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海水下有無古城
衛星圖顯示的異樣水麵
邛海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古稱邛池,屬更新世早期斷陷湖,距今約180萬年。其形狀如蝸牛,南北長11.5千米,東西寬5.5千米,周長35千米,水域麵積31平方千米。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處34米。水麵標高為1507.14米至1509.28米,水位變幅小,集水麵積約30平方千米。
邛海水下到底有沒有古城?史書記載和民間傳說,都給西昌
邛海蒙上了一層又一層的神秘麵紗。盡管對於古城有無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息過,但是“邛海水下有古城”依然留有無窮的懸念等待著人們繼續探尋。
2008年“五 ·一”長假期間,四川省西昌職業高級技術學校(原西昌鐵路技校)退休教師、曾經教授過計算機課的胡璧矽在網上點開衛星地圖時發現,地圖上邛海水麵有異樣。“衛星地圖上,邛海明顯被分成了上下兩部分,上層部分是很清晰的水麵,下層部分,即水以下部分,仿佛有什麼東西。”這是什麼呢?難道是“水下古城”?
老人發現神秘水下實物
坐在邛海邊,望著碧波蕩漾的湖水,家住西昌海南鄉古城村,已近古稀之年的一位老人說,年輕的時候,晴天時,在水淺的地方,他們能看見水下有茅廁樣的東西,還有樹樁等。
其實,在衛星地圖引發爭論的一個月後,花奇品老人宣稱,他手捏6個證據,證明“邛海底有人住過”。花奇品老人的鄰居、一位退休教師說,花奇品老人手中的6個證據,主要來自於老人年少下海“紮猛子”時,發現淹沒於水下的石埂子、碑石和賈家鋪子遺址。
原來,老人年少在湖中“紮猛子”發現的石埂子,主要位於焦家村五組肖家堰、梓潼宮往西南方距岸800米,海南鄉核桃村柳樹嘴美人池等處。其中梓潼宮方向的石埂子最為規整。
“此處石埂子,在湖下約7米深處,有3間房屋大小,長有15米多,是人工砌的石腳。”誰人在水中修房子?出於好奇,花奇品和另一漁民再次“紮猛子”親手摸。“如今,那個地方已變陸地,距湖200多米,石硬子藏在地下數米深處。”花奇品說。麵對老人提供的“石埂子”證據,劉弘表示,邛海邊自來有人居住,隨著時間推移,湖麵大小肯定會出現變化。曾有人居住過的地方,要麼被水淹,要麼被淤泥埋。像20世紀70年代,焦家村發現的明代地震碑和清代墓葬就是典型。
聲呐探測顯示數據異常
2004年,為更好地完善邛海流域環境規劃,邛海瀘山綜合整 治開發建設指揮部請來雲南省環境科學研究所專家,首次對邛海水底進行考察。
依據聲呐數據顯示,竟呈規律性異常。多次重複後,規律性異常依然存在。“難道水下有東西?”麵對專家的疑問,指揮部的工作人員也很激動:“我生長在邛海邊,對於邛海傳說,更是早有耳聞。這些規律性異常數據,難道是水底真有寶貝?”
至2004年的9月初,按規律性異常數據框定的圖案出爐。望著規整的圖案,專家更加震驚了:聲呐數據規律性異常分布區域,麵積竟達6平方千米。西昌市文管所研究員拿出《後漢書》說:“規律性異常,可能是‘一個被遺忘在史記之外的國度’”,即水下有疑似建築群。
規律性異常如是建築群,不單會引來邛海水下考古熱,還會給西昌旅遊帶來無限商機。於是,專家們一起找到當時的西昌市市長,請求對邛海水下做進一步探測。請求很快得到了許可,邛海水下疑似建築群探測領導小組迅速成立。
2004年9月30日,儀器、專家、潛水員分批到達,探測如期舉行。由於衛星信號晚上更好,探測選在夜間進行。不過,潛水員在水下見到的,不是呈方形的房屋、牆垣,而是許許多多圓形、長圓形的淤泥堆,它們的高度達兩三米,甚至四五米不等,潛水員伸手摸去,直至手臂和頭都陷進了淤泥,仍無法接觸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