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平均增減速度:平均發展速度減即為平均增減速度,表示某現象在一較長的時期內年(月)平均的遞變程度,如為正值,表明現象的發展是平均逐年遞增的,如為負值,表明現象的發展是平均逐年遞減的。

三、應用相對數的注意問題

1.計算相對數時分母不宜過小如觀察單位較少時,計算的相對數不穩定,這時最好用絕對數表示。

2.分析時不能以構成比代替率構成比隻能說明事物各組成部分的比重或分布,並不能說明某現象發生的頻率或強度。

3.幾個組的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平均率

平均率也稱總率,是各組率的分子、分母分別求和然後再相除的結果。

4.資料的對比應注意可比性

決定率(或構成比)高低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麵的,除了研究因素外,其餘的重要影響因素應相同或相近,要在相同條件下對比,應注意:①觀察對象同質,研究方法相同,觀察時間相等,以及地區、民族等客觀條件一致。②其他影響因素在各組的內部構成是否相同。

5.對樣本率(或構成比)的比較應遵循隨機抽樣的原則,要做假設檢驗

不遵循隨機抽樣的原則就不能用該樣本來推斷總體。樣本率和構成比也有抽樣誤差,故對樣本指標比較分析時,須進行差別的假設檢驗。

四、率的標準化法

1.率的標準化的意義

標準化法,就是在進行幾個總(合計)率比較時,先采用統一的標準對幾個總率的內部構成做調整,然後再進行比較的方法。調整後得到的總率稱為標準化率(標化率)或調整率。

標準化法是把兩個觀察對象混雜因素的影響調整到相同的水平來進行比較,是使混雜因素的影響處於均衡狀態,增強其可比性,從而使之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率的標準化法

(1)標準的選擇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較穩定的、數量較大的同類事物或人群做標準,也可選擇相互比較的人群之一或合並作標準。

(2)計算標化率

①以標準數為標準,可以標準人口數、標準患者數等為標準。②以標準構成比為標準,可以標準人口構成、標準患者構成等為標準。

(3)注意事項

①同一份資料用不同標準所得標化率大小不同,所以在進行幾個標化率比較時,應采用同一標準。

②兩樣本標化率的比較應作假設檢驗。

③各組間若出現明顯交叉(如低年齡組死亡率,甲地高於乙地,而髙年齡組則乙地高於甲地,此時宜比較各年齡組死亡率),此時宜分組比較,而不用標準化法。

第六單元 率的抽樣誤差與u檢驗

考試要點

一、率的標準誤

①率的抽樣誤差;

②率的標準誤。

二、率的可信區間與V檢驗

①總體率的可信區間;

②率比較的檢驗。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率的標準誤

1.率的抽樣誤差

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個樣本,則計算的樣本率與總體率之間有一定差異,稱為率的抽樣誤差。衡量樣本率抽樣誤差大小的指標稱為率的標準誤。

2.率的標準誤

率的標準誤反映了樣本率與總體率之間抽樣誤差的大小。標準誤越大,樣本率代表總體率的可靠性越小,標準誤越小,樣本率代表總體率的可靠性越大。

二、率的可信區間與檢驗

1.總體率的可信區間由於存在抽樣誤差,樣本率與總體率之間有一定差異。可以通過樣本率來估計總體率所在區間的概率的大小,這個區間稱為總體率的可信區間。當樣本含量100時,可用查表法直接查到總體率的可信區間;當100時,此時樣本率的分布近似正態分布,可用下式求出總體率的可信區間。

①正態近似法。

適用於大樣本。

②直接計算概率法。

適用於小樣本。可用二項分布函數式直接計算累計概率,按所取檢驗水準,做出結論。

第七單元 X2(卡方)檢驗

考試要點

一、成組設計四格表資料的X2檢驗

四格表資料滬檢驗應用條件及計算。

二、配對設計四格表資料的X2檢驗

三、行X列表資料的滬檢驗

①行X列表資料滬檢驗;

②行X列表資料檢驗注意的問題。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成組設計四格表資料的X2檢驗

X2檢驗是一種分類資料分析的重要方法,它常用於兩個或多個樣本率(或構成比)的比較。

X2檢驗應用條件及計算四格表指由2行2列組成的表格,其基本數據隻有4個,表中其餘數字都是由這4個數字派生出來的,四格表資料X2檢驗用於兩個樣本率或構成比的檢驗。