上,麵帶笑容,雙目炯炯有神。雕刻精細,形象逼真,為我國雕刻藝術之上品。後來此觀毀於火災,到金代大定十四年(1174)重修,規模更大,也更為雄偉壯麗。觀內共有殿堂廊閣一百五十餘間,並改名為“十方大天長觀”。

白雲觀與道教名人丘處機有關。丘處機即丘祖,金元之交(1148~1227)在世,字通密,號長春,道教全真派龍門宗的開創人。在道教思想上,他繼承王重陽,主張清心寡欲為修道之本。修道者應出家,斷絕一切塵緣。認為“一念無生即自由,心頭無物即仙佛”。元太祖十七年(1222),丘處機應成吉思汗之召,來到西域大雪山,元太祖待之甚厚,尊之為神仙。丘處機回大都,太祖賜以虎符、璽書,命他掌管天下道教。一時道侶雲集太極宮,教門興盛。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處機在長春宮“羽化”,其弟子尹清和等在長春宮之東立下院,建“處順堂”(今丘祖殿)安置丘處機藏蛻(遺體),從此全真派信徒尊白雲觀為祖庭。清代順治皇帝封當時的白雲觀方丈王常月(昆陽真人)為“國師”,並敕賜紫衣。皇帝本人則到觀裏來開壇傳戒。康熙皇帝為太子時也在此受方便戒。

白雲觀建築今尚完好,布局為中軸線對稱形式,疏密得體,環境清幽。山門前有影壁、牌樓,入山門後中軸線上有靈宮殿、玉皇殿、老君堂、丘祖殿、三清四禦殿、雲集山房等六座主要殿堂。東側有雲水堂、豐真殿、修真堂、養真堂、功德祠、南極殿、藏經閣、齋堂、廚房等;兩側有十方堂、儒仙殿、八仙殿、呂祖殿、元君殿、元臣殿、祠堂等。後院有後花園“小蓬萊”,其中有戒台、雲集山房及假山林木,環境清幽。

白雲觀的中心建築是丘祖殿,此殿原名處順堂,建於元太祖二十二年,建築宏大高聳。殿內有丘處機坐像,手執如意,麵容端莊。據記載,殿內原有長春真人西遊圖、十八宗師畫像等壁畫,但今已無存。丘處機的遺體在殿下麵,殿內還有一癭缽,為一古樹根雕刻製成,置於一個漢白玉的石座上。缽身刻有“大清乾隆皇帝二十年奉旨重修髹拱本觀”。乾隆皇帝有諭:“廟中他日有絕糧乏食之時,道眾可舁此缽從正陽門入皇宮,宮中必有賜給。”

三是抱樸道院。此道院位於浙江省杭州西湖北首的寶石山西的葛嶺上,也是道教全國重點宮觀之一。這裏山巒疊翠,花木繁茂,風景如畫,確實是一處養身靜修的好地方。葛嶺之名,因葛洪而起。葛洪乃是東晉的道士(284~364),字稚川,號抱樸子。出生江南仕宦之家,祖上曾任三國東吳之大鴻臚、太守等。十三歲時父親去世,故家道衰敗,成為平民。葛洪年少時聰慧好學,在東晉時做過官(任參軍等職),後來他漸漸喜歡上了道教,看破紅塵,終於辭官出家去做道士了。他在杭州遊賞西湖,見寶石山以西的山嶺風景甚異,林石幽邃,頗為靈秀,並盛產紅色的岩石,是潛居靜息和煉製金丹的好地方,因此就在此結廬修道煉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