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衛城的非凡建築
雅典衛城的曆史
雅典是希臘的首都,位於希臘南部阿梯卡半島的西南,麵積470平方千米,是希臘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一名源自城市的保護神勝利女神雅典娜。
相傳古時候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賽冬都想做這個城市的保護神,兩人爭執不下,最後隻好由市民決定,最後市民選擇了雅典娜,城市也因此得名。
衛城是雅典的心髒,它坐落在老城中心的一座高150多米的小山丘上,故也稱“高城”。衛城東西長300多米,南北寬150多 米,四周以城牆圍合。衛城的建設始於麥基尼時代,當時是一位國王的城堡,公元前480年被波斯人焚毀。
後來衛城得到重建,但它的功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國君的城堡變成宗教聖地,在它的上麵相繼建造了萬神廟、山門、勝利女神廟以及黑德克神廟等宗教建築。
從衛城南麵沿小徑上山,很快會看到一組由多根希臘柱構築而成的建築物,這就是衛城的山門,也是古希臘人上山朝拜雅典娜的第一站。山門建於公元前437年至公元前432年,經過數千年的變遷,現在屋頂和山牆已經不見了,留下來的隻有數根大理石柱子。山門左側是建於公元前432年至公元前421年的雅典娜勝利女神廟。
衛城的兩座神廟
巴特農神廟位於山門內的高台上。巴特農神廟的前身建於公元前6世紀以前。古希臘文明象征的巴特農神廟,曆經了公元前570年至公元前566年的百柱殿、公元前529年至公元前520年的古 神殿和公元前490年以後的巴特農第一神殿等階段,才發展為目前第四代的雅典娜巴特農神廟。為了研究雅典娜神廟的建造方式和真正的建造年代,人們不得不先把巴特農神廟解體。
巴特農神廟的右側是著名的黑德克神廟。它於公元前421年至公元前406年建在舊的雅典娜神廟的基礎上,是衛城上最年輕的建築,也有人說它是最美的建築。
黑德克神廟由三部分組成:西側是黑德克王的墓室;北側是由6根愛奧尼式柱支撐的一個大廳,柱子細長秀美,是希臘早時期的代表作;神廟南側是一個小廳,支撐它的柱子不是一般的柱式,而是6個美麗的“少女”,她們各個端莊秀麗,雖頂著重重的屋頂,但表情動態依然輕鬆自如。現在室外的為複製品,原作存於衛城博物館內。
酒神劇場和露天大劇院
衛城南麵的圍牆腳下有兩個古希臘時期著名的劇場:酒神劇 場和露天大劇院。約公元前6世紀,一尊酒神的塑像被帶到了雅典,自此,古希臘人開始供奉這位狂飲與歡樂之神,並建造酒神廟及酒神劇場。
劇場約於公元前330
年建成,當時可以容納17000人,是雅典城中最大的劇場。劇場分為後台、舞台和觀眾席三部分,整個平麵呈半圓形。今天人們仍可看到半圓形的舞台和上麵由大理石拚成的幾何圖案及石椅和看台。
古希臘時期劇場是重要的社會交際場所,每逢有話劇上演,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可前來觀看,而上演的劇目大都是悲劇。有人說這是因為希臘人崇尚哲學,而當時人們認為悲劇中蘊含更多的人生哲理。於是酒神劇場就和希臘悲劇結下了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